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群体参照效应

  	      	      	    	    	      	    

群体参照效应(Group Reference Effect)

目录

什么是群体参照效应

  群体参照效应指的是加工自己所在的群体信息,能获得比语义加工更好的记忆效果。

群体参照效应的提出[1]

  群体参照效应的发现作为对集体自我表征的一种证实,反映了现今社会心理学在自我理论转变后的一种探索性检验,期间经过了30年的漫长孕育过程。尽管欧洲大陆的社会认同理论为关于群体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前提,北美社会心理学界也完成了对自我认知的拓展,将集体因素和个体因素同等看待,并把自我看作由更多独立的认知表征组成(个体自我表征、关系自我表征、集体自我表征),但最终实现从个体层次向群体层次的逾越,仍需要大量实证结果的不断积淀。20世纪90年代初,Oakes、Turner、Luhtanen和Crocker发现:群体参照编码任务和个体自我编码任务拥有一样的精细加工和组织加工。Aron,Tudor和Nelson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个体对亲密群体成员的信息加工与个体自我的信息加工相似。因此判定重要他人可以融入自我概念中,从实证角度首次支持了自我的扩展模型:即自我应该由多种表征构成,而并非仅仅是由单一个体自我表征模式构成。1997年,Wright,Aron,Mclaughlin-volpe和Ropp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自我扩展模型应超越亲密他人而将其他群组内成员融入其中。正是前人对个体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使自我研究者们渐渐深信:自我概念中集体水平的自我可以和重要他人一样融入到自我概念的扩展模型,并能够演化为与个体自我同等重要的概念。

  2002年Johnson等人采用认知主义关于记忆任务的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DOP)范式对传统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架构进行了改进,添加了反映群体的加工任务。通过群体参照任务—“这个形容词适合描述你的XX(某一群体)吗.;自我参照任务—“这个形容词适合描述你吗.;以及语义加工任务(控制组)—“这个形容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这样的实验形式,判断哪种记忆任务中对词汇的记忆更好。Johnson等人发现:相比于语义加工任务的对照组,实验者对与自我有关的群体参照任务中的词汇表现出了明显的记忆优势,且这种记忆优势能够达到与自我参照任务同等的记忆程度,从而首次证实了群体参照效应的存在。这一发现不仅在微观上对探讨自我概念中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地位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证实手段,且在宏观上意味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向群体层次的转型,为探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的元理论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群体参照效应产生的背景[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大陆反叛传统社会心理学的同时催生了社会认同理论,成为了群体参照研究得以产生的理论背景。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力图将社会认同作为解决群体和个体关系的一种途径,以回答“社会如何以群体为中介建构个体”的质疑。关于此问题,从詹姆斯开始的传统符号互动论己经意识到:在“社会一自我概念一个体”的影响路径上,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受自我概念的调节。只不过在长期的研究传统中,多集中于自我概念的个体特质层而(即个体认同层而)的研究,忽视了作为社会影响层而的“群体”因素的考察。这一根源在于其未能找到社会影响如何内化为个体的合适的解释路径,并完成对此问题最终解答。社会认同理论的解决路径则将社会的重要性置于个人之上,从社会归类的“范畴”出发找到了研究社会层而恰当的切入点,将个体、群体的关系转化为个体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归类范畴之间的关系。在将自己归为这一群体类别的同时,个体甚至可以通过去个性化完成对某一社会群体的认同,这种对自我的界定亦会衍生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个体作为一个群体的成员,通过社会认同产生的情感归属使群体对其的影响内化至个体深处,并进而影响着个体的行为。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在解决“群体一个体”关系问题上,借助“社会范畴一社会认同一个体”的路径找到了基于社会归类的社会认同的重要中介作用和解释之路。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元理论进步,使得关于群体的研究成为可能,进而推动了集体自我的研究。

  在Tajfel的基础上,Turner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力求赋予自我更多社会因素的考虑,将基于社会范畴归类的社会认同理论用于指导自我概念领域的分类,认为自我除了包括传统社会心理学中公认的个体间层次的自我归类外,还应存在最高层次的物种间的归类(人类一其他物种);中间水平的群际归类(内群一外群)。这在拓展了自我内涵的同时,也成为了群体参照效应研究实现操作化的理论本源之一,为20世纪90年代Brewer和Uardner将自我概念进一步细化为三种不同的自我表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Brewer和Uardner看来,三种自我表征分别为个体自我表征(the personal self,由个体水平的特质构成)、关系自我表征(the relational self,基于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及集体自我表征(the collective self,与群际水平的认同相一致)。这三者分别指涉了目前的自我参照效应、重要他人参照效应和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领域。这种对自我概念更具操作化的表述,特别是集体自我表征在自我概念的重要地位的阐释使其成为了群体参照效应研究的基本理论出发点。从社会认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概念,既应包括基于个人身份的个人认同—主要来自对个人具体特质的描述;也应包括基于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主要来自于一定社会范畴中的成员资格,将自我进行社会范畴(国家、性别、种族、职业等)群体归类。

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现状[2]

  (一)国外群体参照效应研究现状

  群体参照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国外关于群体参照的研究涉及的参照群体主要有被试的家庭,大学,不同的年龄群,性别群体和民族,Johnson等人发现被试对群体参照(家庭或学校)的加工成绩与自我参照加工的成绩一样好,且都优于控制组,表现出了群体参照效应。被试对与内群体相关的信息的记忆优于对其他外群体的记忆。Bennett和Sani发现5岁、7岁和10岁儿童组在群体参照(家庭、年龄与性别)条件下的编码信息与自我参照条件下的编码信息同样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提高,自我参照与群体参照条件下的回忆成绩要比控制组好。Sani和Bennett向5岁、7岁和10岁儿童呈现印有特征形容词的卡片,要求儿童评估这些特征词在多大程度上适合描述自我、内群体或外群体成员。结果发现,儿童更容易将描述内群体的特征词与描述自己的词相混淆。ennett等让大学生完成关于内群体(ownfamily)、外群体(otherfamily)、语义及针对特定个体的形容词判断任务,结果显示,内群体的记忆成绩优于外群体的记忆成绩,证明了群体参照效应的稳健性。Stewart和Walden通过比较名义群体和实际群体对共享和非共享信息的回忆来研究自我参照效应和群体参照效应,结果说明,自我参照效应能影响共享、非共享信息以及整体信息的回忆,而群体参照效应仅对群体信息的回忆产生了影响。这进一步说明,内群体包含于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群体参照效应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自我参照的研究,主要以杨红升和黄希庭等人为主。杨红升和黄希庭以再认作为测量指标,在实验中增加了外群体参照条件,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对参照中国人加工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美国人,对自己的参照群体(中国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参照效应,即表现出记忆加工的认同群体参照效应。Yang}Liao和Huang发现,在汉族大学生占主导的大学中,藏族被试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并对参照藏族人加工的特征形容词比参照汉族人加工特征形容词再认成绩要好得多,对藏族人表现出群体参照效应;但在藏族学生占多数的大学中,藏族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没有对内群体表现出参照效应。汉族大学生在两种实验条件下都没有表现出民族意识或内群体参照效应。他们认为社会身份的相对凸显性对内群体参照的记忆产生了影响。

  Zhao等人采用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技术对集体自我参照效应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内群体参照条件比外群体激起更大的P300,集体自我参照主要体现在左半球,而个体自我参照主要在右半球激活,这说明集体自我跟个体自我一样,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自我和内群体是融为一体的,所以,较之外群体,内群体更具有加工优势。

群体参照效应的机制[2]

  根据前面的分析,群体参照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是对个体自我参照效应的扩展,是将个人身份延伸到了社会身份。Johnson等人提出如下观点:个体将群体纳人自我概念的认知表征中,这使得其对群体参照的信息与自我参照的信息有同样的记忆优势。Aron等人关于自我扩展模型的研究以及Turne:等人提出的自我分类理论说明对个体重要的他人和内群体(ingroup)都包含于自我概念中,那么相对于控制组而言,与内群体相关的信息就会表现出加工优势。而Symons和Johnsons指出自我是一个发展完善并经常使用的结构,并认为精细加工和组织加工是自我参照效应发生的原因。与自我参照加工的记忆成绩优于参照他人加工的情况类似,参照自己所认同的群体加工的成绩同样高于参照自己所不认同的群体,从而表现出认同群体参照加工的优势效应。

  研究者认为人们所归属的各种各样的群体可能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自我和作为一名群体成员(男性或女性)是不一样的。尽管自我和群体成员已被研究者们概念化为相互联系的结构。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自我和自我所属的群体是自我概念中两个独立的成分,因而自我作为个体实体和自我作为一名群体成员可能会引发不同的加工结果。

  当给定一个群体参照的编码任务时,被试可能会把该群体看做一个整体(或原型)。事实上不同知觉者的认知表征各有差异,这可能会影响群体参照效应的大小。与抽象的群体(如,性别)相比,一个群体越是独特而易于下定义(如,家庭),就越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可区分的心理线索,这也与个体跟群体成员之间的接近和了解程度有关。与个体自我参照相似,自我和他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会影响自我参照的效果。据此,我们认为,熟悉的群体可能要比不熟的群体引起较强的参照效应,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考察这一点。

  脑电研究表明,被试在加工内群体相关的信息时激活了大脑左半球,而加工自我相关的信息时激活了大脑右半球,这也反映出自我参照和群体参照加工的神经机制可能不同。但是,具体的神经机制还没有得到研究大量研究的证实。

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结论[1]

  1.群体参照效应的发生群体

  十年研究历程中,关于群体参照效应发生群体的研究以对正常人群体的关注为首要特点。它以被试的年龄为轴而,将调查人群主要划分为儿童群体和大学生群体。两大群体中,又以大学生群体取样的便捷性而使青年期的群体参照效应研究更为充分,其被试群体的年龄从17、18岁至27、28岁均有涉及,年龄跨度基本涵盖了青年期的大部分时期。因此,目前这一轴而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在这一轴而中,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所蕴含的不同特点使这一群体在年龄横断而中交织纵横了更多的群体属性,极大丰富了这一年龄轴而的代表性。研究中,青年期大学生群体主要围绕着如下属性展开:不同的学科群体如艺术生群体和普通文理科学生群体;不同文化属性群体如中国学生群体和美国学生群体及不同民族群体如藏族学生群体,回族学生群体,维吾尔族学生群体,蒙古族学生群体及汉族学生群体。这些群体属性的划分,既有效排除了人们对被试抽样可能受学科、文化等额外因素影响而存在偏差的质疑,又凸显了群体参照效应在青年期大学生群体现象存在的真实性与普遍性。

  另一年龄轴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Bennett和Sani对5,7,10岁儿童的群体参照效应的探索。研究虽然采用了不同于Johnson等人的群体参照效应研究的方法,但这一研究仍然证实了群体参照现象可以在年龄更小的儿童群体存在。同时,通过卓有贡献性的实验范式改进,这一研究实现了现今研究中最大数量规模的群体参照效应证实,在多达360人的儿童群体中发现群体参照效应可以在儿童时期的不同年龄阶段广泛存在。这一发现再次为群体参照效应的发生群体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对不同群体是否存在群体参照效应展开调查,不仅是对群体参照效应现象真实性的重复验证,也是对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的必然探索,其对群体参照效应前期的信息收集具有重要作用,是群体参照效应现象从特殊性向一般性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在现阶段,以大学生为发生群体的群体参照效应调查己取得一致共识,证明了群体参照效应现象存在的稳健性。但相对于自我参照效应研究的被试群体不仅包含正常人被试,也包含着非正常人被试或身心健康存有问题的被试群体(如孤独症儿童、抑郁症患者及抑郁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群体参照效应在发生群体方而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未来依照群体身心状态,对不同职业、阶层、年龄的被试人群展开更广泛群体研究将对群体参照效应起到很好扩充和证实作用。

  2.群体参照效应的群体内容属性

  除了对发生群体进行探索外,研究者也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具体群体内容属性展开了相应研究。目前,群体参照效应依照群体内容属性的发生层而可大致划分为生物学内容属性与社会学内容属性两类。

  群体参照效应对“群体”生物学内容属性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性别”方而。其中,Johnson等人2002年首先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性别”属性的群体参照效应进行了分析,但结果并未检验到明显的群体参照效应。直至2008年,这一结论方才发生明显改变。在Bennett和Sani的实验研究中,通过将“性别”作为自变量,考察了男、女两个具体水平(“你认为男孩/女孩是XX的吗?”),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在5岁组、7岁组还是10岁组,被试在“性别”维度上均显示出较为显著的群体参照效应。Bennett进而推测“性别”可能在儿童时期既己整合在自我概念中。

  群体参照效应在“群体”社会学内容属性的考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民族”及“国家”等内容属性。其中,群体参照效应研究对“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群体的考察最为频繁,经常被国内外学者同时运用在同一个研究中,且均发现了较为明显的“家庭”和“学校”的群体参照效应。目前,群体参照效应关于“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社会学群体内容属性的研究不仅结论相对一致,而且还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和相似性。除此之外,在对“民族”内容属性的考察中发现:一方而较为明显的验证了“汉族”。及少数民族中“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均存在明显的群体参照效应;另一方而亦有研究显示“汉族”及少数民族中如“瑶族”、“壮族’,均不存在明显的群体参照效应。尽管结果存在分歧,但学者仍倾向肯定“民族”内容属性群体参照效应的存在。“国家”内容属性上,杨红升和黄希庭发现中国大学生在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要显著高于参照美国人,推论参照认同群体的加工比非认同群体有更好的记忆效果,证实了“国家”内容属性上存在群体参照效应。但进一步的跨文化研究显示:仅中国大学生在“国家”上存在群体参照效应,美国大学生却并未发现类似效应。“国家”内容属性在跨文化中出现了不一致,研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证实。

  在群体参照效应发生层而的探索中,学者们倾向对各群体内容属性的认可,而围绕各群体内容属性在此效应中所存在的差异,Bennett等人认为其可能与某一内容属性所涵盖的群体人数规模有关。规模越小越容易出现群体参照效应,规模越大越不容易出现群体参照效应。“家庭”、“学校”作为规模较小的群体,较易出现群体参照效应,因此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分歧较少;而“民族”、“国家”乃至“性别”均因涵盖的群体人数规模较大,群体参照效应不易出现,各研究结果可能由此表现出差异,分歧相对较大。至于缘何至此,众多学者一致认为是社会认同强度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伍麟,侯春娜,刘志军.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路径[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2. 2.0 2.1 张海钟,张鹏英.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群体参照效应[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