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现实挖掘,是桑迪·彭特兰提出的通过人类现实的行为动作来获取数据信息。智能手机中的感应器,或者通过特别设置一些可以随身携带的感应器,能够捕捉和测量人们平时看不见的行为和社会互动,还可以使用算法来挖掘这种数据的价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是全球顶尖的创意聚集地。在这里研究者们自由地跨界探索,创造未来。记者参观实验室时,常常被各种新奇的材料和发明所吸引,这里有可折叠的汽车、能够识别人类情绪并作出回应的机器人、可以调整软硬程度的新材料、类似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汤姆·克鲁斯使用的那种完全用手势控制的系统等等。
不过,有一个实验室很特别,那里没有堆满材料和新奇的发明。他们研究的是如何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来揭示人性,甚至预测人们的行为。这就是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教授桑迪·彭特兰(Sandy Pentland)成立和领导的“人类动力学”(Human Dynamics)实验室。
桑迪·彭特兰还是前文所提到的世界经济论坛“重新思考个人数据”项目的指导委员会成员,在他看来,“个人数据的生态系统”将会成为世界上的下一个大事件:Facebook、手机、社交网站等都是可以获取个人信息的碎片,如果能将这些碎片整合起来,将更为有力。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们将会有整套全新的公司和系统,这不仅仅是指IT产业,还包括了交通、健康、政府等等,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围绕个人数据的生态系统,来整合碎片化的信息,提升效率。
桑迪·彭特兰相信,除了语言以外,人类的行为,例如动作、语调等等,透露着大量信息。智能手机中的感应器,或者通过特别设置一些可以随身携带的感应器,能够捕捉和测量人们平时看不见的行为和社会互动,还可以使用算法来挖掘这种数据的价值,这叫做“现实挖掘”[1]。
以往,大多数组织总是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来了解雇员的情况,这些记忆可能与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偏离。而“现实挖掘”技术可以捕捉和分析最为真实的人类行为。
这些个人数据揭示着我们是谁,认识哪些人,有怎样的生活形态。虽然目前这些海量信息仍然呈现出较为杂乱的无序状态,然而各种数据整合和分析的技术已经层出不穷,帮助各种机构进一步理解甚至预测人们的行为,并勾勒出一条条过去被隐藏的现实世界运行的逻辑。
现实挖掘技术促进了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一技术也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赞誉为“将会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建立了两个行为测量平台以加速这一新科学的发展,它们为全世界数百个研究组提供了大量的定量数据。
第一个平台是社会计量标牌,它用一个记录佩戴者行为的电子标牌取代了简陋的工作牌;
第二个平台是面向现在已经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的行为测量软件(Funf)。本部分将简要介绍这两个数据收集平台。
使用社会计量标牌和智能手机Funf系统的一般框架是纵向生活实验室或社会瞭望台类型的研究,这类研究结合了用于感知、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支持系统,以及用于目标人群反馈和沟通的一组工具。
这类生活实验室实验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同时在各种网络形式(如面对面、通话、电邮等)中收集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彼此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