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防御性沟通,指有的人在讲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先绕个弯子,他们模棱两可地表态后,又故作从容,实际上却留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这便是他们保持高度防御意识的表现。为了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必须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以任何借口使自己的表达显得模棱两可。
现实生活中,时常会无意间听到一些路人的谈话,仔细聆听这些萦绕在耳边的谈话内容,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他们的语言中,很容易发现每个人相应的心理特征。
比如说其中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虽然不起眼……最近没那样……也不是经常那么做……别人都那么说,所以……也不是说我非要那样……”等,这些口头禅很多人平日里都会经常使用。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担心坦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后,对方能否接受。出于此顾虑,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就成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这样的交流手段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效率低下,当事者对彼此之间的真正所需缺乏清楚的认识。如此乏善可陈的僵持关系终究是无法获得进展的,他们不会询问自己的困惑,多数时候都在自行揣测,而这样的行为又促使了误会的产生。
有的人在讲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先绕个弯子,也许是因为场合的缘故,抑或是因为这些人习惯了在说话时看人眼色。对于真正的需求,他们没有办法直言不讳地明说,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为此而惴惴不安。
经常摆出一副防御姿态的人,对自己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迟钝,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主导没有足够的信心,生机盎然的生活与他们渐渐无缘。要知道,自己在言行上的诚恳与否,决定了对方与自己交流的态度。
防御意识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复杂。警惕性和怀疑的心理,让交流中的当事人局促不安。而且不自然、难以敞开心扉的交流也很耗费人们的精力,很容易让人们陷入疲惫的精神状态。所以人们不喜欢防御的状况,和防御的人相处,自然也会让人产生自我防御的顾虑。
心理TIPS:说清自己的需求才能提高自信——警惕和防备就像是乌龟的壳,它们的作用都是对脆弱部位进行保护。时常会羡慕那些可以坦率表露自身欲求的人,他们不会把这些欲求缩小或夸大,经他们侃侃而谈,似乎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些人可以如此从容不迫的原因,在于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欲求,并且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
为了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必须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以任何借口使自己的表达显得模棱两可。也许本身的欲求并非通过合理的表达就能实现,但是通过耐心、融洽的沟通,在双方之间达成一种共同受益的默契,即使不以防御的心态作为交际的基础,也能让自己从容自若地表达。
1、要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2、先扬后抑的方法并不是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而是让沟通更费周折的画蛇添足。
3、说话含混不清,表现出一个人困惑于他人能否接受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