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IT黑洞是指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经营管理时,巨额的软硬件投资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管理效率,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好像陷入一个“黑洞”的现象。[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企业管理,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先进性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与管理创新。人们预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企业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事实表明,在很长时间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可见的经济效益。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在整个80年代,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IT)应用上投资了1万亿美元。尽管投资巨大,但白领人员的生产率在整个80年代实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在1975至1985这1O年期间,蓝领工人数量减少了6% ,实际产出增长了15% ,表面上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l% 。但在这同一期间,白领工人数量增长了21% ,与实际产出增长15%相比,生产率下降了6%。这些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学家们称之为”生产率悖论”,而众多的企业则认为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投资掉进了”黑洞”。在当前全球企业投资IT应用已超出其他资本品投资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其不合情理。[2]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源于l8世纪亚当?史密斯(Smith)的”劳动分工原理”和l9世纪弗雷德里克?泰勒(FrdickTaylor)的”制度化管理理论”,即强调按专业化分割,把企业的经营过程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工序。这样工人只需重复一种简单工作,熟练程度大大提高,同时对各个经营过程实施严格控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获取最大利润。这种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是西方工业国家取得大规模工业化成功的前提,在西方国家的“前工业经济时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而,进入80年代后。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日益显露出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1. 这种基于“劳动分工”和“制度化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的组织模式是“科层制”体制
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当组织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必须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保证有效领导。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就突显出来。
(1)组织层次过多,一个经营过程往往要经过若干个部门、环节的处理,整个过程运作时间长、成本高。另外,信息传递的时间的延长,可能会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导致延误时机和决策失误。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这种迟缓的运作状态就直接导致了它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处境被动。
(2)各部门按专业职能划分,每个部门尤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结果是各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工作,并以达到上级部门满意为准,缺乏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意识。如果再碰上指挥路线过长,上下级关系不确定,就会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导致“遇到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
(3)组织机构臃肿,助长官僚作风。为了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衔接起来,需要许多管理人员,作为组织管理的信息存储器、协调器和监控器。这些都是不增值的环节,也造成了经营过程运作成本居高不下。
(4)科层制将人视作没有决策能力的”组织人”。评价他们工作的标准是办事的准确度如何,任何冒险与创新的行为都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极大地抑制了成员自我决策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导致员工技能单一,适应性差,员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差,致使工作和服务质量下降。
(5)此外,各子单位往往会从自己局部的利益出发,精心构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目标凌驾于整个组织的目标之上。这种分散主义和利益分歧,或许能够实现局部利益的提高,但却弱化了整个组织的功效。
2.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致使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迫切的需要被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悄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技术创新持续进行、速度不断加快,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创新。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及对个性的追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创新(Innovation)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目标。人们通过有计划的、连续不断的创新来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不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产品变化不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从而企业通过将产品生产分解再分解,使生产的每一步骤规范化和简单化,并通过规模化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历史成为过去。
(2)顾客需求瞬息万变,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在知识经济时代,那种”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买方市场”使顾客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也使得他们对产品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合理的价格,而且还要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企业往往要根据顾客的需求”量体裁衣”。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大量的替代产品使得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垄断市场,而贸易壁垒的取消还意味着顾客不仅仅可以从本国产品还能从外国产品中寻求其最佳利益,于是顾客不再有耐心为某一种产品而长时间地等待了。企业如果不能即时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不能在短时间内开发、生产并销售出其产品,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
(3)竞争空间不断扩大,激烈程度不断加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竞争将不再受地域限制,任何企业都要承受来自国际化企业发展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进行专业化灵活多便的生产或服务,并以其低成本运营对规模化企业高成本运营直接产生竞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