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学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
目录 |
环境新闻学是有关环境报道的学问,它探求环境报道的独特规律,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 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警示。
1、公众性。环境问题关乎千家万户,是像生命、水、空气、阳光一样人类须臾不可的。离开它的公众性程度之高、范围之广阔甚至超过了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
2、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是指报道者对具体的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把握和精确传达。环境记者必须有这种本事。卡森《寂静的春天》之所以震撼人心,其中无懈可击的生化知识起了巨大作用,作者本人就是一名生物学家。艾力赤是美国斯丹佛大学的人口学教授,其名著《人口炸弹》的警示威力显然来自作者丰富的人口知识。
3、调查性。成功的环境报道是记者缜密调查的结果。环境污染与人类的活动具有直接、间接、公开、隐蔽的联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还具有盘根错节、复杂深远的背景。通过调查,揭示其中的必然联系、提出对策、展望未来是环境记者的责任。
4、揭秘性。深刻的揭露是环境报道的必然结果。为什么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在百年间缩小了59% ?为什么全球污染的10大城市我国占了一半?中国每年1500万支气管炎患者背后的杀手是谁?有影响的环境报道披露触目惊心的幕后新闻,发人深思,催人猛醒。
环境新闻学发端于美国,背景是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The conversation movement1850-1920)。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也逐渐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议题,20世纪60年代环境新闻学逐渐走向成熟,到1970年代,随着各国环境组织的建立,北美、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的环境新闻报道此起彼伏,使环境新闻学成为一门显学。“1985 年,《中国环境报》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1986年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立, 199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环境新闻记者协会,至21世纪初,中国的环境新闻已融入了世界潮流。”目前国内对环境新闻学的研究以山东大学威海环境新闻与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张威为代表,对环境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关键概念的界定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环境新闻学在国内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环境新闻学前后30年在国内“新闻无学”的大背景之下,从一个新闻报道内容成长为一门显学,其间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环境新闻学的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范围、报道性质都难逃“术”的窠臼,成为“学' '还需要独立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的支撑。
从1985年《中国环境报》创刊之时起,中国就进入了环境新闻学的建构阶段,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环境新闻学已经成长为有自己独立学科背景、学科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教育实训的新兴科学。对于“环境新闻学"这一学科内涵也逐渐清晰,许正隆认为:所谓‘环境新闻”即是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它应该具备环境问题本身所包含的科学性、连续性、多变性等特点。而作为“新闻家族'的一员,它又须具有新闻本身所固有的事实、新鲜、迅速、典型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