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德文 Fiktives kapital)实体资本相对应的概念。

目录

什么是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指以能够带来收入的有价证券形式而存在的资本。它最初体现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上,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后自然也成了它的体现物。[1]

虚拟资本的产生

  虚拟资本概念最早由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与信用制度密切联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商业信用是这样一种经济关系:“商品不是为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取得定期支付的凭据而卖” ,而这种支付凭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即商业货币进入流通,它已包含虚拟资本的成分。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出现了银行信用和银行券。在无黄金保证作为准备金时发行的银行券所追加资本,具有虚拟经济资本形式。他在《资本论》第25章《信用和虚拟资本》中指出:“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

  虚拟资本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或者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的程度的结果。同时,虚拟资本是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生息资本的产生导致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造成了法律上的所有者与经济上的所有者的分离,并创造出一种特定的市场即金融市场,创造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造成一种“资本化”的假象,一方面每一个确定的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定资本的利息,而不管这种收入是否是由资本主义产生;另一方面有了生息资本,每一个价值额只要不是当作收入花费掉,都会表现为资本。马克思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做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虚拟资本的内涵及类型

  根据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虚拟资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虚拟资本一般指专门用于债券股票有价证券的价格,它是最一般的虚拟资本。在论及国债时指出:“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

  广义的虚拟资本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期票汇票存款货币等)、有价证券(股票和债券等)、名义存款准备金以及由投机票据等形成的资本的总称。“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 。不仅如此,“银行券兑现的这种保证也是幻想的”。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马克思侧重从狭义的角度论述虚拟资本。他在分析商品资本代表可能货币资本的那种特性时指出:“虚拟资本,生息证券,在它们本身是作为货币资本而在证券交易所内流通的时候,也是如此”。 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虚拟资本是“生息的证券”。

虚拟资本的特点

  1.虚拟资本是一种资本,是用于经营获利的价值

  2.虚拟资本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3.虚拟资本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

  4.虚拟资本有高度的流动性、高投机性、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关系

  1.虚拟资本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

  首先,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资本。即如没有股份制企业,没有发行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经济实体,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可能出现,虚拟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

  其次,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虚拟资本虽然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但它不能创造价值,它的利润的价值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

  2.虚拟资本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

  虚拟资本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以上市股票为例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实体,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发挥着资本的作用。而与此同时,这些股票中有的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频繁交易,被用于获取交易(价差)利润,充作同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一套资本变为几套资本,前一套资本是实体资本,后一套或几套资本就成为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价值和价格

  作为虚拟资本载体的有价证券成为商品能够流通,不是因为它们作为商品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流通使它们成为商品。有价证券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不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而无价值,但它是所有权证书;能够带来收益,收益便成为其“市场价值”的内容。在信用制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把凭借所有权带来的定期收益,以市场利息率为尺度,就能计算出收益是相当于多少资本带来的。

  虚拟资本市场价值的变动及其决定方法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其独特的运动形式是:

  (1)它的市场价值是由证券的定期收益和利率决定的,不随职能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2)一般说来,它的市场价值与定期收益的多少成正比,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3)其价格波动,既决定于有价证券的供求,也决定于货币的供求。

  马克思曾指出:“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的跌落:第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货币。” 这表明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落,取决于有价证券与货币这两种资产它们相互替代程度,而导致它们相互替代程度的因素,是人们资产的选择。

虚拟资本的效应

正面效应

  (1)扩大货币资本的积累,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制度的产生,而股份制度的产生为股票的发行创造了条件。股票作为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是未来收益的凭证,代表对未来收益的索取权,股票的发行为扩大货币资本积累创造条件;

  (2)促进资本的集中,虚拟资本的物质承担者在有价证券的价格波动,使一部分人有条件以此作为货币财富的集中手段,同时以有价证券形成的资本又为企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条件;

  (3)加速资本周转,这主要体现在银行超过价值准备发行银行券进行贴现方面。

负面效应

  (1)有价证券买卖能够成为投机的工具,造成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商品难以转化为货币,有价证券也难以转化为货币,这必将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

  (3)在虚拟资本的积累快于现实资本积累的情况下,生息的货币资本不仅不反映现实货币资本的积累,而且自我扩张,这样,就导致了现实资本供求和生息货币资本的供求出现明显的差别,生息货币的过剩或不足,不反映或不完全反映现实资本的过剩或不足,增大了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

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演变,不难发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学家所普遍关注的经济增长是指其实物方面,而且几乎都集中于阐述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实际经济变量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另一个突出的现象: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债券股票等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数量也在不断膨胀,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调整。[2]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虚拟资本的数量出现了加速度的增长,同时各国也将虚拟资本作为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1)虚拟资本积累的形式。

  由于在马克思看来,虚拟资本的主要形式是因债券、股票及商业信用票据,因此,虚拟资本积累的形式也主要体现在国债券的积累、股票的积累及商业信用票据的积累。其中,国债券是为了弥补原来借入而且已经用掉的资本而发行的债务证券,是已经消失的资本的“纸制复本”,因而它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无关。股票是现实资本的证书,而不是代表已经消失的资本,当股票的积累表示物质生产的扩大时,它们的积累就反映为现实资本的积累,而当股票的价格由于利息率和供求的变化而涨落时,它们的积累就与现实资本的积累无关。商业信用票据是一种有一定支付期限的债券,它们通过贴现又构成银行虚拟资本的一部分。因此,商业信用的发展和商业票据的积累也具有和现实再生产的有效扩大相脱离的可能性。

  (2)虚拟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数量关系。

  由于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在本质.上的不同,因而二者在积累量上也不相同。这是因为:一是股票价值的总和取决于股票的发行数量及股票价格的高低,如果股票数量的增加是由于某些单个资本合并为庞大的股份公司的结果,此时,虽然股票资本增加了,但现实的总资本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二是如果股票价格因利息率的上升而下降了,或因利息率的下降而上升了,都没有带来现实资本量的变化。因此,虚拟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在量上是脱节的,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虚拟资本的积累大于现实资本的积累。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赵海宽. 虚拟资本及其积极作用[J]. 金融研究, 2000(3):75-79.
  2. 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D]. 西北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