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琪——前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女性经济的提出者
目录 |
史清琪,汉族,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2012年9月16日逝世。研究员,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2001年期间任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退休,2007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
1960年3月参加工作。1957年9月至1960年3月,在北京地质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学习;1960年3月至1976年12月,任北京地质学院政治教研室政治经济学助教;1976年12月至1981年8月,任北京体育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政治经济学助教、讲师,其间1978年9月至1981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学习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1981年8月至1990年7月,任原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科技组助理研究员、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科技发展及经济效益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90年7月至1995年3月,任原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3月至2001年10月,任原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2004年1月退休。
史清琪从事研究工作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科技进步的研究与实践,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和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至1985年,她首次完成了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推进了技术进步管理工程的发展,该项研究第一次发布了我国技术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成果获得宋平同志、宋健同志的重视,钱学森同志写信给史清琪对研究成果给予肯定,该成果获得1986年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她主持完成了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该成果获得1988年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至2001年,她把科技进步的理论方法与战略、机制、政策研究相结合,创新地应用到工程项目和各级规划与决策, 1989年至1994年,她主持完成的世界银行《中国煤炭、电力输送系统规划》获得美国国际第23届管理科学弗朗兹·艾德曼奖(该奖被誉为“管理科学的奥运竞赛”),在此期间,她主持完成的课题研究对我国京九铁路建设,“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工业发展纲要以及工业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等国家规划制定均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国家有关战略与规划的制订做出突出贡献。
史清琪不仅是受到学界尊敬的学术带头人,更是一位受到群众拥护的好领导。1990年至2001年她担任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领导期间,率先提出研究所要“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研究成果既要服务政府决策、也要面向市场,管理要为科研人员服务、收入要向科研一线倾斜等理念,并带领大家主动闯市场、创品牌,推动了产业所的发展壮大。
2001年以后,她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服务我国女企业家发展事业中,担任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成立了女企业家研究咨询中心,创办了“优秀女企业家国际论坛”,并带领女企业家出席达沃斯论坛、全球妇女高峰会及联合国等国际会议。围绕不同主题出版了《中国女企业家发展报告》,为维护女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搭建政府与女企业家的沟通桥梁做了大量工作。
同时,她还先后担任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委会的高级顾问、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理事会绿色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生态发展联盟高级顾问,多次参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新材料与新能源项目,IGCC、超级电容、消除烟尘、硝、氮、CO2等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在推动我国能源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经济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史清琪被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称号,被国家机关党工委、国家计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还曾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科技部863计划纲要建议软课题研究专家、中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指标研究会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务。
她是我国首届经济学硕士,主持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其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贡献率”指标,至今仍为创新型国家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她先后参与了国家“六五”至“十五”规划制定的研究工作,并作为国家长远规划办公室成员,多项成果被国家采纳,主持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作为我国唯一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女企业家组织的负责人,她始终在女企业家与政府、女企业家与各界妇女及女企业家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2007年,她创立了一套评价女企业家创业与发展的指标体系,出版了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07中国女企业家发展报告》一书。是女企业家群体事业的力推者、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史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