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审计信息文化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内涵是指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制作、传播和使用审计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审计资讯,包括报刊杂志、网站、电视、广播等媒体所刊载、传递的有关审计工作的文章和音像等作品,以及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报告、审计调查报告、审计专报、工作简报等审计工作成果。
审计信息文化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对审计信息的制作、传播和使用,对审计事业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其价值取向如何,影响着审计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决定着审计工作的成效。
从审计信息文化的功能中,可以提炼出审计信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里,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求真观、务善观、尽美观。
1.关于求真观。所谓求真,就是实事求是,是对真理和真相的追求、发现和坚持。审计信息文化的求真观,就是倡导审计信息的制作、传播,要客观、真实。因为,《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计的过程,从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到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就是一个不断求真的过程。审计信息是对审计活动的具体描述,是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客观反映,必须把真实作为根本和生命,从思想上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断。因此,“求真”是审计信息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对审计“求真”的一种“再求真”。
2.关于务善观。务善,是对善的宣扬、对恶的遏制。审计信息文化的务善观,就是倡导在制作、传播和使用审计信息时,要力求合法合规,努力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从审计工作传统的角度看,“审、帮、促” 就体现了务善的要求。这是因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监督和服务,审计根据查出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督促整改落实,不仅切实减少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还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了资金效益、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从善恶评价的角度来看,做善人善事,并以此影响人、感化人,也是务善;督促落实国家改进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是务善。这些方面的信息,我们经常在各种审计报刊和网站上看到,这里只举其中一例,2007年4月9日的《中国审计报》有一篇题为“你就是我亲妈妈”的报道,讲述了一位基层审计机关的党员妈妈尽心尽力抚养一个孤儿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人性中善良和美好的一面,是一篇务善的好新闻。
3.关于尽美观。尽美,就是追求和谐与完美。审计信息文化的尽美观,是指在制作和传播审计信息时,以信息客体的完美与和谐作为价值取向。审计信息文化中的“美”,可以是审计质量的高标准,可以是审计信息服务决策、解决问题等达到的结果完美,绩效审计达到的目标最能体现这种美,还可以是审计信息的结构美、文字美和图片美。如《中国审计报》2008年11月28日第二版,有一篇某市农保处采纳审计建议收回全部违规贷款呆滞利息250.19万元的报导,就体现了违规问题圆满解决的完美、审计目标实现的完美。多年来,《中国审计报》等媒体登载有大量关于美的事物、美的风景、美的事迹的稿件,与人们对美的渴求产生共鸣,让读者心中的美得以升华。
审计信息文化,是审计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播形式。包括审计语言和审计文书。
(一)审计语言。
审计语言是审计信息文化的基本工具。从审计实践的角度来看,审计语言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审计工作语言、审计报告语言和审计公告语言。
审计工作语言,是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运用的专业语言。审计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必须有自己的专门术语和专业知识。审计工作语言主要是记录审计活动和交流审计信息时使用的审计专业语言。如,审计底稿、审计日记等。
审计报告语言,是审计人员结束具体审计实施过程后,向审计领导提交审计报告中运用的审计语言。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反映专业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而是要集中反映审计成果和审计主体的分析意见。因此,审计报告语言,除必要的审计专业术语外,不必有过多的审计专业术语。
审计公告语言,是审计机关向政府领导、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的语言,以及向公众公告审计信息时运用的语言。其目的就是让人看得懂,并能正确理解审计信息的本质内涵。因此,在保证准确反映审计信息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审计专业语言和审计专业省略语,应适当增加分析性、说明性和解释性的语言。
(二)审计文书。
审计文书是审计组织特有的文书形式。审计文书是国家审计精神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审计精神文化的基础性载体。如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书及反映揭露问题为主的审计简报和重要审计情况等。
审计文书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审计成果的全过程形成记录。它包括这样几层含义:一是审计文书以审计成果为起始目标和终极形式;二是审计文书完整地反映项目审计的整个过程,内容全面;三是审计文书以系列形式出现,不能缺失;四是审计文书记录的审计成果包括揭露问题和客观评价,如重要审计情况、审计要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