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脱媒

  	      	      	    	    	      	    

脱媒(disintermediation)

目录

什么是“脱媒”

  所谓脱媒,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因为存款人可以从投资基金和证券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而公司借款人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脱媒”的发展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国家通过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并依托扭曲的劳动力、农产品价格体系,最大限度地占有了社会生产剩余。在国民财富分配中,国家占有绝大多数份额,是真正地“藏富于国”。

  1979年,在国民储蓄结构中,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储蓄比重分别为22.55%、33.65%和42.8%,政府掌握着绝大多数社会经济剩余,居民储蓄微乎其微。改革以来,严重扭曲的劳动力、农产品价格体系逐步得以调整,“放权让利”的改革及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由“藏富于国”向“藏富于民”的转变。

  到1995年,居民、企业、政府在社会储蓄结构中的比重已变为70%、25%和5%,动员居民储蓄,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则成为加快社会资本形成,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

  转型以来,中国政府面对国有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依托国有银行的信用垄断地位,通过利率管制、规模计划、信贷干预等广泛的金融管制政策的推行,低成本动员了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对国有企业部门提供了庞大的融资支持,这成为影响中国转型发展绩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在金融管制政策下,国有银行在社会信用活动中享有垄断经营权,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没有其它的投资渠道,使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占有过高的比重。

“脱媒”促进经济增长

  银行“脱媒”是调整中国金融业格局,改变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的现状,提高资金效率的难得契机。非银行金融资产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提高直接 融资比重,开拓企业融资渠道,形成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直、间接融资比例适宜、风险分散、资金使用效率较高的市场化的金融格局。

  1996年后,中国政府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迅速发展。1993-1998年,直接融资比重由12.36%上升到36.86%,间接融资占比例则由87.64%下降到63.14%。到1999年时,直接融资额已超过间接融资额的一半,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地位已显著下降。

  首先,银行“脱媒”、储蓄分流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和债市的发展,改变企业资产负债比率过高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对间接融资过份倚 重,资产负债率一直过高。1980年时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18.7%,1999年时则达到86%。银行“脱媒化”,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负债水平,减轻财务负担。

  其次,银行“脱媒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在政府信贷干预下大量进行的信贷投放成为项目铺底资金,资产流动性、安全性降低。与此同 时,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形成了“硬负债,软资产”格局,金融风险向银行集中。银行“脱媒化”加快,直接融资发展,减轻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推动了风险的社会化。

造成“脱媒”的原因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藏富于国”向“藏富于民”、由单独的间接融资到直、间接融资并重的转变,两个转变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银行"脱媒"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我国货币调控、银行监管及银行业务开展等,带来一系列挑战。

  随著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特别是随著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使得以证券市场为中心资本市场功能日趋凸显,而传统银行媒介金融的媒介作用则趋於萎缩,利润下降,存放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难以维持生存的状况。

  一是从居民角度说,在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倾向于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信贷、利率、外汇管制加剧了这一动机。

  二是企业为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资成本,通过债券、股票、融资票据等证券直接筹措资金。

  三是各类理财机构如基金等,在传统的直接和间接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方式以赚取收益。 

“脱媒”带来的新问题

  首先,由于银行利率尚未市场化,在储蓄分流加快,银行“脱媒化”发展的同时,不能利用利率手段吸引居民储蓄,将使各家银行资金来源锐减,削弱其信贷投放能力。

  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纷纷通过加大收回再贷力度,挖掘存量资金潜力。中小银行由于存量资金潜力有限,资金来源骤减导致资金来源与运用的不平衡,已形成十分强大的经营和支付压力。如果它们储蓄少增、贷款多增的趋势持续下去,势必加大央行基础货币发行压力,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

  其次,在启动经济阶段,银行“脱媒化”、信贷投放趋于萎缩将影响央行的货币信贷政策与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使央行货币政策反周期操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增大启动经济的难度。

  1996年以来,央行连续七次降息,银行利差进一步扩大,试图以此扩大居民消费及银行信贷投放,结果均不理想,银行“脱媒”、资金分流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再次,银行“脱媒化”使股市风险加大,规范股市运作,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已成为金融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

  90年代后,随着金融市场化的逐步发展,社会金融资产类型日渐增多。国债、国家投资债、投资公司债、金融机构及企业债券、股票、大额存单等金融资产的出现为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规范股市运作,防止信贷资金大量入市,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