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政策干扰效应

  	      	      	    	    	      	    

目录

什么是政策干扰效应

  政策干扰效应是指当银行危机发生后,导致系统性的风险发生,对货币、财政等决策的影响干扰。

政策干扰效应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干扰

  (1)影响货币政策的决策

  首先,影响货币政策决策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银行危机是以货币信用极度混乱为特征的危机。在危机中,信贷市场的正常运作受到破坏,信息失真增加,这会影响货币政策科学决策

  其次,破坏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些定量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一些定量关系。但是在银行危机中,货币不稳定性很大,货币需求可能明显变化,定量关系受到破坏,从而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失去了客观判断的标准。

  最后,银行危机的处理往往会破坏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连续性。银行危机作为一种突发事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影响较大,为了保证银行体系功能的连续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往往倾向于保障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并可能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责任,这些中央银行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出现突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款人和公众的预期和对中央银行政策的信任程度。当公众的预期恶化时,货币政策可能失效,经济可能因银行危机而进入滞胀期。在危机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因实体经济和银行体系受到较大影响,货币政策往往倾向于采取扩张的政策,以实现经济和银行功能的恢复。

  (2)破坏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

  货币政策信号发出之后,通过传导机制体现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好坏,一是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二是取决于传导环节是否灵敏。在发生银行危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破坏,传导效果大打折扣。从传导环节来看,银行危机发生时,由于大量银行倒闭或陷人困境,金融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受到破坏,支付清算难以进行,价格信号失效,无法对交易各方进行合理的引导,中央银行发出的各项政策信号难以发挥作用。从金融机构来看,危机银行的道德风险增大,冒险心理增强,对货币政策信号不敏感或者干脆逆向而动,从而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冲击。

对财政政策的干扰

  (1)减少财政收入

  一方面,随着银行危机向纵深发展,单个银行的危机演变成多银行问题,通过多渠道传染,最终导致系统性的银行危机。在银行危机的深化过程中,对银行业本身的冲击逐渐增大,来自银行业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的削减。

  另一方面,银行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的萎缩将会进一步恶化经济态势,从而使财政收入进一步锐减。

  (2)增加财政支出

  由于银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当银行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为了防止银行体系庞大的溢出效应,国家通常担负起最后贷款人职能,使用财政资金对破产银行进行危机中的救助和危机后的不良资产剥离。同时,银行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使得国家的转移支付结构发生变化,加大对遭受危机影响企业的补贴。这些方面都使得财政支出增加。

对汇率形成机制的干扰 [1]

  维护汇率稳定是各国汇率政策的基本目标。在开放的经济体中,银行是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的主要参与者,而银行危机必然带来各项中介和服务功能的削弱,从而影响到国际收支平衡。Kaminsky和Reinhart(1996)研究了20个经历了银行危机和国际收支平衡危机的国家的情况,发现有半数国家在发生国际收支平衡危机前,曾经经历过银行危机。银行危机容易导致货币危机(即国际收支平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当中央银行为陷入困境的银行进行融资时,稳定现行汇率的能力受到破坏;如果中央银行是通过发行货币或发行债务来为危机银行进行融资的,也容易带来货币危机。从经常项目来看,银行危机使外汇市场的有效运作受到破坏,银行对出口信贷的支持和出口服务受到打击,出口增长所带来的经常项目收入减少,加大了经常项目的平衡难度。从资本与金融项目来看,在银行危机发生的情况下,出于对银行稳健性的考虑,国内存款和海外投资者会重新选择好的银行,以国外资产换取国内资产。此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必须依赖健全的银行体系予以响应,否则干预的目标就会落空。

参考文献

  1. 范小云,曹元涛著.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