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电子通关

  	      	      	    	    	      	    

电子通关(electronic customs)

目录

什么是电子通关

  电子通关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入境通关单的电子数据传输到海关计算机业务系统,海关将报检报关数据比对确认相符合,予以放行,这种通关形式叫电子通关。

  1、目前阶段,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联合采取的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还需校验纸质的通关单据。

  2、这种通关方式不仅加快了通关速度,还有效控制了报检数据与报关数据不符问题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遏制不法分子伪造、变造通关证单的不法行为。

电子通关系统

  电子通关包括3种系统,分别是 海关 H883/EDI通关系统、海关 H2000通关系统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

  1、海关H883/EDI通关系统

  海关早期开发的电子通关系统,采用远程申报(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电子商务的方式。

  2、海关H2000通关系统

  H2000通关系统是H883的通关系统的升级替代项目。所以说现在通关系统采用的基本上就是这个系统,H883的通关系统基本上已经不用了。

  是全国范围的海关信息数据库和作业平台,借助于这套系统,报关单位可以在其办公场所办理有关的海关申报、备案工作,为进出口货物通关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叫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

  由与进出口有关的12个国家部委(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这些主要的部委)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将各自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向政府管理机关提供跨部门、跨行业联网数据核查,同时企业可以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电子通关联网核查

  1、基本流程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法检商品签发通关单,实时将通关单电子数据传输至海关,海关凭以验放法检商品。  

  2、基本要求   

  “通关单联网核查”的基本要求一是先报检后报关,二是通关单纸质单证信息与通关单电子数据必须一致。即对于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落实检验检疫的进出口货物,必须在检验检疫机构签发通关单,并将通关单电子数据发送到海关,与海关报关单数据进行对碰,通过数据校验之后才能报关。

电子通关作用[1]

  通关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贸易运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企业对海关的业务程序、操作方法、具体标准了如指掌。任何错误或疏漏都将导致时间延误或成本增加。为给企业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通过运用电子通关系统的单据管理软件、ZForm电子通关系统,操作更加简便,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变为快速的统一电子文档,报关速度加快了。

  电子通关系统能自动扫描出95%的可能错误,以WebEDI传送电子报关单,并且与海关保持快速的反馈渠道,使管理更加优化。所有的历史报关资料都自动录入数据库,为管理、查寻、分类提供有价值的系统。

  电子通关能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报关管理效益,如增加企业物流管理的透明度:

  (1)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完整掌握所有的报关情况;

  (2)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而带来的损失和多余的费用;

  (3)取消关键业务信息外流的风险;

  (4)多方面的管理和统计方式帮助优化业务决策加快报关速度,优化货物流通:

  (5)报关时间从以前的人为的控制时间,降低到机器的处理时间5~10分钟之内;

  (6)报关环节简化,取消了返回和协调的资源;

  (7)业务错误可以即时修改和更新,减少了错误对操作的影响;

  (8)缩短手册的备案、核销的时间;

  (9)减少由于手工的大量重复计算,审核工作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把直接报关费用从平均250元人民币降到现在30~50元,只是个起步点;杜绝了灰色费用的发生,掌握通关的全面状态,提高了企业控制成本的透明度;取消了手工错误而引起的返回费用和惩罚条款;减少了管理资源的投入;加强了商业信息的机密度。

电子通关意义

  (1)为了确保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货物的监管有效、方便进出,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开发了电子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已于2003年1月1日在主要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推广应用。   

  (2)目前阶段,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联合采取的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所以同时还需校验纸质的通关单据。   

  (3)这种通关方式不仅加快了通关速度,还有效控制了报检数据与报关数据不符问题的发生,同时能有效遏制不法份子伪造、变造通关证单的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温耀庆,鲁丹萍编著.商检与报关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