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position)
目录 |
什么是知识转移?企业中,知识的转移究竟包括哪些环节和阶段?目前,研究者中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Levine和Gilbert认为,只有当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造与获取融为一体时,知识的转移才有价值。他们将知识的转移分为5个阶段:
有时某些阶段会重叠交叉在一起,有时某个阶段不会出现。Argote认为企业知识转移是一个组织(如团队、部门、企业)的经验影响另一个组织行动的过程。它意味着知识的改变或者改变知识接受者的行为。这与认知心理学对个人知识转移的定义相似。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人知识转移是将在某个情景中获得的知识用到其他情景中去的过程。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知识的共享是指具有某种知识的人(或组织)愿意把他的知识展示给组织其他成员(或其他组织),展示的方式可以是语言、图表、文件或者是通过模型进行演示等等。知识的吸收是指将原先不知道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后,将它们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并合并到自己已有的知识库中的全部过程。吸收后的知识将使个人或组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以便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更好的绩效。知识的转移首先是进行知识共享,没有知识的共享,就没有知识的转移。知识的共享可以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文档、查看知识库、调阅科技文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表现为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是将别的组织的知识成功应用到自己的组织中。
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影响或改变知识接受者(个人或组织)的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为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方案来评价企业的知识转移效果,作为对知识转移的反馈信息,以期不断改善今后的知识转移效果。
Singley和Anderson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情境,知识转移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问,如联盟企业之间。在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现有的企业知识转移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被引用次数、研究领域及重要性程度,我们依照时间顺序列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学派、联盟与跨国公司内的知识转移学派、独立企业问的知识转移学派、国际购并活动以及网络中的知识转移等四个学派。
1.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学派
基于知识理论,企业是有效创造和转移知识的专业的社会团体。与市场等其它制度安排相比,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其独特的知识转移能力。然而,知识在组织内部的转移并非一蹴而就。Gabriel Szulanski研究了企业内部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的转移,认为知识转移分为知晓、交易、适应和制度化四个阶段,并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最佳实践转移的影响因素:从知识让与方看,包括让与动力和感知的可靠性(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reliability);从知识性质来看,包括隐性、复杂性、刚性和完整性(tacitness,complexity,robustnessand integrity);从知识的受让方来看,包括接受动力、吸收能力和保持能力(motivation,o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retentivecapacity);从转移情景来看,转移机会也会造成转移困难。
1996年,Gabriel Szulanski再次对同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知识转移的内部粘性,提出并检验了一个最佳实践转移模型。结果显示,内部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知识相关因素,如缺乏吸收能力、因果模糊、知识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关系不佳等。Zander U.和Kogut B.继承发展了Kogut B.和Zander U.的观点,指出企业是一个运用自身的关系组织和共同的编码安排以提高新的技术及能力的转移与沟通的社会团体,知识的可编撰性和可教学的难易程度显著地影响知识转移的速度。企业在试图加速自身知识的内部转移时,面临两难困境——那些可以在企业内部便利转移的能力也更可能被竞争者轻易地模仿。E.B Grant和M J Gergory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内部制造能力的转移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企业转移其制造能力的难易深受制造过程的可转移性的影响,决定因素是输出企业所积累知识的本质属性。作者批判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强调制造过程的可转移性并不一定将随着其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要根据知识隐性而定。David A.Grifith从关系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合资企业中合资双方的知识转移问题,实证表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转移与双方的关系承诺,以及双方的关系承诺与关系满意之间都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基于知识转移/宦U造过程的视角,学者们还强调了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对组织绩效以及知识管理效力的正相关关系。
2.联盟与跨国公司内的知识转移学派
Badaracco和Joseph L.Jr认为联盟管理是一个学习、刨造、共享和控制知识的过程,企业是嵌人性知识(embedded knowedge)和迁移性知识(migratory knowledge)的集合。要理解如何管理联盟,必须清楚鼓励和阻止嵌入性知识获取、转移和创造的因素。根据对GE和IBM等多个联盟的案例研究表明,信任、开放、领导等九个方面有利于促进联盟内的知识交易。Bernard L.Simonin实证检验了知识的因果模糊(causal ambiguity)对战略联盟内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隐性、复杂性、先前经验、文化差异和组织差异显著作用于因果模糊,因果模糊则对技术知识转移水平负相关。
上述作用关系还受到联盟企业技术诀窍合作程度、学习能力和联盟持续时间的调节。Mohan S.和N.Venkatraman针对跨国产品开发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为了获取海外国家间不同的隐性知识,采用跨国团队、团队成员拥有先前海外经历或团队成员频繁同海外管理人员沟通的组织具有更高的跨国产品发展能力。基于沟通理论,Anil K.G.和vi.jay G.以子公司为分析单位,发展并检验了跨国公司内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子公司的知识存量和转移渠道的丰富程度对子公司的知识流出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子公司转移渠道的丰富程度、获取知识的动力部署(metivational disposition)和吸收外来知识的能力与子公司的知识流入具有积极作用。X.Martin和R.Salomon单独研究了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能力,认为知识转移能力影响隐侄知识的转移成本,从而决定跨国公司的不同知识转移模式--出口、特许、联盟和独资公司。
我国学者也对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初步探索。林莉研究了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问题,指出知识属性、知识接受方的动机水平和吸收能力、知识源转移意向和转移能力,以及联盟伙伴问的文化差异都可能成为知识联盟内伙伴企业间进行知识转移的障碍。王立生也从联盟视角分析了企业知识获取和转移的障碍,指出虽然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组织学习和创新已成为战略联盟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过程并不顺利,联盟企业之间存在着三方面影响知识获取和转移的障碍性因素:联盟各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感觉判断方式;联盟企业之间的战略目标和能力水平差异悬殊,知识转移缺乏合适的通道;联盟组织内的其它因素等。
3.独立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学派
常荔从知识链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市场主体间知识转移与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知识扩散速度的因素包括知识的性质和内容、知识供给主体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需求主体的学习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知识的互补性、对知识扩散成本与利益的预期,以及知识转移的社会环境因素等。S.Tamer C.等人基于对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实证研究指出,企业间关系力量越强,企业问隐性知识转移水平越高,且该关系受企业合作经验的正向调节;进一步,隐性知识转移水平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从而创新绩效越好。文章从复杂性、可编撰性和信息转移的可观测性测度了隐性知识转移水平。
Masaaki K.等人研究了供应伙伴关系中营业绩效改善的来源。研究显示,当供应商与购买商发展时间绑定(time—bound)资产,并利用这些资产带来的沟通效率以转移生产性知识时,供应商的绩效大大受益。基于美国和日本的样本对比说明,普通技术交易对供应商绩效改善的影响不随着关系持续的变化而变化。而高端科技转移对供应商绩效改善的积极作用随着关系持续的增加而增强。Jan T.K.和Pet.rex G.研究了信息技术、机制和程序、文化等因素对IT项目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有效的知识转移之间没有显著关系,项目的总绩效与促进知识有效转移的文化有关,组织文化可能是影响知识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
4.国际并购活动与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学派
在国际并购和非正式网络中,也存在知识转移,国外学者对此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Henrik B.研究了国际购并中的知识转移。实证结果显示:沟通、访问和会议以及时间的流逝有助于技术诀窍的转移,而知识阐释的详细程度(articulabilityof the knowledge)、被并购组织的规模和并购方式的新颖性(recency of the acquisition)与专利的转移相关。案例研究还发现,国际并购中,知识转移最初是单向的,从让与者到受让者,在时间进程中逐渐转向双向的互惠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个体之间有效转移知识的能力对企业的产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产出包括学习速度、新产品开发及组织生存等。为此,Ray Reagans和Bill McEvily直接研究了非正式网络对知识转移的直接影响,作者从社会链接(socialcohesion)、网络范围(network range)、关系力量(tie strength)与吸收能力(用common knowledge表述)四个维度测度了非正式网络。社会链接是指一个关系被第三方关系环绕的程度;网络范围是指网络关系穿越制度、组织和社会边界的程度;关系力量是指被采访者描述的感情亲密和沟通频率方面的强度;公共知识则包括社会类似(social similarity)、专业重 叠(expertise overlap)、功能专家(Functional expertise)和结构同等(Structural equivalence)等内容。实证结果显示:社会凝聚、网络范围、关系强度和吸收能力均对知识转移的难易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
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只分析知识的隐性特征和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这两个影响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
1.知识的隐性特征
知识是企业主要的生产资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知识的两个主要类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是知识能否被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描述和传达。由于显性知识容易传递和共享,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并且显性知识大都来源于隐性知识,核心竞争力也常常表现在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隐性知识上,因此,作为企业资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显性知识显然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构成其核心能力的知识基础是建立在隐性知识的基础上,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动态交互的过程。通过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形成企业的知识资产以及竞争优势,如信誉、服务、商标等;体现智力劳动的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体现企业内发展动力的资产,如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支持系统;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如各种记录型文献,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经验、工作技巧等。企业要想在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获得持续的优势和竞争力。将企业知识资产转化为可用的有形资产,就必须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这说明了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隐性知识的 开发和利用才是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
而企业能否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绝大多数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不容易交流与共享,是高度个人化的。隐性是造成知识转移困难和失败的原因,这是由于隐性知识存在着不可编码、非结构性以及与特定组织密切相关的个性化特征,学习的难度较大。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人际交往、精神形式、技术技巧和经验交流的方式传递。如果一个技术所包含的隐性水平很高,那么就不容易学习和掌握;如果大部分与生产有关的知识是隐性的,那么组织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就非常困难。
2.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于1990年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它是指企业评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吸收并加以商业化应用的能力。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企业通过以往的员工技术培训和研发积累形成的知识基决定了其现阶段吸收能力的高低。而且吸收能力的高低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一旦中止吸收能力的投资,吸收能力将会迅速弱化。知识接收方先期知识禀赋不足,是造成知识粘性的一个重要根源。当企业相关知识规模小、知识存量有限、知识多样化程度低、与期望转移的知识差距过大时,即使企业有足够的需求,知识的有效转移也会因受到阻碍而形成很高的成本。因此,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对于知识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
企业隐含性知识贯穿于企业的日常事务、工艺流程、设备系统、资讯流程、决策方式等综合性的环节和过程中。某些知识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这种知识在业主的控制下往往难以自由转移,也就是通常所指的隐含性知识它是存在于个人团体的特殊关系中,也存在于特别的规范制度、资讯流程及决策方式中。另外隐含性知识具有它的整体性,工人没有图纸不能制作,工程师有了图纸但是却不知道生产操作的方法,知识是存在于个人、特殊环境、以及某种协作关系中。
由于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太多,个人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群体中的个人各自只能拥有部分知识,然后将全体聚集在一起形成整体知识。个人只有通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工作,由于无法用可见的指标加以衡量,对企业内部知识的转移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这一重要过程常常受到忽视。个人的技艺相对容易传授给其他人,但是一个群体的整体技术却很难把技术传授给另一个群体,单方面的知识学习不足以融合对方企业所潜藏的知识和能力。因而必须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双方进行密切的协作才能有效地实行隐含性知识的转移和传递。
企业获取新知识为何要选择联盟的形式呢? 交易费用经济学对此可提供较合理的解释。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知识产品市场(如专利技术市场、管理咨询市场)较多地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对许多隐含性知识而言,也许市场根本就不存在。知识产品市场失灵,
一是因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如知识在转让使用权的同时并不转让所有权,某些知识的使用也不具备排他性。企业知识多潜藏于组织内部,其转移多采取某种内部化形式,知识在组织内部转移不会花费多少成本;
二是因为知识产品的交易成本极高。企业生产知识需要消耗资源,如为了获得专利技术和技术诀窍,企业必须进行研究开发投资,因而企业为保护其知识产权,将会采取种种措施以防知识的”外溢”;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也使知识产品难以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交易。为克服知识产品市场失灵现象,常通过建立联盟促使企业知识进行”内部化”转移。
当被转移的知识比较复杂,或者被包含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或组织框架中,最有效的转移方式可能就是”干中学”和”干中教”,需要转移的知识的复杂程度是决定合伙人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够高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就必须针对内部及外部事件,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教授复杂的生产技术,气氛是非常重要的,除非在操作环境中,无论多熟练的工作人员,可能难以准确地描述出工作的技巧。因此,联盟企业是最合适的转移知识的工具;只有在联盟企业中,”干中学”和”干中教”才成为可能。另外,企业合作中的日常接触是获得复杂背景知识的最好途径,这是从手册或远距离观察所无法学到的。在能够量化说明联营成功的研究成果背后,隐藏着一系列个人与专业上的交流,它对合作双方技能培养与发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在知识转移活动的评价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比如,由于知识的情境性、隐含性、复杂性。要直接评价转移的知识的数量与价值是很困难的。要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必定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远远高于弄清楚这个问题所带来的效益。这样,我们就不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精益求精。
2.坚持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对知识转移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操作起来比较方便。量度的结果直观明确,易于说明问题,而且量度的指标方法可以在时空上扩展,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或者将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但是,量度方法并不完美。量度的指标要说明和解释的结果是依赖于一定的标准的。标准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解释,而标准是主观选择的。另外,从知识转移过程看,当知识转移完成后,如果知识转移效果明显,可观察性强,则适合采用定量的方法;对于尚未完成的知识转移,其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不适合定量的方法,用定性的或主观性的量度方法较好。
根据评价的性质是定量的或是定性的,以及评价是基于客观的信息或是主观的判断,对于知识转移的活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客观量化法、主观量化法和定性说明法3种方法。
1.客观量化法
客观量化法主要用于衡量有形的、可数的方面,既可以是货币量度。也可以是非货币量度。货币量度,如对知识转移活动的投资金额、由于知识转移而增加的客户销售额等。非货币量度,如用于知识转移的时间数量、为知识转移而进行的学习培训次数等。
2.主观量化法
主观量化法是将直觉判断转化为数字。在主观量化时,评价人的选择很重要。他们一定是对关键评价点情况很熟悉的人才行。这样,他们主观量化的结果才具有可信度。比如,用主观量化来评价一个徒弟是否吸收了师傅的经验时。师傅可以根据他的操作情况来打分,将操作等级分为:
3.定性说明法
在知识转移评价中,还需要结合定性说明的方法。定性说明法更依赖专业评价人员的直觉判断。在知识转移中,定性说明法的评价一般有4种通用的评价技术:自我评价、上级评分、同级评分、外部审计。自我评价是组织中每个员工就其对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贡献进行评价。比如,自己将多少知识拿出来与其他员工共享;自己从其他员工那里吸收了多少知识等。自我评价易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容易产生偏差。与之相比,上级评分虽然也有主观偏见,但是,上级评分相对客观些。上级通常根据知识转移前后员工个人的行为改变的客观依据来打分,比如:工作效率的提高、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程度的提高等。同级评分是员工对自己和其他人进行打分,综合了自我评价与监督评价的方法。然后,由评价主管收集、整理、统计汇总为企业知识转移的整体评价报告。外部审计是由外部审计人员对整个企业或整个项目的所有方面进行深入的检查,知识转移评价只是其中的一项,审计报告会对整体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