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有许多事情让人忍不住发脾气,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经常可以在家长群里看到这样的吐槽:
“每天最烦躁的时候就是看孩子写作业,磨磨唧唧三心二意!”
“实在忍不了,还是吼了孩子,太马虎了,不吼不行!”
“这孩子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快期中考试了,一点不着急”
……
这些吐槽,看起来都是孩子身上有毛病,但认真思考一下,你之所以发脾气,还不是因为拿孩子没办法?只是在用脾气掩饰自己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无计可施。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是啊,如果你有本事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又何必发脾气呢?
01
层次越高,越没脾气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讲:“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有人则更细致地从脾气上把人化分成四等,依次排为: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四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这句话,并不是说没脾气的人本事就大,而是很多本事大的人,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情绪。
曾国藩早年脾气并不好,其在京任职期间与不少人发生过争执,也得罪过不少人。他与两位同乡郑小珊、金藻都曾发生过口角,所为的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结果是,“肆口谩骂,几于忘身及亲”。
在京期间,曾国藩还“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以至于好多人见到他就躲开,更不敢同席吃饭。曾国藩也多次反思自己:“龃龉之后,我反悍然不近人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后来,大彻大悟后的曾国藩几乎实现了脱胎换骨。
咸丰八年七月,清廷命他入江西重新掌兵,他的改变令人感到惊讶。好友郭嵩焘说他“曾司马再出,颇务委曲周全”,胡林翼说他“渐趋圆熟之风,无复刚方之气”。
这种隐忍平和的心性,最终让他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高层次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被情绪所左右,有沉稳的内心,喜怒不形于色。他们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懂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请一定要高看那些脾气好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暴跳如雷;不会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拿自己的不快影响别人。
02
控制脾气,才是大本事
很多人误以为发脾气和愤怒是一回事。但事实上,愤怒是情绪,发脾气是行为,表达愤怒和发脾气是两个概念。
心理学认为,愤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四大基本情绪之一,是人人都有的本能反应,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不受侵犯、伤害以及获得尊重。
所以,愤怒本身是正常的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表达愤怒的方式却有好坏之分。
小区广场上,两个小朋友因为不小心撞在一起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个小孩打了对方一巴掌,被打的小孩哇哇大哭。孩子妈妈冲过来,将打人的孩子一把推倒在地。打人孩子的奶奶不乐意了,朝被打小孩的妈妈破口大骂,继而冲突升级,两人撕扯扭打在一起。在一旁的邻居们费好大劲才将两人分开。
本来很小的一件事,因为两个人的暴脾气,到最后闹到不可开交。
《荀子》中讲:“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发脾气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是本事。
人都是有脾气的,感到愤怒的时候,要学会温和地表达自我。发脾气前先默数几秒钟,想想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发泄情绪?再问问自己能承担得起后果吗?
如果承担不了后果而只是为了宣泄情绪,那最后只能让自己沦为一个笑话。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熟,从把脾气调成静音状态。不成熟的人,才动不动就因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若你是对的,心平气和更利于把事情说清楚,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你没资格发脾气。
遇到问题时,把毫无用处的脾气先放在一边,反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本事的人,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升自己的脾气。
没本事的人,在一直提升自己的脾气,而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