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
目录 |
都市社会学是社会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是以都市为主体,对都市内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等等作研究对象的科学。
都市社会学作为研究都市社会整体的学科,其确立学科地位主要凭借两个特点:一是对“空间”的关注。作为社会学科内少有的引入空间概念的分支,其试图理清社会关系在物理空间内的状况,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空间的影响。二是将都市生活看作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在时间(都市化的过程)和空间(都市物理环境)的交错中,放入社会生活共同体(家庭、邻里、朋辈群体、社区、阶层等)。最后将二者聚焦为贯彻始终的命题,人类社会生活和都市环境的变化。
都市社会学基础性理论,也称古典都市社会学理论是由四位20世纪初的社会学家奠定的,其分别为滕尼斯、涂尔干、齐美尔和韦伯。他们多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来阐述都市社会与非都市社会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都市社会的理解基本等同于现代性社会。
具体而言,这些双子概念是,滕尼斯《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中礼俗社会的“共同体”和法理社会中的“社会”,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中“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齐美尔在《都市与精神生活》“理性、傲慢和冷漠”的都市人和与此相对的乡村社会学。韦伯的《都市》所提到的“完全都市社区”和“中世纪都市”,以及“西方型”都市和“东方型”都市。
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的标志性人物,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延续了这一学派重视经验性研究的传统,在《都市:对于开展都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书中提出,“都市决非是简单的物质现象,决非简单的人的构筑物。
”都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都市并不是杂乱无章、一团混乱的;相反,都市有其秩序性,它总是要把它的人口和机构安排成一种秩序井然、堪称典范的和谐构图。帕克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 从动物和植物中分化出来的人类的生态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都市生态学”。
在帕克之后,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生态学还有一系列,也就是“人群的空间分布的各种社会原因和非社会原因”的理论,分别是: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除了传统社会学家的观点,还有另外其他学科对都市的认识影响了都市社会学的发展,成为研究都市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提在《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的六边形理论,讨论了出于商品销售半径的考虑,都市分布在大小层次和地理结构上有一定的规律,即呈现六边形状分布的都市商业覆盖范围,不同层次的都市有不同大小的覆盖范围。
都市的大小最终交错了为多个六边形镶嵌交汇节点式的分布。美国汉学家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提出了六级市场原理,认为传统中国社会存在从“小市”到“中心都会”分布的交易市场,因覆盖范围的大小差异决定了集市的大小,而人口分布的稠密程度则决定了集市的多寡。
在中小型市场还存在着约定的赶集时间,时间的间隔因为大小而有所差异。另外,都市史学也有一些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如罗威廉的《汉口:一个中国都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史明正的《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韩起澜的《苏北人在上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