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商品流通环节

  	      	      	    	    	      	    

商品流通环节(commodity circulation links)

目录

商品流通环节的涵义

  商品流通环节,就是指组成商品流通过程的每次买卖行为,由于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通常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要发生多次交换,其中每次交换就是每次买卖行为,由商业经营者与生产者、消费者或商人之间来进行。

  商品流通过程,既是商品价值流通过程与实物流通过程的统一,同时也是商品从生产者手中经过各个流通环节,进入到消费者手中的运动过程。

商品流通环节的内容

  (一)批发环节

  是商品大批量在流通中转移的流通环节,这一环节主要由生产推销部门、商业批发企业、代理商经纪人贸易货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所构成。批发环节俭于流通渠道的始端和中间部位,其社会功能在于把分散在各地的生产企业的产品输入流通过程中,并完成商品在流通过程中间阶段移动的任务。因此,商业批发企业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衔接纽带,是社会产品进入流通的第一阀门。同时,由批发关口进入的商品,决定商品流通输出的程度与速度,进而决定整个商品流通的效率。商品在流通过程的运动,有可能经过多次批发环节,把商品送到更运的地点,如我国的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批发企业。

  (二)零售环节

  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及服务的环节,包括生产企业所设的门市部、商业零售企业、个体商贩、各部门所设的小卖部、服务社等。零售环节位于商品流通终端,是流通过程与消费领域的结合点,也是商品流通的最后关口。当商品经过零售送达消费者手中,商品运动也就最后终止。

  (三)仓储环节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停留,形成商品储存。合理地组织商品储存,保证商品储存量和商品储存结构合理化,对于保证商品流通顺利地进行,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通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商品流通环节的因素

  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是组织合理的商品流通过程的重要内容。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流通环节过多,就会延长商品流通时间,增加流通费用,加重消费者负担。商品流通环节过少,又不利于开展商品大流通。因此,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是合理组织商品流通应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从根本上来讲,主要取决于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具体来说,应考虑如下因素:

  1、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的商品有其不同的自然属性,按照商业客体运行目标的基本要求,应最大限度地保存商品的使用价值,在组织商品流通时应选择适合各自商品自然属性的流通环节。

  2、供求双方之间距离的远近及交通运输状况。一般地,距离相差较远的情况下,流通环节可能会多一些;相差较近的情况下,流通环节可能少一些。交通运输条件差的地方,组织商品流通其环节可能会多一些;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地方,组织商品流通其环节可能会少一些。

  3、政策规定。国家的经济政策,如商品管理政策、价格管理政策等,会影响商品流通环节的选择。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合理组织商品流通,迅速地将商品从生产领域转入消费领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流通环节,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商品流通环节合理化

  不同的商品或同一商品向不同的行销区域运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所需要的流通环节是多少不等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研究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这一基础上,做到流通环节的合理化。影响流通环节多寡的主要因素是:

  1、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

  这是影响流通环节增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尤其是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带有商品性,横向经济联系日益发展,使商品交换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有许多产品卷入了全国市场的流通,甚至进入了国际市场,从而促使流通环节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商品自给率扩大,不再需要作长途运销,加上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产地与销地的直接交易广泛而灵活地开展起来,这样使有些商品的贸易环节呈减少趋势。

  2、交通运输条件。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果交通运输条件比较落后,这个区域同外地的商品交易,需要经过多次中转,流通环节就比较多。如果该区域铺设了新的铁路和公路,或者开辟了新的航线,同外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有了改善,就可以组织商品直达运输,于是商品流通环节就会减少。

  3、商品生产布局商品经营特点。

  有的商品生产集中在一二个城市,销售遍及全国,商品的集散矛盾很大,需要经过多道流通环节。而地产地销的商品,或者鲜活易腐商品,则要求经过最少的流通环节,尽量实行产销直接交易。

  4、商业经营机构,特别是批发商业经营机构。

  商品流通环节的多少,往往表现为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经过的经营机构的多少。一般来说,商品流通最终的零售环节是不能取消的,因此,流通环节的增减主要反映在批发环节。如果批发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商品按行政层次调拨,就会打乱商品的自然流向,增加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如果批发机构按经济区域设置,按商品自然流向合理组织商品流通,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5、商品价格状况。

  每一道流通环节都要耗费一定的流通费用,并取得一定的利润,而且都要在商品进销价格中得到补偿。因此,商品的进销差价与流通环节的增减有关。如果商品进销差价过大,就可能造成流通环节过多,使经营企业吃"环节饭"。所以,合理制订商品价格,特别是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建立合理的商品差价体系,对于促使流通环节合理化具有重要影响。

  流通环节的合理化,不能简单地以流通环节的多少为标准,更不能不加区别地认为环节越少越好。如果是针对过去按行政区划设置批发机构,商品按行政层次逐级流转,人为地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因此提出要少环节,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认为少环节就是合理化,则是不科学的。因为商品不能自己走上市场去交换,必须由商品的监护人依次将它占有,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流转下去,最终到达消费领域。如果否认这种客观必然性,硬要舍弃必要的中间环节,势必导致流通渠道堵塞,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从商业实践来看,产地批发环节、中转地批发环节和销地批发环节,是不能任意取消或精简的,因为不同的商品对于流通环节的多少有极不相同的客观要求。如有不少生产资料商品,可以不经过任何批发环节,由产销直接交易就能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转移。而有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不仅要经过产地批发和销地批发,而且还要经过一二道中转批发的环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费用,流向远方的消费区。因此,流通环节合理化,是根据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特点与要求,综合衡量各项影响因素,选择最必要的流通环节,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费用,完成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运动,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流通环节合理化的内涵主要是批发环节的合理性。评价流通环节合理化的标准是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即增减每一道流通环节,是否比原来所经过的环节更能缩短商品流通时间,更能节省流通费用,更能发挥商品效用。只有对上述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才能科学地确定贸易环节的合理性。贸易环节必须能够保证商品流通正常进行,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使流通环节合理化。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