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造林成活率是指单位造林面积上,成活的新栽植树木点数与总栽植的树木点数的百分比,是反映造林质量好坏和造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造林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1.造林前细致整地
造林前细致整地可以起到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便于造林施工和提高造林质量等作用。许多造林实践证明,细致整地可使幼林生产量提高20%~30%,有的甚至达到1倍左右。当然,造林整地要根据造林地的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造林工程措施。
2.苗木选择和修剪
根据国家造林标准要求,选用一级苗,保证苗木质量。运输时要细致包装,注意保水。如不能及时栽植要进行苗木假植,假植后要注意浇水,使土壤与苗木根系密接。栽植前剪去劈伤、干枯、发霉、病虫危害的根系,以促发新根;剪去部分枝条,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防止因枝条蒸腾量过大而造成抽条。
3.化学药剂处理苗木
①使用ABT生根粉处理。用非金属容器配制浓度为500mg/kg ABT3号生根粉溶液,将苗木根系修整后。若干株为1捆,将根系浸入配制好的溶液中5min,然后立即栽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后,受伤根系恢复快,成活率比普通栽植提高15%。
②萘乙酸催根。将苗根速蘸100mg/kg萘乙酸,或用萘乙酸溶液浸泡苗木根系12h,进行栽植。据试验,2个月后,根量比对照提高192%,根长提高29.6%。
③阿司匹林处理。栽植前,用0.5%的阿司匹林浸泡苗木根系6~8h,然后栽植,能缩短栽后缓苗期,增强苗木抗旱力,提高成活率。
④磷肥蘸根。栽植前用磷肥溶液蘸根,能满足树苗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使新根增多,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成活。方法是用过磷酸钙1.5、黄泥12kg,加水50kg,拌匀后,把树苗根部浸入泥浆中,随蘸随栽。
另外,用高锰酸钾和清水处理苗木根系也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4.高标准栽植
①春季早栽植。树木在休眠状态下栽植,随着土壤反浆和气温回升,有助于苗木荫动。同时根系的再生能力强,伤口愈合快,缓苗时间短,所以,早春是栽树的最佳时期,以土壤化冻后立即进行。
②精细栽植。在整好地的基础上,根据密度要求,宜挖长、宽、深各80~100cm的栽植穴,每穴施有机肥(腐熟的粪肥)30~50,过磷酸钙5~1O,将肥与土混匀,回填。栽植时,要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点,要使根系舒展、不窝根;栽后踩实,浇透水,保证根系与土壤密接。
③原向栽植。就是按照苗木原来生长的方向进行栽植。一般阳面的特征是气孔多而小,颜色较暗,光滑;阴面气孔大而稀,粗糙。也可以在起苗时做好标记。原向栽植,能有效地缩短树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根快,发芽好,成活率高。
5.地膜覆盖和覆草
地膜覆盖和覆草后,能使3~5月份的地温提高3.7℃,缩小土壤昼夜温差,有利于根系生长,同时可以减少蒸发,增加土壤表层湿度。覆草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因此有利于提高苗木抗旱能力,促进苗木成活和生长。
①地膜覆盖。造林后,修长1.2m,宽1.2m,高0.2m树盘,拣出碎石块和杂草,盘内耙平。把塑料薄膜剪成1m见方,膜中央剪孔,再从膜的一侧剪开。覆膜时,苗干基部处于地膜的孔心,将地膜平铺于树盘内,最后将膜孔和剪开处及膜的四周用土压实,以防起风刮膜。覆膜前喷洒除草剂(如48%的拉索400倍)。
②覆草。造林后,修长1.2m,宽1.2m,高0.25m树盘,将杂草、麦秸、粉碎秸秆等覆盖在树盘内,厚度不少于20cm,上面覆盖薄土,以防风吹和火灾。
6.营养杯造林
营养杯造林,春季培育杯苗,雨季造林,躲过了春旱,而且不伤根,不缓苗,成活率达95%以上。
苗床选在有水源、便于管理的地方,其面积按造林的任务而定,床面平整。营养土由耕作土加10%腐熟有机肥混匀过筛后制成。将营养土装入用塑料薄膜制成的营养杯中墩实,留2cm的水口,营养杯底部要打孔。然后将营养杯整齐地摆放在床面上,用细沙土填缝,灌足底水。将催芽处理后的种子播入营养杯中,覆土要过筛,厚度为种子短轴直径的2~3倍。幼苗出土后要精细管理。2个月后即可造林。如需提早造林可以利用塑料大棚进行促成育苗。
总之,要提高造林成活率需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要在造林的各个环节认真做好苗木处理和栽植才能效果明显。
一般在造林后1~3个月内调查成活率,最迟也应在雨季结束之前进行,以便安排补植工作。若造林成活率低于85%,应进行补植。最好在造林当年补植。若保存率偏低,还应在第二年安排补植。
造林的成活率与造林的时间安排、季节选择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在南方地区雨水比较多,旱情也时常发生,给造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所以,要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就要综合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恰当的季节,采用先进的培植技术,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造林成活率与造林季节的关系
南方林木的成活率的大小取决于造林的时间与技术。通常情况下,大寒过后是南方造林最适宜的时候,每逢冬春时节的雨水比较少,一般来说10年有9旱,在旱季,造林的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较少,严重的时候会造成造林活动的失败,这就影响到南方荒山的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进展,也会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所以,只有通过技术的处理和选择最好的季节才可以保证应有的成活率。南方的雨季多,雨天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也不高,在旱季造林要格外注意成活率的问题,在旱季进行造林活动要提早整地与挖坑,尽早栽树是影响成活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利用土壤中未散去的水分,对林木的固根有很好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造林计划完善之后要提前10~15d来进行整地与挖坑,做好准备工作,具体挖坑的大小要依据实际的林木大小和根系大小来确定,宽度与深度的比例要适中。一般将挖出来的土放在左边,果类树木株行距一般是3m×4m或4m×5m,坑宽深0.8m×0.8m或1m×1m,杉、松株行距一般控制在1.6m×2m或1.8m×1.8m,坑宽深0.25m×0.25m或0.2m×0.3m,等所有的坑都挖好之后将青土和肥泥、肥料混合物回填进坑内。想要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就要深栽浅埋,当树苗全部栽好之后,将泥土全部填实并踏实,确保植株的根系与土壤的距离要十分紧密,这样才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当水源条件比较充足的时候,苗木栽种完成之后淋1次定根水便可,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造林起苗的工作要在1天之内完成,因为进行早栽,周围环境的温度会比较低,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总体的蒸发量比较小,非常有利于水分的吸收,植株栽种完毕后的成活率比较高。如果选在了温度较高的季节植树造林,根系所需要吸收的水分就比较多,但是温度高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很快蒸发,幼木会因为水分不足而死去。
2.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技术的关系
南方造林成活率的关键还是在于使用的造林技术,运用科学的造林技术和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起苗方法,利用“ABT”浆蘸根起苗的方法不会伤害到林木的根系,栽种的时候苗木的根系依然会非常完整,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在进行起苗的过程中,要事先对苗床淋水,一定要淋透,确保土壤达到湿润松软的效果,苗木容易被起且不会伤害到根部,尽量给苗木多留侧根和须根。在起苗的时候通常还会在苗畦的一头挖出一条沟,宽度在0.3m左右,深度在0.4~0.5m之间,然后再使用铁锹逐行起苗,千万不能用手拔苗。在运送苗木的时候,要用草袋将苗包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栽种之前要淋水保湿,还要注意的是,苗木在栽种的时候最好随栽随取,不要积累太多,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后马上用500×10“ABT”生根粉速蘸或用50×10 − 6生根粉液浸泡苗根半小时,促进苗木生根。采用淋水泡根的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成活效率。淋水泡根能够充分增加苗木体内的水分,在栽种的时候充分增强了林木的抗旱能力,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幼树的生命力。所以在起苗之前,可以提前给苗床淋水,让苗木的根、径、叶充分汲取水分达到一种饱和的状态,然后再起苗。如果是使用从外运送的苗木,就在造林的地方事先挖一条沟,宽度控制在0.5m左右,深度在0.3m左右,将沟内灌满水,然后把苗木的根系全部散开放入沟内浸泡1~2天。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清水浸泡,切忌用脏水或者是温度高的水,否则苗木容易感染各种病菌,水温高会导致苗木栽种之后大量枯死。
对苗木进行合理科学地去枝剪叶也可以提高林木成活率。删减了多余的枝叶就可以降低苗木本身水分的蒸发量,保持根系的水分,栽种之后成活的几率较大。所以在栽种苗床之前要提前1~2天减去枝叶,枝叶少也能减小风对苗木的折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