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资产证劵化

  	      	      	    	    	      	    

资产证劵化(Asset Securitization)

目录

什么是资产证劵化

  资产证劵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做抵押来发行证劵,实现了相关债券的流动化。

资产证劵化的作用

  在资产证劵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劵就称为证劵化产品。资产证劵化是国务院盘活信贷存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一般而言,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可以产生稳定可预见未来现金收入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即基础资产),出售给特定的发行人,或者将该基础资产信托给特定的受托人,通过创立一种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一种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即资产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变现该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

  1)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产品,能够使其投资组合更丰富。

  2)对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证劵化可以改善资金周转效率,规避风险,增加收 入。

  3)资产证劵化能够增抢市场的活力。

资产证劵化的运作[1]

  一般而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是:发起人将需要证券化的资产出售给一家特设信托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这一过程中,SPV以证券销售收入向资产权益人偿付资产出售价款,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向投资者偿付所持证券的权益。具体讲,这一操作程序包括九大步骤:

  (1)发起人如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行确定证券化资产,组建资产池。

  (2)设立特设信托机构(SPV)。SPV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性主体,它是一个专为隔离风险而设立的特殊实体,设立目的在于实现发起人需要证券化的资产与其他资产之间的“风险隔离”。在SPV成立后,发起人将资产池中的资产出售给SPV,将风险锁定在SPV名下的证券化资产范围内。

  (3)资产的真实销售。即证券化资产完成从发起人到SPV的转移。在法律上,实质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转移应当是一种真实的权属让渡,在会计处理上则称为“真实销售”。其目的是保证证券化资产的独立性发起人的债权人不得追索该资产, SPV的债权人也不得追索发起人的其他资产。

  (4)进行信用增级。SPV取得证券化资产后,为吸引投资者并降低融资成本,SPV必须提高拟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等级,使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实现。信用提高技术成为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5)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即由信用评级机构对未来资产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进行评级以及对经过信用增级后的拟发行证券进行评级。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从而构成资产证券化的又一重要环节。

  (6)发售证券。在经过信用评级后,SPV作为发行人如中诚信托和中信信托,通过各类金融机构银行证券承销商等,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ABS)。

  (7)向发起人如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行支付资产购买价款,即SPV将证券发行收入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起人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价款。

  (8)管理资产池。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完毕后到金融市场上申请挂牌上市,但SPV还需要对资产池进行管理和处置,对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回收。管理人可以是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即发起人,也可以是专门聘请的有经验的资产管理机构。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管理人主要负责收取债务人按期偿还的本息并对其履行债务实施监督,在房地产证券化运作中,管理人主要负责通过出租或出售房地产等方式获取收益

  (9)清偿证券。按照证券发行时的约定,待资产支持证券到期后,由资产池产生的收入在还本付息、支付各项服务费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规定在发起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即告结束。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运作都是围绕SPV这个核心展开的,SPV是整个资产证券化发行与交易结构中的中心。

资产证劵化的影响[2]

  1、资产证劵化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金融稳定中,资产证券化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几方面。

  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资产证劵化能够极大的减少成本投资,促使各种各种金融产品的形成,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收益偏好,促进资产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从系统风险性角度分析,资产证劵化的基本功能是风险转移商业银行贷款出售特设目的机构,将贷款信用风险转移到了最终的投资者,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了所有的投资者身上,极大的降低了风险性。

  从流动性角度分析,针对资产证劵化对流动性的影响,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资产证劵化能够对流动性产生证明影响,学者一般认为在没有产生资产证劵化创新工具之前,市场投资者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金融投资,投资者在采用这些金融投资中会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而资产证劵化就没有这些越苏,因此其对流动性具有正面影响。认为资产证劵化对流动性有负面影响,主要是来源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资产证劵化是导致风险转移工具的主要模式,能够不断增加流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满足流动性的需求,金融机构就需要法子那个证券产品,金融市场信用和金融机构的运转是紧密相连的,一旦价格出现逆转现象,就会导致链条无法正常供应,产生信用危机,导致流动性无法得到补充,金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资产证劵化的滥用

  资产证券化能够极大地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资产证劵化角度分析,金融向不稳定发展主要是因为资产证劵化的滥用造成的,资产证券化要拿到金融稳定向不稳定发展主要伴随着两个字周期,金融稳定增强,对应系统风险降低和流动性创造两个周期,金融稳定中出现脆弱性因素对应系统风险积累和流动性扩张两个子周期,金融脆弱性引起金融不稳定对应系统性风险爆发和流动性逆转两个字周期,金融不稳定转化为金融危机对应系统性风险的传到扩散和流动性紧缩两个子周期,下面具体说明资产证劵化滥用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

  资产证劵化的风险转移功能滥用。风险转移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之一,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风险转移功能的滥用。投资者在采用资产证劵化进行分析转移的过程中,最终目的是降低自身的信用风险,因此资产证劵化在使用初期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性的风险,这点在前文已经说到,但是随着金融机构衍生链条的扩张,就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促使产生评级机构的违规操作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