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社区医疗指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医疗可提供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为健康人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为患者提供向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输送服务、院外康复和长期治疗服务,为国家提供国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的分析统计资料。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在得到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渴望得到心理健康的指导。为此,只有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由于现在社会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使家庭经济负担相对加重。有些居民身体不适时采取“能熬就熬”的消极行为,疾病初期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病医疗费用又高,容易造成居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只有开展社区护理才能不断提高居民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对老年家庭,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对于防止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保持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改变了我国的疾病谱,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长期住院医疗费用又高。因此开展社区护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全面、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
(1)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护理技术欠缺:社区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当缺乏,对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急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掌握不好,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疾病宣教。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护士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执行,如静脉输液、外伤清刨、导尿术等,未能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增加了医院感染风险。部分社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接触最多的是成人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对其他护理技术操作接触甚少,如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急救、临床常见的过敏反应、急救处理、外伤清创、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等技术操作不熟悉,严重影响了院前急救的质量及双向转诊工作。
(2)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用药护理执行不到位:部分社区护士只机械地执行医嘱,对治疗用药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不了解,不能很好地对病人进行宣教,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亦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病人出现了毒副反应不能快速地作出判断,解释、安慰工作做的不够,给病人造成了困扰,亦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3)社区护理工作与医院工作脱节:社区护理范围是相对固定的,而居民就诊的医院是不固定的,他们认为农场医院的设备不全,技术不硬,特别是农牧团场职工,他们有病时,可选择各家医院,当病情稳定回家时,社区护士对他们在医院的情况不了解,工作缺乏针对性。农场社区居民需要入院时,社区人员除所在团场医院外与其他各家医院都没有任何联系,使病人就诊有盲目性。
首先应改变社区中心的管理为完全的“院办院管”模式社区中心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统一由医院配备,以保证各岗位人员的相对固定,从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其次,制定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社区护理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这是由它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对社区护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护理部应把社区中心护理工作与院部临床护理工作摆在同等位置上来管理社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应包括临床护理工作的培训,通过参加l临床护理工作来熟悉各种护理规范及护理技术操作,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社区护理工作更规范、更严谨,减少和消灭差错事故,从而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医院应重视社区护士的地位和作用适当提高社区护士工资待遇,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之安于现状,从而保证护理岗位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社区护理服务与医院护理服务网络社区与各医院的社保科建立联系,有病人出院时,社保科可通知有关社区服务站,社区护士在病人出院前到病室探望病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便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医院和杜区在建立切实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彼此御按,使病人转诊顺利。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在病人要出院病历上详细记录病情,治疗护理经过及出院存在的医疗护理问题,使病人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护理,使医院和社区护理工作都收到“优质、高效、低耗”。社区病人对社区护士最强烈的期望是疾病护理方面,如慢性护理、急救护理,而医疗护理是疾病护理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医疗护理质量,才能在社区护理中取得最好的效果,才能使社区护士自觉地以出色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真正做到面向社区,服务于社区,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