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贡献分析法

  	      	      	    	    	      	    

目录

什么是贡献分析法[1]

  所谓贡献分析法,是指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

贡献分析法概述[1]

  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利润。所以贡献也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

  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它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在产量决策中,常常使用单位产品贡献这个概念,即增加一个单位产量能给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如果产品价格不变,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收入就等于价格,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成本就等于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单位产品贡献就等于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由于价格是由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三部分组成的,所以,贡献也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意思是企业得到的贡献,首先要用来补偿固定成本的支出,剩下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当企业不盈不亏(利润为零)时,贡献与固定成本的值相等。

  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所谓短期是指这个期间很短,以至在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或若干种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在这里,设备、厂房、管理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即使企业生产,也仍然要支出,所以属于沉没成本,在决策时不应加以考虑。正因为这样,在短期决策中,决策的准则应是贡献(增量利润),而不是利润。

  贡献是短期决策的根据,但这并不等于说利润不重要了,利润是长期决策的根据。如果问要不要在这家企业投资,要不要新建一家企业,就属于长期决策。在亏损的情况下,接受订货,即使有贡献,也只能是暂时的。企业如果长期亏损得不到扭转,最终是要破产的。

贡献分析法的应用[1]

  贡献分析法应用甚广,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1.是否接受订货

  如果企业面临一笔订货,其价格低于单位产品的全部成本,对这种订货,企业要不要接受?初一看,价格低于全部成本,肯定会增加企业的亏损,其实不一定。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所接受的订货的价格低于全部成本,也能增加企业的利润,这些条件是:

  (1)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

  (2)新的订货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销售,如国外的订货,不影响产品原来在国内的销售;

  (3)虽然订货价格低于产品的全部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在内),但高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例:某厂有一台设备,月产甲产品10000件,其折旧费为每月100000元,目前订货量为每月7000件。甲产品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件,甲产品的售价为150元/件。现有一新客户,要求以120元/件的价格一次订货4000见,有三中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租用外单位设备增加生产,每月付租金80000元。

  B方案:委托兄弟厂加工1000件,每件支付加工成本140元。

  C方案:削减老客户供应量1000件,为此给老客户2%的价格优惠。

  试决策:何种方案最优?

  解:A方案:

  相关收入=120×4000=480000(元)

  相关成本=90×4000+80000=440000(元)

  相关收益=480000-440000=40000(元)

  B方案:

  相关收入=120×4000=480000(元)

  相关成本=90×3000+140×1000=410000(元)

  相关收益=480000-410000=70000(元)

  C方案:

  相关收入=120×3000=360000(元)

  相关成本=90×3000+(150-120)×1000+150×2%×(7000-1000)=318000(元)

  相关收益=360000-318000=42000(元)

  方案C的相关成本中,第一项是新订货的生产成本;第二项是1000件产品以新价售出的损失;第三项是对老客户价格优惠的开支。

  比较三个方案的相关收益,可以看出B方案为最佳方案。

  在本例中,若特殊订货的数量在剩余生成能力的范围之内,则只要判断单位边际贡献是否大于零即可。

2.是自制还是外购

  企业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产品中的某个部件或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在进行这种决策时,通常要比较部件或零件的自制和外购的成本。在作这种决策时,关键是选择好合适的成本(相关成本)。如果使用了不应该使用的成本,漏掉了应该使用的成本,就会导致决策的错误。

  例:某工厂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生产A零件,A的生产成本如下:直接材料40元/件,直接人工20元/件,变动制造费10元/件,单位固定制造费 5元/件,专属成本5000元。A的需求量为1000件。若外部市场对A的供应价为76元/件,试决定A零件宜自制还是外购?

  解:自制成本=(40+20+10)×1000+5000=75000(元)

  外购成本=76×1000=76000(元)

  所以A零件应自制。

  本题中,计算自制成本时,没有计算固定制造费。这是由于生产A零件的是剩余生产能力,其固定制造费已有正常生产产品所负担,故属于沉没成本。

  在上题中,若剩余生产能力对外服务能获利7000元,则:

  自制成本=(40+20+10)×1000+5000+7000=82000(元)这样,A零件就应外购了。这里的7000元,是作为自制A零件的机会成本。若就上述各条件设问,当A零件需求量为多大时自制合算?则作如下分析:

  设需求量为x件时自制合算,应有(40+20+10)x+5000+7000<76x

  所以x>2000

  即:需求量超过2000时,A零件应自制。

3.发展何种新产

  当企业打算利用剩余的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新产品时,如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应选择贡献大的产品,而不应选择利润大的产品。

  例:某企业原来只生产产品A,现有B、C两种新产品可以上马,但因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只允许将其中之一投入生产公司每月总固定成本为50000元,并不因上新产品而需要增加。新、老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这种情况下,该企业应增加哪种新产品?

项目A产品B产品C产品
产销量(月平均)(件)200001000050000
单价(元)5103
单位变动成本(元)25.42

  解:产品B的总贡献=(10-5.4)×10000=46000(元)

  产品C的总贡献=(3-2)×50000=50000(元)

  产品C的贡献大于产品B 4000元(50000-46000),所以应发展产品C,它比发展产品B可多得利润4000元。

  这个决策的正确性,可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一个是生产产品A和B,另一个是生产产品A和C)的利润得到证明。

  生产产品A和B的总利润:(5×20000+10×10000)-(2×20000+5.4×10000)-50000=56000(元)

  生产产品A和C的总利润=(5×20000+3×50000)-(2×20000+2×50000)-50000=60000(元)

  增加生产新产品C比新产品B可多得利润4000元(60000-56000)。这个答案和前面计算贡献的答案相同,但不如贡献法简捷。

4.亏损的产品要不要停产或转产

  如果企业生产几种产品,其中有的产品是亏损的,则会面对两个问题:(1)亏损的产品要不要停产?(2)要不要转产?转产是否合算?下面举例说明之。

  例:某商场经销甲、乙、丙三种产品,资料如表所示。

产品
销售价格300200100
进货成本16015040
销售数量100300100

  固定成本总额为26000元,按销售额的比例分摊,试计算各产品经营效益。

  解:编制贡献式损益表如表所示。

产品
销售收入300006000010000
变动成本总额16000450004000
贡献边际14000150006000
固定成本7800156002600
税前利润62006003400

  由表可知,全商场盈利9000元,但乙产品亏损600元。假如乙产品停止经营,则固定成本由甲、丙分摊,不难算出甲、丙产品将合计亏损6000元。因此,乙产品不应停止生产。 事实上,乙产品的贡献为5000元,说明它对企业是有贡献的,凡是贡献大于零的亏损是一种虚亏,虚亏产品应继续经营;而贡献小于零的亏损才是实亏,实亏产品应停止经营。   假如有新产品丁能盈利2000元,丁是否可以替代乙呢?这时,仅看到了丁能盈利还不够,这必须了解丁的贡献是否大于乙的贡献,只有达到这一条件才能替代,否则总体效益仍不如前。

5.有限资源怎样最优使用

  企业的资源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时所使用的原材料、设备、熟练劳动力等。有时企业所需的某种资源的来源可能受到限制,数量有限,成为生产中的“瓶颈”。

  如果这家企业是生产多种产品的,就有一个如何把有限资源分配给各种产品,才能使企业获利最多的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限资源应当优先用于什么产品以及使用的先后顺序,不是根据每种产品单位利润的多少,也不是根据每种产品单位贡献的大小,而是应当根据单位有限资源能提供的贡献大小来决定。

  例:大陆某纺纱公司已经试验成功,可以用一种新的人造纤维出三种纱,其型号分别为:“25PAG”、“40PAG”和“50PAG”。这种新的人造纤维是由另一家人造纤维公司生产的,产量有限,对所有顾客只能实行限量供应,对大陆纺纱公司的供应量限定为每月3000公斤。大陆纺纱公司生产这三种纱的成本和利润的数据如表所示。

项目25PAG40PAG50PAG
单位产量原料消耗(公斤)42.52
原料3.202.001.60
人工0.250.300.40
间接费用0.300.400.50
合计(元)3.752.702.50
销售价格(元)4.603.202.85
利润(元)0.850.500.35

  假定“25PAG”的最大销量为500单位,“40PAG”的最大销售量为700单位,“50PAG”为800单位,大陆纺纱公司最优的产品方案应如何确定。

  解:先算出每种产品的单位利润、单位贡献和单位原料贡献(本例中原料来源有限,是生产中的“瓶颈”),参见下表。

项目25PAG40PAG50PAG
单位产品利润0.850.500.35
单位产品贡献1.000.700.60
单位原料贡献0.250.280.30

  其中:单位产品贡献=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利润;单位原料贡献=单位产品贡献单位÷产品原料消耗。

  从以上数据中看到,单位产品利润最高的产品是25PAG,单位产品贡献最多的产品也是25PAG。但由于原料是薄弱环节,能使企业获利最多的产品,应是单位原料所能提供贡献最大的产品50PAG,其单位原料贡献为0.30元/公斤,次多的是40PAG,0.28元/公斤,获利最小的是 25PAG,0.25元/公斤。这可验证如下:

  如把所有原料分别用于各种产品,可分别算得总贡献如下:

  总贡献:单位产品贡献x产量

  用于25PAG:

  总贡献:1.00×(3000÷4)-=750(元)

  用于40PAG:

  总贡献:0.70×(3000÷2.5)-=840(元)

  用于50PAG:

  总贡献=0.60×(3000÷2)=900(元)

  可见,50PAG贡献最大为900元,是企业获利最多的产品。40PAG贡献次多为840元是企业获利次多的产品。25PAG贡献最小为750元,是获利最小的产品。原料分配就应按此先后顺序进行。

  由于25PAG的最大销售量为500单位,它需要使用原料2000公斤(4×500);40PAG最大销售量为700单位,需用原料1750公斤 (2.5×700);50PAG最大销售量为800单位,需用原料1600公斤(2×860)。根据这种情况,企业的3000公斤原料,应把1600公斤优先用于生产50PAG800单位,剩下1400公斤用于生产40PAG560单位(1400÷2.5),不生产25PAG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产品方案是完全从盈利角度考虑的。在实际决策时,可能还要兼顾企业形象、企业风险、营销战略等非利润因素。

6.向公司内,还是向公司外购买

  大公司下面都设有分公司(或者说,一个企业集团是由许多企业组成的)。各分公司常常是个利润中心自负盈亏,有定价自主权。假如一家分公司打算购买一种产品或劳务,既可以向公司内部的分公司购买,也可以向公司外部的企业购买。这时,如果公司内部分公司开出的价格高于公司外部企业的价格,想购买产品或劳务的分公司就会向外部购买。但是,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这种购买行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根据是什么?根据应当是从总公司观点(不是从分公司利益角度),看哪一个方案能使净购买成本最低。这里,净购买成本是指从总公司角度看,购买产品(或劳务)的净支出,等于付出的价格,减去下属各分公司因购买而引起的贡献收入。

  例:某木材加工联合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它们是锯木厂分公司、家具制造分公司和木制品批发分公司。这三家分公司自负盈亏,有定价自主权。但分公司之间在定价上如有争议,总公司有裁决权。现木制品批发分公司拟订购一批高级家具。它可以向本公司内部的家具制造分公司订购,后者出价每套5000元;也可以向外面的家具商A或B订购,A出价每套4500元,B出价每套4000元。如果由本公司家具制造分公司生产这批家具,变动成本为4000元,其中有 75%为木料费用,购自锯木厂分公司。锯木厂分公司生产这批木料所付变动成本占售价的60%。如果由外面的家具商A生产这批家具,则需要委托本公司家具制造分公司进行油漆,油漆价格为每套800元,其中变动成本占70%o现联合公司的家具制造分公司坚持这批订货的价格不能低于5000元,但木制品批发分公司认为太贵,打算向外面家具商B订购。如果你是联合公司总经理,应如何裁决?

  解:这里一共有三个购买方案:(1)向公司内部家具制造分公司购买;(2)向公司外家具商A购买;(3)向公司外家具商B购买。从分公司的观点看,第一方案最贵,价格为5000元;第二方案次贵,为4500元;第三方案最便宜为4000元。但这不应是决策的根据,决策的根据应当是从联合公司的观点,看哪个方案的净购买成本最低。下面计算净购买成本:

  (1)向公司内部的家具制造分公司订购

  净购买成本;5000-[(5000-4000)+(4000×75%-4000×75%×60%)]=2800(元)

  (2)向公司外面的家具商A订购

  净购买成本=4500-(800-800×70%)=4260(元)

  (3)向公司外面的家具商B订购

  净购买成本=4000元

  比较三个方案的净购买成本,以第一方案为最低。所以总经理应裁决向公司内部的家具分公司购买家具。

贡献分析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在煤炭企业产品定价中的应用[2]

  某一煤炭企业由于受市场疲软的影响,预计全年停产两个月,现接到50000吨的订货合同,价格为60元/吨,该企业的制造成本为86.70元/吨,具体项目如下:材料:22元/吨;工资:30元/吨;福利费:4.20元/吨;电力:7元/吨;折旧费:8元/吨;井巷费:2.50元/吨;维简费:6元/吨;修理费:4元/吨;其他支出:3.00元/吨。问:这批订货能否接受?(混合成本中,仅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且各按50%计算)

  通过分析,根据题意,我们不难看出,该企业如果接受这批订货,由于有闲置的生产能力.因而能够增加产量,降低固定成本。同时,从成本项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属于固定成本的有折l日费8元/吨,海合成本中,材料费中有固定成本11元/吨,工资中有固定成本15元/吨,福利费中有固定成本2.10元/吨,电力中有固定成本3.50元/吨,修理费中有固定成本2元/吨,其他支出中有固定成本1.50元/吨,合计单位固定成本为43.10元/吨,那么单位变动成本则为43.60元/吨。

  根据贡献分析法的定义,首先我们从接受该批订货所产生的利润看接受订货后的利润为-1335000元,即:

  利润=销售收人-订货量×单位成本

    =50000×60元/盹-50000×86.70元/吨

    =3000000元-4335000元

    =-1335000元

  其次唱我们从接受该批订货后,所产生的贡献看,单位产品的贡献为16.60元/吨,那:

  单位产品贡献=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60元/吨-43.60元/吨

        =16.60元/吨

  50000吨订货的贡献总额为830000元,即:

  贡献总额=订货量×单位产品贡献

      =5000吨×16.60元/吨

      =830000元

  以上计算结果就说明:企业接受了这50000吨的订货量,如果根据有无利润来决策,由于企业接受订货后要亏损1335000元,就不应该接受订货。但如果从贡献上看,企业毒t会增加830000元的贡献,也就是说企业将增加830000元的利润或减少830000元的亏损,由此可见,该企业可以接受这50000吨的订货量。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司强、胡宁、张建伟.《管理经济学》[M]第五章 成本与利润分析 第四节 成本与利润分析法
  2. 张惠春.试论贡献分析法在煤炭企业产品定价中的应用.中国财经信息资料:西部论坛.200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