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成本结构分析,分析产品的成本结构,可以寻找进一步降低成本途径。研究产品成本结构,首先应对各个成本项目的上年实际数、本年计划数、本年实际数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其增变动额和变动率;其次应将本期实际成本的结构同上年实际成本的结构和计划成本的结构进行对比,结合各个项目成本的增减情况,了解成本结构的变动情况;再次应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如产品各类、工艺技术、消耗定额、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各个项目成本发生增减及成本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分析成本结构可以帮助经理人看清楚,在他管理的团队、业务、公司中,哪部分花的钱多了,哪部分少了。
如果你是马克·赫德,就需要看一看,产品成本超过了总成本的六成,是不是有点多了?能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销售行政及管理费位居第三位,是研究开发费的三倍,是不是有点多了?研究开发费是不是有点少了?
它帮助经理人看清楚,实现100块钱(或者1块钱)的销售收入,需要投入多少钱的成本费用。比如惠普每实现100美元的销售收入,就得投入93美元,每1美元销售需要花费93美分来获得。
它帮助经理人看清楚,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里。虽然从销售收入看,惠普2006财年一举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IBM,取代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但是从成本结构看,它与IBM还有一定的差距。
比如,IBM的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的7.27%,几乎是惠普的两倍;IBM每实现1美元的销售收入,花费85美分,比惠普少花8美分。
这正是马克·赫德“仍然必须削减成本结构”的原因。
一般一袋洗衣粉的价钱大约3~5元,约10%的利润,成本是价格的90%左右。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原料(香精、漂白粉及各种洗涤成分)和劳动力成本(即工资),此外还有运输和分销成本。其中,劳动力的成本即工资大概占20%,而洗衣粉的价钱本来就不算很高,洗衣粉制造业的工资标准基本上在它成本结构的20%的范围内。
1.对比软件开发产业
它最大的成本是智力,是开发能源的时间,即工资,至少要占到50%或60%;其他的日常管理维护费用可能占10%到20%,利润有20%到30%。软件产品的价格也不低,所以工资水平就很高。
成本结构中智力所占的份额越大,工资标准就越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业务性质由行业的成本结构所决定,不管什么体制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业基础,这是第一位的。
用不同技能水平的人,为企业带来的生产效率就不一样,这也是工资标准的一个决定因素。仍然以洗衣粉业为例。比如洗衣粉包装,如果是手工包装,小学或者是初中毕业就能够做这个工作,但是自动化包装就至少要求技校毕业才可以。他们的生产效率是不一样,自动化包装两三个人就能够管理一个包装流水线,但手工包装要六到八个人才能管一台包装机。生产率不一样,工资标准当然不一样。
技术必然跟体制联系在一起。因为企业经营有两个不同的指导思想,一是安排尽可能多的人就业,另外一个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创造好的效益,这就要求不同的技术水平,从而产生不同的生产效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能前者用得更多一点,但是在现代市场竞争的体制下,后者就会多一点,所以不同的体制工资标准会不一样。
以企业工资水平的市场竞争力为导向
1.现代企业的员工工资标准由市场工资水平直接决定
如果企业在员工任用方面没有必要的选择权,工资没有吸引力,员工的积极性没有被开发出来,企业的业务能力就没有保障,效益也无从保障,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企业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标准,才能保障企业能够吸收并保留称职的员工。
2.两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在参照市场水平决定员工工资标准的时候,竞争市场的界定和比照职位的认定是两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1)竞争市场以人才流动的市场为对象;
(2)比照职位以同等资历同等职责范围为条件。
企业要聘用新员工,设置一些新的职位,这些职位的工资标准的制定,一般的做法是进行市场调查,可能一年一度,在本行业、本地区的同行业里了解同样的职位市场上付多少钱,然后决定企业的工资标准,这是最直接的一种做法。
另外一个做法不见得要做得那么规范,通过市场调查的数据来做。有时企业要设置新职位,需要请有专业基础、有能力的人来做,就必须给这些人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工资水平,而他们目前的工资水平基本上就是市场水平,提供这个水平的工资才可以。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选择。
有些企业经营效益不好,人才流失,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它的薪资没有吸引力,没有建立一个市场导向的薪资体系。
通过明确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工资水平的市场定位加以确立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