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货币的范围很广,例如现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短期国库券等都属于货币或准货币的范畴。但显然,它们的购买力不同,现钞和活期存款是现实购买力,而定期存款和短期国库券除非特殊,在正常情况下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手续才能转变为现实购买力。根据货币的流动性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开始对货币划分层次,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和管理货币供给,这一理论已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
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有益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
1、西方通常的货币层次分为四个层次: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3、我国的货币层次分为四个层次:
1)M0=流通中现金
2)M1 =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个人持有信用卡类存款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自筹基建存款
3)M2 = 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障金
我国把流通中的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涨。
每季度公布的货币供应量只到M2,M3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的现状而增设的,但目前不公布。
目前本外币的金融统计尚未并账,M2中的外币存款暂无法合并,也不包括在公布的货币供应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