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竞争力(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目录 |
企业管理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管理基础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技术的采用,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制约下,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并最终能以低成本、高效率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
(1)管理基础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以及新技术(目前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管理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所在,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不可能跨越管理基础的积累直接采用新技术以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的;同样,在管理基础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基础上,应该不断采用新技术,否则也终将被后起企业超越。
(2)企业必须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这就需要采用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3)管理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环境,而且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尤其是全球化和飞速发展的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驾驭能力成为管理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4)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竞争主体各自力量的变化及市场过程的变化,其管理竞争力也随时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5)管理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只有通过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逐渐形成管理竞争力。
总之,管理竞争力并不仅仅是为了击败对手,夺取市场份额,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所以,在研究管理竞争力时,并不局限于企业本身,应从企业外部,由外向内逐层展开。
企业管理竞争力来源于管理积累和创新
企业的管理需要积累,积累的程度越高,企业管理基础越好,管理创新的能力越强,竞争力也就越强。积累的过程也是改造和创新的过程。美国的企业在本世纪初运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创造了当时高效率 、低成本的竞争力。“二战”后又普遍运用系统管理理论,实现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新经济时代,美国企业管理的显著特征已经转移为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管理具有不可复制性,其本身就是创新。管理科学与技术科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管理科学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复制性。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都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性。管理本身就是创新,从泰勒制到丰田生产方式再到当今世界流行的CIMS、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和电子商务等无一不是伴随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构成的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要提高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竞争力,必须注重管理创新。管理创新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近年来常有学者批判某些管理理论过时了,其实管理上没有过时和落后的东西,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创新方式。如果仅仅在企业中简单套用先进理论、模式与方法,既浪费了资源又会使企业失去信心。只有重视企业集成发展的过程,并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和间接体现共同存在于企业再生产系统,构筑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见下图1)。
1.价格及成本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进行的。成本是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支出,成本的高低必然对产品的价格和企业的效益产生影响。产品的最终成本是随着其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有组织、有目标逐步形成的。可见,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成本,从而决定了销售价格的高低。产品消费者是理性经纪人,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某一产品的重要因素。相同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价格较低就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2.质量
质量是企业管理竞争力来源的功能性要素。质量既是商品在市场上实现交换的最根本前提,也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市场均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商品的生产价格往往是由高质量产品所决定的,即产品质量影响商品市场价值的形成。因此,重视全面质量不仅是企业竞争的一个利器,而且成为企业生存的一种需要。许多国家正在借鉴世界最有影响的“三大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戴明奖和欧洲质量组织奖)的评审指标作为衡量本国企业质量经营活动和水平的标准。
3.效率
管理的5项职能是指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无一不是为了提高效率。泰勒开创的科学管理也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过渡到T(time)、Q(quality)、C(cost)、S(service)、E(environment)这5个因素的竞争,其中时间T(产品的交货期)居首位,当不同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时,谁的产品上市时间早,谁就能够抢占商机,获得更多的利润。丰田生产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消除浪费,提高效率 ,可见效率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4.服务
生产和消费永远是一对矛盾,企业解决不好这对矛盾就不可能高效率地实现商品的交换和价值。在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销售过程中的服务是解决这对矛盾的重要途径。绩优企业都重视通过优质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进而吸引、维持、巩固和发展客户。高质量的服务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德国奔腾公司在全球高档轿车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除了生产精细的产品和树立较高的品牌形象外,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使顾客达到满意就是其竞争的第三大筹码。
1.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保证。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行为。制度对企业增长的影响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企业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从管理学角度讲,企业内部制度指的是公司内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而稀缺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的能力(包括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工作意识(工作态度与责任心)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企业文化、培训与教育)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
3.创新
与其他企业管理竞争力因素比,创新不能算作一个要素,而是一个综合因素,它包括管理各环节、各方面的创新。创新是企业获得并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行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
4.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经营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方式、企业行为的模式以及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塑造卓越的品牌形象,奠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良好基础。
5.企业家
从实践来看,企业家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整合企业资源的主体。在外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企业家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企业管理组织形成新的竞争力、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1.企业管理竞争力评价体系模型
通过对企业管理竞争力内涵的分析,在参考其他关于国际竞争力体系、企业竞争力体系的基础上,从8个方面构建了企业管理竞争力评价体系:经营能力、市场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能力和环境协调能力。这些要素一方面反映了企业本身的基础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反映其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学习、运用能力。通过管理竞争力评价,使得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状况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优化资源结构,采取更为有效的运营模式,满足降低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评价体系模型的8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见下图2。
2.企业管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适当的指标体系是进行准确评价的关键。我们对八大要素的层面做了进一步详尽分析,参照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建立了较为客观的企业管理竞争力评价指标(见下表)。整套体系既有定量化内容,也有定性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考察管理竞争力的现状,帮助企业找到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有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
经营能力 | 高层控制能力 | 技术创新能力 | 信息化水平 | 组织管理 | 企业文化 | 管理能力 | 环境协调能力 |
---|---|---|---|---|---|---|---|
存货周转率 | 市场覆盖率 | 技术创新投入率 | 企业是否采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 | 职能部门的建立是否以市场为导向 | 是否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 | 生产管理 | 企业文化的适应性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市场拓展能力 | 技术开发人员比率 | 是否采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如何 | 企业的组织结构 | 员工的观念素质综合指数 | 战略管理 | 对区域经济政策的满意度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国际化销售密度 | 新产品开发成功率 | 是否有针对客户的CRM | 是否建立了学习型组织 | 高级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 | 人力资源管理 | 是否按照环境的变化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
销售利润率 | 营销能力 | 新产品产值率 | 企业信息是否通畅,对于领导决策是否起到辅助作用 | 是否以跨部门的形式进行产品研发 | - | 供应链协调能力 | 与政府、其他企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