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适度经济增长率是指符合实际的、合理的、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率。一般说来,适度经济增长率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充分就业, 产业协调, 运行稳定, 效益显著, 福利最大。
在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最优增长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领域。最优增长模型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是用来评价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目标函数;
二是用来描述所考察的经济社会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运行的状态方程;
三是有关变量的初始约束条件以及最终约束条件。
速度的快慢往往是人们评价经济增长率优劣的直观的标准。诚然,经济增长的实质是通过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就达不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单纯以速度快慢作为衡量适度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则是不恰当的。其一,从根本上说,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客观条件,主要是现有国情和经济实力。其二,经济增长的状况如何,不只是反映在速度上,更反映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协调性、稳定性等各方面。这些方面是制约速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经济增长率是否“适度”的重要根据。因此,应当综合地评价经济增长率的优劣。
一般说来,适度经济增长率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所谓充分就业标准是指经济增长应有利于吸纳闲置资源,使各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显然,这里所说的充分就业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它不单纯指劳动力要素的充分利用,而且指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各种既存生产资源经过最佳的社会组合所形成的综合生产能力,即潜在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通常,当一国经济的增长受到资本约束时,潜在生产能力的增加则主要取决于投资水平。投资具有在形成本期需求的同时增加下期生产能力的双重效应,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与此相适应,国民经济系统要在动态中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就必须达到一个“适度”的速度。如果实际增长率过低,就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使一部分新增生产能力资源无法得到利用;反之,如果经济增长率过高,超出了潜在生产能力允许的限度,就会由于需求膨胀而使经济陷入全面紧张状态,此时的增长率多半也只能是名义上的。
所谓产业协调标准是指经济增长应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里所说的产业协调同样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各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的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及社会总供给结构与社会总需求结构之间的相互适应,而且还应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和转换,即逐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在部门间依赖度增大的情况下,由产业协调所产生的结构效益就上升到重要地位,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撑点。相反,如果产业结构扭曲,那么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将得不到合理使用,就会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严重降低资源配置的效果,即使短期内高增长也许叮能,但最终会因结构制约而无法长时期地持续下去。
所谓运行稳定标准是指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保持平稳的态势,增长速度波动较小,各个变量都以一种大体不变的比率增长。增长过程的剧烈波动不仅会影响各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潜在生产能力的发挥,而且会降低一个较长增长时期的总速度。当然,由于国民经济系统庞大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要达到绝对的匀速增长是不可能的。除了重大自然灾害和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外,经济波动通常是国民经济系统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必然结果,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非均衡的出现又往往不可避免。因此,只要非均衡的程度并味严重影响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这种非均衡的存在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波动便是可以接受的。
所谓效益显著标准是指经济增长应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即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增量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社会产品来。讲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经济增长也不例外。高速度未必能高效益,只有高效益才能带来高速度。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来维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再快也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相反,即使增长速度不是很快,但如果经济效益很好,增长的代价很小,则各方面仍然可以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较多的实惠。
所谓福利最大标准是指经济增长应能够兼顾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在一较长时期内实现福利的最大化。经济增长本身不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因此,前者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后者;如果前者脱离后者而陷入孤立的自我循环,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并且最终也会由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极大挫伤而停滞不前。从理论上说,以人均消费最大化为目标,对一定数量的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或者能够产生的满足感加以比较,使最后一个单位的现期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最后一个单位投资在以后各年增加的消费量所能带来的效用之和的经济增长即为“适度”增长。
总之,合理的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应当体现需要与可能的统一,生产与生活的统一,速度、比例与效益的统一,短期与长期的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效增长,才能获得持续的真正高速度。
1.加强总量管理,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
2.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规模。
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