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关于城市,不再隐身

时间:2022-08-24 14:32:01 热博 我要投稿

那些综艺里的活跃之城。

作者 | 六一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生命特征。

楼宇的线条、街道的秩序;食物的层次、气候的意境……都曾是城市暗暗跳动的脉搏。而如今,关于一方水土的讲述,开始从一种暗线的逻辑转向明线的勾勒,嵌入各种形式的荧屏内容当中。

比如《声生不息》,是音综,是港乐的黄金时代,也是关于香港的自述与他述。

比如《拿一座城市下酒》,是纪录片,是李光洁的美食探寻,也是关于城市风味的展演与储存。

综艺与纪录片一方面以城市引力作为内容设计的参考,另一方面又同时凭借着传播的广度带火一座又一座的城市。

我们习惯于观察内容中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构建与故事讲述。而现在,城市的存在感渐渐得到强调。人与城市的互动让曾经只能作为背景的一砖一瓦一池一木也变得极具生命力,当城市不再隐身,便值得观其锋芒。

城市与食物,味蕾与塑造

最初与城市的要素捆绑起来的,是画面内容对观众味蕾的挑逗。央视出品的「舌尖上的中国」曾作为一部现象级的纪录片作品,以「美食地图」的形式塑造了食物、城市、内容的关联。

经典的美食往往带有响亮的地名,比如北京烤鸭、河南胡辣汤、柳州螺蛳粉、新疆大盘鸡。与海底捞、星巴克不同,地名的前缀让食物从主角的位置退到了城市品牌之后。而这浑然天成的标签,可以算是走近观众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在连锁店、预制菜盛行的食物流水线时代,将城市从标准化的味道中提炼出来的,就是一座城市的美食。作为「主角」or「配角」的食物,总是能够在色香味的烹煮中塑造了观众的城市印象,也让综艺或纪录片的滋味变得更足。

《拿一座城市下酒》是导演陈晓卿的作品,他同时也指导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在美食纪录片的领域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以食物为主线,演员李光洁化身食客,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间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展开对一座城市的描摹。

贵阳、长沙、成都、南京……都是「口感层次丰富」的城市。李光洁在每个城市中短暂地驻足停留,透过三家本地餐厅感受城市独特的风味。贵阳的酸菜蹄膀、糟辣梅子肉;长沙的黄鸭叫荷包蛋、紫苏桃子姜;成都的兔火锅、干煸鳝丝;南京的秧草咸肉烧歪歪、明月生敲……在李光洁的个人视角中,不同城市的特色菜揉合着不同城市本身的特点。美食与城市,是相互构建的。

「贵阳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有自己特色但又很融合的城市,它所有的味道都不极致;辣也不是往死里辣,酸也不是往死里酸,但是它又那么的丰富,让你不会觉得很寡淡。」

「在长沙,美食既有火爆的辣,也有温柔的辣,这座城市也如此;既让我看到了激烈直接,也让我感受到温柔和细腻。」

与《拿一座城市下酒》不同,《赤热城市》则是将食物作为人「感知」城市的一小块拼图,它既没有「喧宾夺主」,抢走音乐旅行的主题;又作为增色的媒介,让观众能够跟随赤热MC团的脚步更全面地去理解每一片土地。

尽管人们的口味不尽相同,也经常会有甜咸豆腐脑甜咸粽的南北差异之分。但对于国人来说,「民以食为天」的基本共识让食物能够最直接地透过屏幕去感知,「口腹之欲」的「视觉满足」填补着观众对于不同地界的想象力。

明星效应和美食加成,怎能不让人想要「风味人间」呢?

城市与风景,视野与连接

《向往的生活》第六季里,来自海上的日落,捕获了渔村含蓄、从容、沉默而温柔的浪漫;带领观众与一座城市的风景不期而遇,在有差异的视野里寻找心理层面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这款节目的「风情特质」。

当然,风景带来的视觉作用不仅仅是在慢综艺上有所显现。《全力以赴的行动派》中,嘉宾们来到重庆,在山林水秀之间展开了与大自然的「较量」。该主题设计,揉合了重庆城的特点、重庆人的特质,突出了重庆的能量。

也许是城市间的街头小巷、市井生活,也许是村庄里的一木一花、山野风光。关于风景的记录,不再只作为节目剪辑的「转场」素材,而是形成一种框架,为观众阅读这座城市拟好了大致的文本。

现代化的节奏下,快餐生活让眼底的风景尽是高耸的写字楼、工业化的霓虹灯。越来越多的镜头对准城市独特的风光,带领观众的视野走向他乡,最终抵达观众的预期。

比如芒果TV的《牧野家族》,王子文和吴永恩、容祖儿、张瀚前往云南省丽江市。尽管综艺的重点在于呈现嘉宾们在这里的「实验生活」,但是对于「实验地」的选择也不失为一大亮点。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雪山小屋、牧场小屋、鱼塘小屋的景色秀丽如画,给到观众的感觉就是远离喧嚣的宁静。镜头画面的大比例面积填充着充满生机的绿色,嘉宾们坐在小屋前眺望远方,渺小的人与广阔的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自然的本真包容的是生活的本真。

除此之外,地域文化愈发受到重视的影响。地域文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包括独特的历史遗迹、建筑特色、风土习俗等。地域文化的积淀指导着城市景观的设计,也作为城市名片中闪光的一部分。因而被强调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也有不少城镇中的趣味。

另一方面,受制于时间、空间,以及精力财力等条件,观众期待「被解放」,从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场景中解脱出来。来自于其他城市景观的「新鲜感」,是节目的加分项。去捕捉综艺中的人在风景里的感受、以及人与风景的对话,又更能传递远方的城市寄语。

在综艺创造的媒介空间里,物理空间中的景色也因媒介化的叙事有了更强的「可看性」。因而两者实际上处于一种相互赋能的逻辑当中,综艺带火城市,与城市承载综艺,变得越来越有默契,越来越顺理成章。

城市与人文,感触与共鸣

没有什么比一座城市的居民更能讲述城市的故事。

《向往的生活》第六季中,许知远作为飞行嘉宾的一期深受观众喜爱。他独自一人,走在海边,走在村落里,不带任何「表演」的性质。他很喜欢村口,那里村民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会去村里小卖部买一根烤肠,逮着司机问祖上什么时候来的这里;也会走在海边主动与挑海藻的大姨攀谈,并尝试挑起扁担。

诗意与哲理不再虚无缥缈,而是落入烤肠里、落入扁担里。

许知远的表现为《向往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话题度。城市的美食与景致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是「沉默」的。当镜头对准许知远与村民的交谈,能让观众透过村民的气质去感受一方水土如何养育一方人,且养育成什么样的一方人。

无独有偶,《赤热城市》采取的模式,不单单只是常驻嘉宾的个人体验呈现,也将当地本土居民的角色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第五期中,嘉宾们来到增盈村寨,与村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感受民族人文,在侗族音乐的文化底色中共同创作。

内容的质感,从何而来?从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互动中来。

城市人文的存在,为节目制作提供了生态型的支撑。对于城市人文本身的多角度挖掘,就是将辽阔山河的旖丽投射在精神文明的层次上。这不是一种「刻意」的拔高,而是一种「自然」的馈赠。

通过这种方式,连接起来的是城市之外与城市之内的人与关怀;同样连接起来的是屏幕之外与屏幕之内的人与关怀。人文的追求最易引起共鸣,也最适合阐述共鸣。从「人」到「人文」,是共鸣的激发路径。

《声生不息》可以算是近期「城市+人文」风格最突出的综艺作品。声音与城市人文做了经典的结合,不仅港乐因此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每一首歌承载的香港故事也在新时代下获得新表达。

林子祥、叶蒨文、李玟、李克勤等香港歌手强大的阵容,展现的是港乐的纯粹和真挚。《声生不息》像是一杯精心酿造的纯美佳酿,舞台上的歌手演绎是惊艳的第一口丝滑,但值得细品的不止于此,还有萦绕在舌尖的醇厚味道。

这些味道,来自于歌手谈论的对香港与内地的印象,对歌曲的理解;来自于节目组邀请到的众多经典名曲制作人讲述的创作背景。比如李健在第七期中的选曲,《城市足印》,联系到的是他1995年代表清华大学赴港演出交流时对香港城市的记忆。

「我印象特别深,香港很多高楼大厦,人们很忙碌的,都是生机勃勃的。」

在《声生不息》里,从不同的创作年代穿越而来的歌曲,一点一点为观众们拼成一幅关于整个香港的图景。城市人文非常关键的要素是情感认同,用港乐将两岸人民的情感维系起来,在文化互动中产生共鸣,呈现出来的早已不只是一档综艺节目而已。

在当下的内容市场里,向前挖,是不断的创新;向后挖,是不断地吸取。城市人文之美对于节目品格的定调不乏可汲取之处,同时也有利于增添内容的质感。

「城市」的渐显,是「有意为之」

美食、风景、人文,实际上不是内容策划时的「新宠儿」。

但在近几年的镜头呈现中,城市不再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背景版」,而是逐渐被有意识地设置为不可被忽视的框架。这与人们在物理空间中的流动性有着极大的关联,内容中加入城市叙事无论是对于「附近」或「遥远」的观众都有意义。

对于「附近」的观众而言,熟悉带来的可能是对于城市粗糙地打量。本地人通过综艺或纪录片,带着第三方的视角去观察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城市,也许能够更细致地感受到城市那些「理所应当」的独特之处。又或者是带入他者的眼光,去理解城市作为生活的容器,给予的那种细水长流的陪伴。

发现「附近」的快乐,发现「身在其中」的美妙。

对于「遥远」的观众而言,凭借综艺或纪录片的挖掘,他们大可以摒弃掉旅行团式的「走马观花」,去制定自己的城市体验计划。在当下,每一次旅行都弥足珍贵。追求更适合自己的旅行攻略,以视频内容为「打卡参考指南」,跟随镜头来到同一个空间,给予旅行者的是超越时间的会面体验。

除了城市的渐显是有意为之,选择哪些城市更是有意为之。仔细观察的话,长沙、成都、云南等城市已经成为了很多综艺录制的偏好之地。

「人们喜欢看故事在哪里发生?」这是个值得探究的命题。

从共性来看,城市所拥有的「烟火气」很重要。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基于城市的风格去刻画镜头语言,往往可以满足观众的现实预期,甚至是更高阶的情感需求。烟火气的背后,是慢下来的快意人生。

城市脾性,与内容调性,一定存在关联。

1号结语

当城市不再隐身,不妨更进一步「大做文章」。

老去的城区,可以看到时代变迁的痕迹;新建的大楼,可以看到现代生活的潮流。深藏于山野之中的村寨,也许是打开文化视野的宝藏;坐落于街头的摊位,也许是记载城市成长的日记。

依山傍水也好,大漠之城也罢,把城市的要素纳入到内容设计当中,也许可以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当然,除了「烟火气」之外,受到欢迎的城市还有更多其他的「情绪」。如果将城市与客观的时代环境、观众的社会心态相关联,又可能得到更丰富的内容制作思路。

1号互动话题:#你能想起出现在综艺里的哪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