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
目录 |
新新闻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的刻画细节,又译“新集纳主义”、“新新闻”、“新新闻学”。
新新闻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其发展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包括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杜鲁门·卡珀帝和亨特· 汤姆逊。这些人的作品主要发表在《纽约客》、《乡村之声》和《老爷》等杂志上。
新新闻主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殖民地时代托马斯·潘恩写作《常识》的时候。美国的文学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曾做过新闻记者,比如海明威和乔治·奥威尔等,他们最早进行了用把文学要素引入新闻报道的尝试。汤姆·沃尔夫认为传统的客观性报道已经无法真实的展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主张记者应该花费大量时间深入采访,记录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新新闻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激烈批评,因为新新闻主义涉及到了传统新闻学理论中的很多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禁区。例如,新新闻主义主张记者可以在新闻报道中描述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这在传统的新闻学中是最为忌讳的。
很多新新闻主义者都钟爱“亚文化”题材,为彼时的美国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理论界也一直指责以这种混淆新闻学和文学的报道方式写出来的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值得怀疑,玷污了客观、公正的崇高新闻理念。
进入80年代后,新新闻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随着1981年《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因虚构新闻人物而被收回已经颁发的普利策新闻奖,学术界对新新闻主义又展开了新一轮激烈的批评;另一方面,由于面对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客观性平面报道已经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很多报纸不得不谨慎的引进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方式。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于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设“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的研究生课程,标志着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20世纪重要的新闻学流派被学术界正式接纳。
新新闻主义受文学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文学体裁进行了大胆的借鉴,但仍讲究“和而不同”,即对文学要素的借鉴要符合新闻媒介自身运作的规律和原则。由于整个现代新闻写作是从英国文学中脱胎而来的,新新闻主义可以看作是新闻学向文学传统的一个回归。
在应用写作中,新新闻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运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因此,李良荣教授在论及西方新新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时指出:“新新闻主义其实为新闻特写与通讯体裁的写作提供了全新的借鉴范式,甚至可以说提供了变异的可能性。”其后,虽然西方的记者们不再使用“新新闻主义”这个字眼,而改用“文学性新闻”、“亲近性新闻”、“创造性非虚构写作”这样一些名词,他们的作品却与沃尔夫那些“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作有着惊人的相似,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冲击。
1. 使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性笔法
新新闻主义的实践者经常使用小说、自传体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新闻写作,例如,注重细节场景的刻画、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大量的内心独白等。
2. 叙事结构选择多样化
新新闻的写作摒弃了传统新闻写作中按照事件发生顺序的一贯叙事方式。采取多场景、多画面的结构方法来巧妙组织材料是比较常见的手段。任何灵活的叙事方式在新新闻产品中都可以实践,避免平铺直叙的叙事。
新新闻主义在反传统反正统、否定权威怀疑理性的社会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在新闻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新闻主义所具有的意义可以表述为:
第一,它打破了传统新闻一成不变的模式。
在新新闻主义产生之前,新闻写作基本上是倒金字塔结构的一统天下,客观主义写作方法被视为金科玉律。新新闻主义面对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大胆创新,创立了“文学新闻”的写作样式,使得新闻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实际上,这是一种思维领域的变革。正如有人评价的:“如果新新闻主义在新闻史上算不得一种成功的范例,那么它至少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或者说提供了变异的可能性。”
第二,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方法丰富了新闻的表达技巧。
当代社会受众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趣味和休闲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人们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选择自由。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倒金字塔的写作方法缺少变化,遇上电视生动的影像立刻显得招架乏力。新新闻主义让新闻与文学结合,配合人们爱听故事的特点,运用各种表达技巧(例如汤姆·沃尔夫的密集式火力加强的写法,诺曼·梅勒身临其境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杜鲁门·卡波特的冷静的第三者的报告),将受众带进一个记者所感知的生动形象的世界,使得新闻写作方法得以拓展。
第三,新新闻主义所呈现的扎实的采访作风是写好新闻的前提。
人们在提到新新闻主义时都着重介绍其写作方法的特色,而忽视其采访上的成就。《美国新闻史》的作者埃默里父子却给予新新闻主义全面的评价:“无论说新新闻主义只是旧的特稿写作技巧的集中使用,还是在获取`事实真相’方面的真正突破,这些新闻工作者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的确,新新闻主义在采访方面花了很大的气力,他们采访时间相对较长;善于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采访氛围从而深人对象的心灵深处,获得有用的材料;他们特别重视材料收集,凡事无论巨细均在记者的注意范围之内。据称卡波特在写作新新闻主义的经典之作《冷血》之时,访问笔记多达两卡车的载量。由此可见新新闻工作者采访功夫下的之深之大。这种扎扎实实做好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的做法是新闻工作者值得效法的。
第一,理论与实际效果的悖逆。
新新闻主义是在社会急剧变化,充满挑战与异见,电视传播占据传播中心位置,人们认为客观主义报道太单调、太死板,不能真正反映客观现实的背景下产生的。新新闻主义认为他们这种与文学相结合的新闻,能应对电视生动画面场景给报纸新闻带来的挑战,吸引受众的阅读,这种写作方法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但是,在传达真实事实的时候,作者写出了许许多多个人对事实的主观感受,本意是为了让受众如身临其境一样更真实深人地了解事实,但不管怎样作者个人的视野总是狭窄的,而且表达的仅仅是自己的感受,这种主观因素就与客观报道格格不人了。起初,人们接触这种写作形式时感到新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流派中的“新”已褪色,人们又开始注意到报道中的真实和质量,这样,在打破传统的戒规时,新新闻又导致了一种新的情况,即观众们很迷茫新闻究竟是什么,新闻是由什么组成的。由于新新闻主义在批评客观主义报道、力图建立一种新的更生动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写作样式时,自己又陷人了新闻报道中人们最为垢病的主观主义的泥潭,因此,尽管新新闻出现在各种杂志和书籍中,却遭到格守新闻必须客观报道的信条的报纸主编们的皱眉盛额,把它们与“鼓吹式”或“行动主义式”报道联系在一起,因而这场写作运动始终没有扩大到报纸上。
第二,真实性原则不容违背。
新闻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新新闻主义在运用写作技巧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冷血》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克若特被杀前的情况,他的房子有两层14个房间,克若特先生住下层,他的夫人住上层,“当克若特先生在刮胡子,洗澡穿上外套裤子、皮夹克、靴子时,他不担心打扰她。他们不住在同一个房间里”。这一句很细节化地描写了克若特早晨的梳洗和内心独白,但是人们不禁要问:作者是怎么知道克若特不担心的呢?他不可能问当事人,因为克若特一家被谋杀了,显然这是作者的主观猜测而已。这种描写是失真的。
而新新闻主义鼓吹的为了准确描绘出某一类型的人物而进行角色拼凑,即将几个角色的特点捏合在一起的方法,更是与新闻的真实性毫不沾边且水火不容的。这种写作方法影响的后果是公开造假。1983年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以虚构人物的不实故事,写成《吉米的世界》获得普立策新闻奖,事发后,邮报退回奖状,并解雇库克。美国新闻评议会就此事出版一本评论专辑《吉米世界之后谈严整编务》,对新新闻主义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声讨和清算。该书序言写道:20年来,新闻实务因新新闻带来若干改变,譬如写作凭个人感觉、社会偏见、想象力和使用小说技巧,其中包括广泛使用不具名,甚至根本不存在的消息来源,因此必须重申加强编辑的控制,全面核查记者的报道并普遍认识新新闻的缺点。
此外,应当注意时效性是新闻生存的重要前提。
新新闻主义大多是长篇大论,采访写作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有时长达几个月,这与新闻传播要求的新鲜性、及时性是不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