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是场“竞争”?

时间:2022-04-22 08:42:45 热文 我要投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多拿一分,干掉千人!”

“下次努力,争取超过他!”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你得了多少颗星星了?排第几了?”

熟悉吗?

窒息吗?

没错,这可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在孩子的世界里,同学天然就是“朋友”“同伴”,但如果和成绩及表现挂钩,恐怕就变味了。原本可以如“家庭”一般的集体,成了“赛场”,那些出于好意的激励措施,比如积分,也成了一个赛资。

在学习上,引入“竞争”机制,的确可以激发一些孩子的斗志。但这种方式的巨大副作用,我们甚至可能浑然不觉。当孩子为了成绩和排名不惜考试作弊,当孩子怕被同学超过不愿意互助,甚至在同学失误时幸灾乐祸,我们可能才发现问题:

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有竞争?不“争强好胜”,能否建立一种更良性的学习生态?

“多拿一分,干掉千人”,

我们在传达些什么?

在曾经那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竞争”的确不可避免。然而,学习本身需要竞争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学习中讲竞争,容易使学生养成扭曲的心理。

有一个小学生考了100分,回家大哭一场。妈妈问他,考了100分应该高兴,为什么还要大哭。他说,因为另一个同学也考了100分。

如果学生都抱着这种心态,互相妒忌、互相排斥,整个教育水平也无法提高。而且这种因为学习竞争而产生的消极心态,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007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上映了一部中国导演陈为军执导的纪录电影《请为我投票》。

电影的内容非常简单,是武汉市一所小学三年级一班的班长竞选活动。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经历了一场非比寻常的激烈竞争。令人惊讶的是,为了在选举中获胜,孩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拉帮结派、互相诋毁、制造假象、“收买选民”等,像个老练的政客。

作为家长,看到孩子贿赂、收买同学,为“竞争对手”喝倒彩,我们一定会如坐针毡吧?当然,电影中孩子表现出的老练显然是受到了大人的影响,但也和学校里的“竞争意识”深入人心有关。这种意识,让孩子认为班长选举就应该是“你死我活”,而不是“皆大欢喜”。

竞选如此,那么对待学习呢?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之后呢?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交往频繁的世界、合作的世界。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比单一的竞争更为重要。

如果不竞争,

会怎样?

习惯了竞争的我们,似乎很难想象没有竞争元素的学习。但在孩子身上,变化已经发生了:取消排名、分数改为等级、不用“高考状元”一类的说法,都在尽量摒除“竞争”的影子。而没有竞争的学习,相应地,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实践和研究了。我国课程改革中也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学,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只是操作起来似乎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实,合作学习对孩子益处多多。它在至少五个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习成绩更好,更自尊和自信,更喜爱学校,人际关系更为友善,促进更高水平思维的培养。

合作学习到底是什么?

尼尔·戴维森(1990年)在他的定义中列出七个要点,分别是:

(1)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

(2)小组成员面对面地交流;

(3)在小组中的合作、互助气氛;

(4)个人责任感(每个人承担自己的任务);

(5)混合编组;

(6)直接教授合作技巧;

(7)有组织的相互依赖。

听起来,就是我们常常进行的“小组讨论”,并没什么新意。

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在最后的结果上,仍然是个体间的比较,还是逃脱不了“竞争思维”。

相比之下,罗伯特· 斯莱文和他的同事们强调使用全组目标和全组成功的方法:只有全组所有的成员都达到了教学要求才算合格。这样,合作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直指目标。

备受推崇的芬兰教育,就十分重视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项目制学习等理念也得以更好地实施;同时,孩子们各项能力的发展更均衡,领导力也从中培养出来。

合作学习,

我们如何实现?

现在,虽然合作学习是我们所倡导的,但在大部分学校,日常教学还很难实现。不过,只要我们有心,合作学习就能发生。下面,分享几个校内外的合作学习场景,供家长们参考:

校内:

学习互助小组

就算没有合作学习的课堂,孩子总会有玩得好的伙伴,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和伙伴们共同学习玩耍时,可以鼓励孩子们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利用“费曼学习法”,互相教对方自己掌握熟练的知识,这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绝佳方式。

社团

合作学习不一定发生在课堂上,在孩子的兴趣方面同样适用。如果孩子有感兴趣的社团,那么有众多同好的社团是合作学习发生的理想场合。

没有?鼓励孩子成立一个吧!

校外:

读书会

我们曾分享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几个家庭间的读书会。(点击链接阅读→)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和个性,感兴趣的领域也不同,准备好场地和茶点,支持孩子们举办读书会试试看吧。

做一份杂志

孩子们在班级里展示自己所感兴趣的漫画、电影时,一定都很兴奋吧?不过,这样的展示不是每天都有。和小伙伴们做一份杂志吧,是不是很酷?

这份杂志可以包罗万象:关于太空、关于影视、关于音乐、科技和神秘现象……做杂志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究的过程。记得帮孩子打印出来!

家庭:

家庭会议

你家开过家庭会议吗?家庭会议可以是有主题的,比如围绕新年计划或养宠物,也可以是无目的的,只是互相聊聊彼此的状况:在学校有什么烦恼?和朋友之间有哪些争执?工作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突破?别觉得孩子不懂事,在这样的交流中,信任一点点积累,心智也慢慢成熟。

主题式家庭活动

“周末去哪玩儿”这个千古难题,每一个答案,都可以是一场合作学习。比如:要去博物馆,我们可以提前做功课:要去找到几种恐龙;弄清楚钱是怎么来的;要回老家,我们可以观察老家的建筑、收集流传的童谣、民歌等。

记住,在这场学习中,我们和孩子是“同学”,而不是“师生”。

“合作学习”听起来不容易,

但如果改变观念,

它随时都能发生。

记住下面几点:

相互教学、

换位思考、

并不一定有正确答案、

创建方便交流的环境,

改变,也许就会慢慢发生。

第一阅读 中国领先的陪伴阅读平台,有爱有方法有态度。 寓教于阅读,倡导家长阅读、自省、思考、实践,带给每一个孩子最适宜其成长的教育方式。 2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