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聚焦民营银行

  	      	      	    	    	      	    
聚焦民营银行——获准银行增至五家

目录

民营银行获批概述

  2014年7月2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亲自宣布,银监会已正式批准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等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此举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向市场化又迈出重要一步。建立民营银行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还对金融市场具有“鲢鱼效应”,有利于打破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垄断,激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

  在五家民营银行试点中,阿里和万向集团(浙江地区)发起的、均瑶集团复星集团(上海地区)发起的两家银行并不在列。截至目前,银监会尚未收到这两家银行的申请方案。对此,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指导这两家首批试点的银行筹建小组加快完善和确定筹建方案,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1]

  2014年9月29日,银监会官网公布银监复〔2014〕662号和银监复〔2014〕663号两个文件,同时批复两家民营银行筹建,这两家银行分别是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止目前,获准筹建的民营银行增至五家。[2]

  2015年,5月2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网商银行)正式获批开业,自此中国首批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全部获准开业。

  中国银监会27日披露了上述信息。银监会表示,浙江网商银行各项开业准备工作已就绪,浙江银监局于27日批复其开业;该银行的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下同),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等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网商银行的主要发起人和大股东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30%。该公司由原浙江阿里巴巴电商更名而来,股权结构为杭州君澳持股41.14%,杭州君瀚持股57.86%,后两者皆为马云及其他阿里巴巴高管团队实际控制

  据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网商银行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网络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开业后将按照“小存小贷”(即存贷款存在上限)模式为小微企业和网络消费者提供有关贸易与生活方面的金融解决方案。[3]

获批民营银行基本信息[4]

名称发起人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腾讯(持股30%)、百业源投资(持股20%)和立业集团(持股20%)
温州民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持股29%)、华峰氨纶(持股20%)
天津金城银行华北、麦购
浙江网商银行蚂蚁小微金服(持股30%)、上海复星(持股25%)、万向三农集团(持股18%)、金润资产(持股16%)
上海华瑞银行均瑶(30%)、美特斯邦威(15%)
  • 2014年6月11日,浙江阿里巴巴电商更名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同时,马云和谢世煌将股份全部赠予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因此最新股权结构为杭州君澳持股41.14%,杭州君瀚持股57.86%。
  • 2015年,5月2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网商银行)正式获批开业,自此中国首批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全部获准开业。[3]

四家试点银行的特色[5]

  4家试点银行在发展战略市场定位方面各有特色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
  • 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 天津金城银行——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 浙江网商银行——小存小贷模式设置了存贷款上限,特色清楚,符合差异化经营导向;网络银行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银行业务,客户来自电商。

民营银行试点方案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方案
试点企业: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
试点地点:天津、上海、浙江、广东。
筛选标准:有自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
有办好银行的股东资质条件和抗风险能力
有股东接受监管的具体条款;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战略;
有合法可行的风险处置和恢复计划,即“生前遗嘱”。
试点方案:阿里巴巴+万向:小存小贷;
腾讯+百业源:大存小贷;
商汇+华北:天津地区公存公贷;
均瑶+复星:服务上海地区的小微企业;
正泰+华峰:服务温州地区的小微企业。

五家获准试点银行为何只剩三家[6]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7月25日表示,银监会将继续指导另外两家首批试点银行的筹建小组加快完善和确定筹建方案,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调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积极性。“下一步,银监会还将研究论证扩大试点的相关事宜,尤其是中西部等金融服务薄弱的地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工作,要加强辅导,适时推进扩大试点。

  此前,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杨丽平对有关媒体表示,到目前为止,银监会尚未接获包括阿里在内的另外两家银行的申请方案。必须承认,主要发起人之间本身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而实际上试点方案的批准也跟发起人方案的准备有很大关系。而知名财务评论员余丰慧则认为,阿里未能赶上民营银行首班车,主要是其与合作方万向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博弈未果造成的。

  另有市场人士认为,阿里放弃首批筹建或与当前政策和阿里巴巴理念冲突有关。此前,阿里方面定位于自身的民营银行发展方向为——无现金、无网点,纯粹的网络银行。但目前政策非常明确,银行开户必须要面签,也就是线下银行的模式。

  “对阿里而言,一旦选择接受线下模式,阿里银行会成为杭州本地的一家小银行,因为首批民营银行带有地域限制,所以还没法扩张。如此一来,阿里巴巴的网络优势就完全无法体现,与现有的网贷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前述市场人士称。

阿里回应民营银行为何慢一拍[7]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俞胜法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是这家机构的筹建节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推进”,换言之是筹建节奏没有同业快;第二,是“我们这家银行跟其他银行比有特殊性,所以方案的认证更复杂”。

  怎样理解让方案认证变得复杂的“特殊性”?俞胜法说,一方面,这家银行采用“小存小贷”模式,客户群和目前阿里金融类业务一脉相承;另一方面,经营模式还将以互联网为主。这两点都和其他民营银行不尽相同。

  网络银行还有地域限制吗?

  对于有无实体网点,俞胜法的回复是:“有没有实体网点,是一家银行呈现的形式,不是实质性的问题,核心是风险控制模式。”他表示,阿里更看重的是怎样打造互联网信用体系。而从阿里小贷的运营情况来看,其大部分贷款是信用贷款,“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实施征信的一项主要手段。事实上,风控,一直是监管层对民营银行管理思路中的绝对重头。

  谈及互联网模式,最为有趣的一个话题或许是:民营银行按规定是有业务区域限制的,但互联网是没有区域性概念的,尤其是存款,难道异地买个存款产品还看IP地址?对此,俞胜法说:“我也非常关心。”他表示,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答案,阿里方面希望没有区域限制,但最后如何取决于监管审批。

  都有银行了,还要小贷干吗?

  银行成立以后与小贷客户群会有一些交叉、重叠,但会实行差异化竞争模式。从客群来看,小贷可更侧重线上有业务的商户,而银行则侧重线上线下都有业务的企业等。事实上,未来民营银行的经营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阿里金融前期建设下的风控模型、数据分享等。

  阿里小贷4年一路发展,截至今年3月,其累计提供融资的小微企业已有约70万户,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900亿元,户均贷款4万元,不良率1%。在昨日阿里小贷与海尔的直投合作发布会上,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微贷事业部运营总监赵卫星称,阿里小贷从自营阶段进入开放和包括大数据在内的能力输出阶段。

建立民营银行的原因[8]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庞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创造了数额巨大的利税,却一直没有专门为其服务的银行机构。由于中小民营实体经济本身经营中的天然缺陷,在与大型国有企业的金融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少还受到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身份歧视,加之银行担心民营企业信贷经营风险,往往在贷款上要求苛刻、设置较高门槛,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尽管中央政府出台若干优惠信贷扶持政策,但由于缺乏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民营银行机构,使各项差异化信贷措施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以至民营实体经济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尤其今年以来,中小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愈发糟糕。无疑,民营银行的诞生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金融渗透到实体经济毛细血管提供了适宜环境。可以预见,有民营银行的精心呵护和浇灌,民营中小微实体经济未来一定能再次获得全面振兴。

试点民营银行选择的标准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5家试点的选择既不是计划模式下的指标分配,也不是行政管理下的区域划分,而是在各地转报推荐的试点方案中优中选优。选择标准主要考虑五个因素:

  一是有自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银行是管理风险的,有风险外溢性,必须未雨绸缪,要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防止风险外溢,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此次试点严格要求发起人切实自担风险,自愿承担银行经营风险,承诺承担剩余风险。

  二是有办好银行的资质条件和抗风险能力。要求发起人公司治理完善,核心主业突出,现金流充裕,有效控制关联交易风险,能够承担经营失败风险。

  三是有股东接受监管的协议条款。要求发起人承诺其股东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管,以防自担风险的责任落空。

  四是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战略。坚持服务小微企业和社区民众的市场定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实行有限牌照。

  五是有合法可行的风险处置和恢复计划。提前订立风险处置与恢复计划,即“生前遗嘱”,明确经营失败后的风险化解、债务清算和机构处置等安排。   

事件发展

  2012年05月26日,银监会印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9]

  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即“国十条”)首次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10]

  2013年下半年以来,民营银行被频繁提及,当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此后,银监会制定了设立自担风险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框架性建议,该框架性建议获得了国务院批准。

  2014年3月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第一批5家民营银行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开展试点。”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正泰、华峰等10家民营企业进入首批试点名单。[11]

  2014年7月23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

  2014年7月2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201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披露,三家民营银行已批准筹建。

  2014年9月29日,银监会官网公布银监复〔2014〕662号和银监复〔2014〕663号两个文件,同时批复两家民营银行筹建,这两家银行分别是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7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网商银行)正式获批开业,自此中国首批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全部获准开业。[3]

各方观点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认为,当前虽然民资申办银行普遍热情高涨,但短期内,民营银行还面临缺乏品牌等难题
  •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直言:传统金融领域是典型的政策主导型行业,民营银行的生存和成长对政策环境的依赖度一点儿也不会比传统银行小。在民营银行试点的这股热潮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民营银行作为一个新生儿,诞生于一个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经营中要面临的挑战并不少,如何有效管控风险,将是监管的重中之重。[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