内容来源:“从战略到执行:华为战略管理”线下课,有删减。
分享嘉宾:胡伟,今日人才创始人&CEO,原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最年轻的研发部长之一,曾管理3000余人研发团队;连续6年被评选为华为大学金牌讲师,多次获得华为金狮奖、总裁奖等奖项。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记达人|任筱米
轮值主编| 智勇责编 &值班编辑| 润锦
第6723篇深度好文:7972字 | 9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笔记君说: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一、华为的战略思想
从2016到2019,是华为非常风光的四年,因为华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为什么增长这么快?四个字:厚积薄发。尤其是手机业务,超高速增长。
华为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二是怎么做市场的领导者。
2015年之前,华为一直学习爱立信,爱立信做什么产品,华为就做什么。但从2015年超越爱立信成为行业老大之后,彼时的华为并不知道如何引领市场,每天花很多时间跟客户开研讨会,共同探讨明年怎么发展。
比如,华为给沃达丰写对运营商市场洞察的材料,全面超越了沃达丰的期望,以至于沃达丰欧洲总部,很久以来一直有20个工位是留给华为员工办公的。
自此,华为对“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战略信念更加坚定。
1.战略意图
企业经营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应该更追求利润化,还是更追求市场规模?
华为最牛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组织都意图明确:我到底要做什么?我想达到什么结果?想清楚这两点,再去做事,是华为成功的关键。
任正非说过:抓住了战略机会,花多少钱都是胜利;抓不住战略机会,一分不花也迟早死亡。靠节约是节约不出来一个华为的。与其说华为抓战略的能力强,不如说是华为抓客户的能力强。
2.经营目的: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有很多人在非洲奋斗,坚持了很多年。比如我的邻居,有一年大年初一才从南非回来,待了不到三天,临时有任务又被召回。
平时更是家人都很难见上一面,每年出发之前他都会跟他老婆说,我今年出去再干一年,明年就不干了。然后他老婆说,这话你已经连续说了五六年了。
华为人是真的很拼,但华为对奋斗者向来慷慨,他可以给小孩买深圳最好的学区房,给他父母、岳父母也在深圳买了很好的房子。
这就是华为员工奋斗的意义,既然我们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在华为这个平台上奋斗,至少还能给家人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生活条件。
3.战略
① 3个底层逻辑
高层管理者,需要自问三个问题:
第一:公司战略目标是不是足够明确?
第二:业务目标与个人目标是否明确?
第三: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否明确?
这三个问题想不清楚,即使机会来了也抓不住,当你遇见那些难得一遇的机会与资源时,只能感慨与你无关。
② 战略的3个原则
一是有限资源下的取舍。因为每个人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时间有限,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事情来做,选择一些仗来打。
二是找对方向,找准节奏。
三是布阵、点兵,陪客户吃饭。
2000年时,华为讨论要不要做无线业务,但那时无线网络这个东西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欧洲这样发达的地方才会用到无线。
然而华为预判对了方向,并且有足够魄力,在极其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做出取舍,从当时做固定网络的人里,找了一批高手去研究无线业务。
从2000年到 2007年,华为的无线业务一直在亏,连亏7年,直到2007年,余承东带着一帮人把产品做出来了。截至今天,华为的无线业务每年收入200亿美金,并且业内普遍认为,哪怕华为的无线业务三年不发展,竞争对手也需要追三年。
这就是华为对战略的理解,不管员工是在非洲还是在欧洲,不管做的是无线还是其他业务,基于未来的选择和取舍,就是最核心的东西。你一旦选错了,那可能就会错失这个机会乃至这个时代。
排兵、布阵、陪客户吃饭,就是你要离客户近一点,了解他,一直保持和客户在一起。
任总不止一次说过,如果你一年都没陪客户吃两次饭,你大概也做不出来什么好的战略。所以华为一直选择离客户近一点,时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永远保持和客户在一起。
③ 战略的目的
制定战略的本质,是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我是谁,分析自身的资源现状;第二,要去哪儿,这关于目标与取舍;第三,怎么去,成功路径怎么走。
这是华为所有的奋斗者必须要自我分析的,分析下来有什么样的差距,就去弥补它。
战略的价值,就是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任正非当年讲过,华为只能找针尖那么大的一个地方,然后把所有的资源投到那个地方,才可能做出一点点成绩。
华为就是这样在无线领域,在通讯设备领域,在5G领域,一次又一次地“赌”对了。
关于华为战略的定义,始终围绕愿景、使命、价值观三点。每一个华为人都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构建全链接世界”这段话倒背如流。但是更多的公司只是把“以客户为中心”挂在墙上,真正发自内心的对客户好这件事,并没有像华为做得这样彻底。
二、如何做好“战略洞察”?
市场洞察就是看行业,看趋势,看市场,看客户,看竞争,看自己,这个事情投入特别大,还非常复杂,而且一般人还做不出来。
1.看趋势
华为一直在做市场洞察,假如要做一个新产品,会先首先思考几个问题:这个行业的商业趋势是什么?这个行业的技术趋势是什么?利润空间趋势是什么?价值转移趋势是什么?市场份额有多大?我们可参与的空间在哪里?竞争对手都是谁?竞争对手比我们强在哪里?竞争对手准备了多少炮弹?
如果你在华为做一个管理者,你的领导一定会反复问你这些问题,所以,你要时刻把这些东西搞清楚。
其实,做产品或者管组织,都是在不断地迭代的过程中摸索,最终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而且不能一直以老的眼光看新的问题,例如三年前我们认为某个方向创业是对的,但今天来看,却错得一塌服务,因为这几年的创业环境日新月异。
做好市场洞察之后,还要深度去了解一个行业基于价值驱动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这个行业正在到底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创业这件事,一旦开始了就没法停下来。创业者必须得永远干下去,永远保持学习,永远了解趋势在哪里,方向在哪里,哪怕已经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也要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停下来,就会失败。
2.看技术
任正非说,我们千万不要快三步,快三步就会成为先烈。
今日资本的风投女王徐新,每天学习14小时,每个星期天上午10点到下午1点,这3个小时她会在一个60多人的群里和大家讨论所有的前沿技术,相当于每周开一次中型研讨会。
每一次研讨会,徐新至少要问20个问题,这样,就容易获得最新的,全球化的视野。
3.看客户
怎么看,就是和客户在一起,了解客户的各种决策依据。
2003年到2010 年,华为没有主攻欧洲市场,因为攻不下来。
那个时候电信行业的毛利太高了,打国际长途,打到美国1分钟 10块,打到加拿大1分钟13块,后来客户开始主动选择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方案。直到2013年,华为才适时进场,开拓欧洲市场。
这样看你会觉得华为很牛,但牛的背后是对商业规律和商业逻辑的极致分析,要从经济的视角看待客户。归根结底,你得想清楚,你究竟能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
4.看竞争
美国中情局分析一个竞争对手有18个要素。华为分析主要竞争对手,至少要从18个情报要素里选出来3到5个进行分析。
5.看自己
看自己可以依据商业画布模型,深度地分析自己所在的市场:目标客户是谁?高价值的目标客户群是谁?选择什么样的客户长期陪伴,该客户的战略竞争对手是谁?需要通过何种方式维系和增强客户关系?
渠道是最难搞定的,不管是 2B 还是 2C,都是渠道为王。到底用什么样的渠道?如何找到客户?如何突破客户?回答好这几个问题,大多数生意就能做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价值主张。你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有没有竞争力?你的业务是不是能解决客户的痛点?
对外看,关注你的合作伙伴,例如对你的供应商再好一点,尽可能让他有利润空间,你们才能成为长期、稳定、忠诚的同路伙伴。
6.看机会
细分市场主要从5个方面考虑:独特性、重要性、可衡量性、持久性和可识别性。
独特性:该细分市场是否要求成本优势、高的资本投入、满足客户独特的需要,或者提供的产品要有足够的差异化。并且为了满足这些独特性是否需要一定的进入门槛。
重要性:这个细分市场要能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个规模能产生足够的利润来进行产品差异化、从事大型市场活动或提供售后服务。
可衡量性:能够衡量这个细分市场的市场销量与增长率。
持久性:最基本的要求是细分市场的存在至少要能够持续到公司产生利润。
可识别性:能够通过在这个细分市场中目标明确的销售与宣传,高效覆盖各个独特的客户群体。
找到机会点之后,就要在机会点上做文章,基于价值转移驱动,不断在客户偏好里去寻找。
然后你要重新再问自己一遍一些关键问题:
外部看:我们的客户和细分市场有哪些特征?是传统客户还是新客户?客户为什么选择我们?我们的优势能够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
内部看:战略控制点应该怎么设计?战略控制点是什么?在产业链上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价值获取和引领模式卖什么?通过什么产品或者服务提供价值?
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才算是把一个机会点,转化成了业务设计的雏形。
三、如何做好业务设计?
业务设计部分要回答五个问题:
1.客户选择
谁是你的客户?谁不是?在该细分市场下,客户有哪些特定的需求?
2.价值主张
客户为什么选择我?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相比竞争对手,给客户带来了什么独特价值?客户需求是否吻合?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以客户的最终需求为导向?
独特性和影响力:客户是否真正认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帮助客户实现增值和收益?
产品的可获得性、价格、社会影响、生产周期、包装性能成本,这一系列的影响,都是价值主张的一部分。
比如,每次拆苹果手机包装的过程,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这也是客户为什么要选你的理由: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强在哪里。
3.盈利模式
① 我们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如何获取利润?成本和效率如何提升?
② 有其他的盈利模式吗?
一个公司不挣钱是不道德的,不挣钱就失去了公司存在的意义。那怎么挣钱?你的盈利策略有没有盈利点?盈利策略和当时的地缘环境,方方面面都有关系。
任何商业模式都基于产品呈现,要有人买单,产品才能变成商品。所以做任何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想到好的盈利模式,那再好的商业模式都是不成立的。
4.活动范围
a.要不要做技术/产品开发?是部分还是全部?
b.要不要做自我品牌?怎么做品牌营销?
c.要不要做制造?
d.要不要做渠道?
5.战略控制点
怎样保证自己在价值链中持续有存在价值?核心竞争力和战略控制点是什么?
① 是否踩准客户需求的转移趋势?如何保护利润?
比如,持续创新,快速响应,有效控制成本,专利……
② 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度如何?
美国打华为是一个黑天鹅事件,任正非知道终有一天在山顶跟美国有一战,但没想到这么早。
你的业务设计里,什么是你的战略控制点?比如公司算法就是今日人才未来的战略控制点。也一定要有竞争门槛和壁垒。
战略控制点一旦形成,是很难被攻下的。战略控制点有五种竞争优势可以依靠:
资产模式,比如中石油,中石化;
产品模式,比如格力;
客户模式,比如GE;
覆盖模式,比如银行网;
知识模式,比如麦肯锡,埃森哲。
每个公司都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模式。
不过在做业务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为什么要识别风险?因为风险被识别后,有可能就不发生了,问题是已经发生的风险。风险可能会发生,可能不发生,你识别得早,它可能就不发生,被规避掉了。
风险应对策略有5点:一是规避,二是承受,三是利用,四是减小,五是分担。
四、华为的战略全景图
1.战略管理框架-BLM模型
华为每年都会给高管培训下面这个模型(图)。
这张图叫业务领先模型,左边是战略,右边是执行,下面是价值观,上面是领导力,这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要素所在。
① 价值观
任正非一直强调:不管是做什么生意,最核心的就是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如果大家对这件事情没有达成共识,那就停下来讨论,达成共识之后,我们再往前走。如果在前进的路程中,还在不断地讨论方向或者价值观的问题,非常容易耗散掉。
② 领导力
领导力是在不断的学习、培训、实战中慢慢建立的。华为的干部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一个已经大学毕业的人,为什么还要隔三差五被拉去华为大学学习?因为员工每一次的升级,每一次的转身,都要不断地去培训和培养。
价值观统一,通过不断地打胜仗,不断地给你机会,就是一个员工最重要的发展和培养。
③ 战略
战略制定之前首要的事情是市场洞察。我们不管是创业还是做生意或是去买房子,都是需要做洞察的。你把洞察做得更清楚,你做出的选择大概率就会更好。
市场洞察清楚,你的战略意图就会清晰,就能确保这个组织到底是想达成什么目标,上下的信念和动作都会一致。
战略意图明确之后,就是创新。
华为做的很多业务领域,都是以后来者身份进入赛道,但最后却干成了这个赛道的冠军。很多时候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反而比领头羊更先找到了创新的焦点。
有了创新焦点之后,想做成事情,还要通过分步骤设计来控制流程。创业者不仅要回答做业务的本质是什么,还要理解清楚做业务的流程是什么。
④ 执行
你的业务设计,能不能拆解为关键任务?
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一个完成任务的环境下长大,只要听见“任务”两个字,哪怕一栋楼这么高的砖,只要目标具体,哪怕一块一块去垒,这个任务也一定可完成。
华为设立关键任务之后,会设立一个正式组织。什么叫正式组织?就是一个明确的意图。先把这个任务告诉组织(派一群专人去成立组织),组织的职责是明确清晰可度量,然后组织再选干部。有了正式组织之后,才是人才。
华为之所以强,关键在于把一代一代攻下来的能力沉淀在正式组织里,然后选不同的人才。因为人的性格不同,就需要思考不同的任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选对人,这是整个战略到执行的关键。
组织一旦形成,就会有结果。
这个结果如果达到了预期,那如何能做得更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说明还有差距。
所以,只要结果出现,我们就会去思考突破的方向,或者分析差距,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差距有两个指标:一是业绩差距,目前兵力不足,竞争对手很多;二是机会差距,别人看到了这个机会,我们没有看到。
华为对一把手的要求是,一定不能错失战机,延误战机是要担责的。不像是业绩差了一点,还可以弥补,战机延误了很多时候就补不回来了。
所以在通讯领域,可以说华为几乎看到了所有能看到的机会,因为有一群人在洞察华为的差距,这是整个模型的核心。
2.BLM模型之价值观
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在2点: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体现在通过客户选择业务设计正式组织。价值观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真正体现客户的选择。
在不同的阶段,选择客户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早期,基本上只要是客户都接,只要不亏本就能保住这个组织的存在。到了后期,还是要服务于头部客户和潜力客户,聚焦价值客户。
第二,以奋斗者为本:是让每一个人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017年,华为请了一家美国公司,所有华为编程人员搞了一次代码测试,最后考过的人占比是18%。老板气得大拍桌子,再测一次!复习了一段时间,第二次测试考过的人占比70%,还有30%的人不达标。好了,给三个月时间再测一次,居然还是有接着不达标的人。
连华为这样的行业巨头,都有30%的人在混,那你想想你的组织有多少人在混?
所以,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是让一个人发挥他的价值。牛人不能发挥价值的话,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的。
所以,我跟我自己的团队说,要永远相信牛人、寻找牛人,牛人不会辜负你,牛人也不会混日子,牛人对自己本身是有要求的。
3.BLM模型之差距
华为为什么每年都要做战略?因为对现状不满。战略是由不满意激发的,而不满意是对现状和期望之间差距的一种感知。
如果你特别满意,就不要做战略了,差距分析其实是对上一年度战略执行的检验,通过差距分析能更深入地了解自身。
华为内部有一个心声社区,主要用于员工在上面发牢骚,公司没有任何一个主管有权限(除了董事会)去查这个帖子是谁发的,每位轮值CEO经常会去看一下心声社区,看一下大家最近对什么不满意。
任正非说,什么叫强者心态,强者心态是敢于承认不足,你们讲出来,我就改进。你讲出来十条,我现在只有能力改进两条,这是对差距的一种感知,差距是对不满意的一种感知。
对差距进行根因分析,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否则你去年任务没完成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分析之后,去年没完成,今年完成的可能性就很大。一定要把问题大胆列出来,去问到底是因为机会还是因为市场,然后再去看市场洞察力,再去问组织和人才是不是满足,一定要找出那个主根因。
例如有一个白宫拉窗帘的故事,是说白宫每年都要花一笔钱去粉刷一面墙。有一任管理者就来找原因,问为什么每年只刷那个墙,别的墙不刷?
后来发现是因为那堵墙附近总是飞来很多鸟,因此就有很多鸟粪,所以要刷墙。那为什么会飞来很多鸟呢?因为那附近有很多虫子,小鸟要去那里吃虫子。那为什么会有虫子呢?因为那里光照比较强,虫子喜欢去,久而久之就在那里繁衍了。
最后解决那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买一片窗帘挂上,那就没光了,虫子走了,鸟也不来了,也没有鸟粪了,墙也不用重刷了。
4.BLM模型之关键任务及依赖关系
关键任务:满足业务设计和它的价值主张的要求所必须的行动。哪些任务是由我们来完成的?哪些任务可以由价值网中我们的合作伙伴完成的?
依赖关系: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有效的业务设计的基础。
5.BLM模型之正式组织与人才
正式组织:为确保关键任务和流程能有效地执行,需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和考核标准,包括人员单位的大小和角色、管理与考评、奖励与激励系统、职业规划、人员和活动的物理位置,以便于经理指导、控制和激励个人和集体去完成团队的重要任务。
人才: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力以及竞争力。要使战略能够被有效执行,员工必须有能力、动力和行动来实施关键任务,是否缺乏明白人。
战略对人才的要求:为保障公司战略落地,需要什么样的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如何吸引和引进人才?如何系统化地提升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如何评价、激励和保留人才?
人才与战略匹配:①人才需求详细定义;②关键岗位人才模型;③关键人才如何获取;④人才培养;⑤人才任用;⑥人才评价、激励、留存等。
6.BLM模型之氛围与文化
氛围与文化: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员工完成关键任务。积极的氛围能激发人们创造出色的成绩,使得他们更加努力,并在危急时刻鼓舞他们。
团队的成功,既是业务成功,也是团队中每个人的成功。对于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个人,一定要猛发钱给他,一定要把钱发得不均匀,才能产生激励效果。
任正非以前经常说,每年发完奖金之后,公司大概要处理几百起投诉事件,投诉觉得给我发少了,给他发多了,有的员工还孜孜不倦地一轮、二轮、三轮投诉,觉得这个钱给他发的金额不对。
在这样的文化下,公司就会形成向奋斗者学习的氛围。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华为都在努力营造符合这一阶段的氛围组织。对于那些正确的事情而言,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谢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