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康、星康,自闭症之窗;走进星康,走出自闭。——本文由星康自闭症康复连锁品牌编辑整理。
模仿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是自闭症儿童干预教学的基础。出语言,找星康
很多自闭症孩子常因模仿能力不足,而在发展语言、社交规则、游戏技能、生活技能的习得上出现困难。因此,在干预早期对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进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在居家训练时,可以结合自然生活情景培养孩子的模仿技能,比如孩子对音乐感兴趣,我们就可以以音乐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在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把日常生活中的模仿教学太刻板化了,除了桌面,模仿的场景也可以是在床上、坐在地板上,只要孩子开心。
具体操作时,针对模仿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孩子感兴趣的音乐去引导孩子,待孩子注意到家长时,家长可以用乐器进行敲打并发出声音“哒哒哒”,观察孩子的反应,等待3秒,孩子没有反应要及时拉着孩子的手去做一样的动作,孩子的兴趣及模仿的能力会慢慢提升。
等到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家长在生活中的教导也要提升到高一阶段的模仿技能。走进星康,走出自闭
在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01、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是模仿的开始,很多家长反映在训练过程中,即使放慢了速度,反复多次,但孩子仍无法完成模仿任务,甚至长时间教学后还会发展出不恰当行为来拒绝训练。这可能是家长没有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切入点导致的,为了保证训练的可持续性,家长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物品,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02、坚持循序渐进
在自闭症孩子的语言康复训练中,发音和仿说都涉及嘴唇和舌头的运动,对于还没有口语能力的孩子来说,发声模仿非常困难,这时候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先从粗大运动的模仿开始训练起,再过渡到精细动作、表情、口型和发音的模仿。
03、避免机械、程式化的模仿
在孩子掌握了基础的模仿能力后,需要把模仿的动作复杂化,模仿技能最后还是需要泛化到生活中。
模仿训练要融入到日常生活,家长要把握好训练契机,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梳头、刷牙、洗脸等都可以分解成模仿的一步动作,由家长引导教学。以后再逐步过渡到生活技能的模仿,模仿扔垃圾、擦桌子、穿、脱鞋和袜子、衣服等。
04、及时奖励孩子的模仿行为
孩子的训练离不开强化,只要孩子有了模仿的动作,按照家长的示范完成了任务,就要及时给予奖励,鼓励他这个好的行为,强化模仿动作。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游戏、社交技能发展都与模仿能力有关,模仿训练几乎贯穿干预的整个进程。家长要随时随地给孩子进行模仿练习,把“模仿”泛化到生活中,提高自闭症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