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文化(Flexible Culture)
目录 |
“柔性”强调的是事物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柔性企业文化是一种能够增强企业灵活性、适应性、创新和快速反应的文化。它更突出“人性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柔性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渗透到个性的组织系统、优良的信息管理、快速的反应机制、灵活的生产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开发与服务中去[1]。
(一)企业身份与“柔性”
1.把握好核心价值观的共性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共性,是企业全体成员对组织独特价值取向认同程度的描述。人们可以发现,在一个具有高认同度的组织中,往往有着一套连贯的信仰、高度共享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取得高度一致意见的合适行为。像3M和惠普等公司,企业成员即便在不了解企业文化的情况下,也会向往和信奉这个组织。但是,认同度过高也会对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当充满自信的企业身份过于强烈,以至企业在环境巨变面前束手无策时,就会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因为在极端强硬的文化中,是不鼓励员工独立思考和有原创性建议的,这就给组织的柔性潜能带来危险。即使在通用、IBM和飞利浦,也都有过这样的教训。
2.把握企业性质的共性程度
近来,由于组织之间的整合以及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可能会成为一种或者多种性质的组合体,这时企业的性质要么是“嵌套的”,要么是“重叠的”。因此,企业性质的共性程度也决定了组织的柔性程度以及其潜能的发挥。
(二)企业家精神与“柔性”
1.把握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通常有指导行为和合作行为的表现形式。强调任务绩效、偏好单向沟通和控制,是指导行为的基本特征;强调双向沟通和员工参与决策,是合作行为的基本特征。选择相应的领导风格,其主要参考因素是所要执行的任务类型、员工能力、员工激励。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多样领导风格。而更加授权的领导风格能促进柔性潜能,并能造就有创造力、反复摸索的价值取向的组织文化。当然,这种领导风格要求组织中要有非常能干和易受激励的成员。企业家的柔性影响力强调的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2.把握制定战略的方法
企业家制定战略的方法往往依据企业家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形成迥然不同的三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刚性的制定方法——蓝图式计划。另一种是极端柔性的方法:“无计划地应付”。第三种方法就是中和以上两种方法而形成的“推进决策”。这种方法强调:首先由领导者确定组织的长期发展远景,然后再根据这个远景的要求向短期目标的实现逐步推进。这是战略制定中柔性文化的较优选择。
3.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提升
企业家精神是指具有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吻合的现代职业性企业家所特有的文化品质。它是集思维方式、经济伦理、个人能力于一身,包含信仰、意志、素质等多种品格,并受一定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文化系统。而企业家的价值观、创新观念与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创新与完善。因此,企业家精神是决定柔性潜能变动的最为关键的文化变量。
(三)潜规则与“柔性”
组织中形成的潜规则也是柔性潜能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这些潜规则的内容和数量是由组织成员中“强势群体”的价值观、社会化过程、组织成员对差异化的态度和他们对不确定性容忍程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强势群体”指的是具有同等教育程度或同等经验及年龄的员工所组成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也就是他们的职业文化影响着组织的潜规则。例如:由于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生产线主要雇用具有技术教育背景的经理和工人,所以问题经常以技术形式表现出来。
社会化过程也能传播潜规则。企业在制定新进员工个人素质要求的时候就应考虑这些“潜规则”,以确保新加入者能很快“适合”组织的运作模式。
此外,如果大多数组织成员可以接受组织的差异化,企业就更具灵活性;组织成员对组织不确定性的容忍度高,组织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和非正式规则的回旋余地就大。总之,对组织的潜规则进行分析,有助于澄清对柔性潜能变量的影响。
(四)外部导向与“柔性”
最后,对于构成组织文化的理念系统来讲,外部导向也决定了柔性潜能的大小。这反映了组织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例如:组织成员与外部环境有频繁的接触,尤其是与顾客面对面的接触,这会触发组织对外部导向的适应,能够充分促进企业战略柔性的发展。总之,长期关注、开放的外部导向和与环境互动的计划态度,能促进企业的柔性潜能。
基于柔性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适应变幻莫测环境、增强组织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将是当今大多数企业今后必定要探索的主要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