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六十岁之后,父母和子女关系再好,也要立下这三条规矩

时间:2022-09-06 17:49:41 热博 我要投稿

古人说:“寿则多辱。”

想一想,父母八九十岁了,走不动,病不少,但是每天要吃要喝,真的是拖累儿女。

如果儿女没有能力,或者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工作很忙,想要孝顺父母,也会爱莫能助。

当我们过了六十岁之后,应该积极筹谋养老的方法,尤其是人生最后的岁月,应该如何过得体面一些。

建议老人们,父母和子女关系再好,也要立下以下三条规矩。

01

礼物红包“不攀比”,别强求面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人,都不富有,办喜事需要集中几户人家的力量。

比方说,办结婚酒,要借用几个堂屋,很多的桌子、凳子和饭碗,有很多村民主动来做饭、做菜。也有村民,腾出床铺,安排远道而来的客人。

至于礼金,就随意给。几块钱也行。

现在,村里涌现出一种不好的现象:把礼金数量,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在墙壁上,进行公示。

那些送礼金很少的人,看到公示榜,内心很难受。有的人,下次不来凑热闹了;有的人,下次给大红包,挽回面子。

村里的陋习,不知不觉就影响到了家庭。

逢年过节、家人生日、孩子升学,都要给红包,送礼物。有人把礼物的价值、红包多少,发到亲戚群,或者用笔记下来,以便下次“回礼”。

孙子过生日,爷爷给了五百元;孙女过生日,给了六百元。一百块钱,都可以兴起一阵风浪,这不是重女轻男吗?

反过来看,爷爷六十岁的时候,女儿给了一千元,儿子给了八百元。爷爷很伤心,儿子得了自己的房子,居然如此薄情。

更可悲的是,爷爷奶奶平时买玩具,都要考虑到所有的孙辈,怕引起误会。好事,也做得胆战心惊,像做贼一样。

作为老人,根据自己的实力,给儿孙礼物和红包就好了,多少都是一份心意。对于农村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来说,给一棵白菜,也是一份大礼。

作为儿孙,不必计较父母给了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斤斤计较就是没有格局。

立下送礼的规矩,有来有往,热闹就好。

02

生老病死“有沟通”,别推诿扯皮。

很多老人,谈到生死,就会很忌讳。其实谁都要面对这一关,不如坦然面对。

唐太宗很喜欢王羲之的画,收藏了三千多幅,还小心翼翼地装裱了一番。

有一天,他对儿子说:“我过世后,把《兰亭序》放在身边。”

后来,《兰亭序》藏在了昭陵,顺了唐太宗的意思。

皇帝被称为“万岁爷”,但是他心知肚明,充其量就是百岁,不要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

现在,有的家庭,孝顺父母的事情做得少,但是父母过世后,大张旗鼓地渲染,希望热热闹闹的,让周围的人都羡慕。

我的一个老邻居过世了,摆在堂屋里七天。

儿女们请来了歌唱队、腰鼓队,亲戚朋友都来吃流水席。门口有硕大的拱门,气球,另外还有奢华的舞台。

前前后后,花了七万多。

有知情的亲人叹息:“老人过世前,喝粥都要看儿媳脸色,造孽啊。”

当老邻居落葬之后,儿女们坐在一起,计算开销。

女儿说,自己外嫁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不应该承担。

儿子说,他只看到几间老房子,外表摇摇欲坠,没有看到存款。费用的问题,不应该自己承担。再说了,他照顾了父母多年,开支也不少。

外表的风光,难以掩饰家庭的悲凉。幸福,到底不是做给外人看的。

我们都鼓励“厚养薄葬”,但是要明白,这件事不仅仅是儿女的责任,老人自己也有责任。对于后事的安排,可以立下遗嘱,在平时,就要有规矩。

儿女按照父母意见去办理,开支会少很多,并且“心安理得”,对已故的父母,没有愧疚感。

03

处理遗产“有原则”,别内部争夺。

看一段历史。

初唐时,李世民被迫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得到了太子的位置,同时也伤害了兄弟情义。

之后,李渊让位给李世民,事情才得到根本解决。

李世民年迈时,担心儿子们会走自己的老路,导致兄弟互相伤害,因此立了第九个儿子李治为太子,后为唐高宗。

唐高宗比较仁慈,善于处理关系,因此保全了兄弟姐妹的安危,还留下了“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的赞誉。

对于李家来说,皇位就是最大的遗产。

如果没有好的处理方式,势必引起内乱,甚至让外人有机可乘。

很多老人,对于手里的钱财,藏着掖着,或者偷偷转移,给了自己最溺爱的孩子。也有可能,给了那个“败家子”。

处理财产要有周密的原则,并且尽量公开。有了处理的办法,儿女们才会团结,老人才会好过。

家人相处,最难得的是“放心”。儿女对父母放心,兄弟姐妹互相放心,相处就会舒心。

05

俗话说:“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家人相处,是缘分。再好的缘分,需要经营,否则就会跟不上家庭的发展状况,会被破坏。

当我们六十岁时,修改一下经营家庭的规矩,很有必要。

中年人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根基所在。

老年人是家里的智慧宝库,经验之谈。

孩子是家里的希望之星,薪火相传。

不管哪一种关系,以爱为根,以和为贵,有方有圆。

打开天窗说亮话,知根知底最自在。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