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内群体偏爱(in-group bias)、群体自我偏爱(intergroup bias)
目录 |
内群体偏好是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优越。Tajfel最早用最简范式实验发现,当个体主观地认识到“我们”是一体的社会认同感时,这种认同感所引起的给予“我们”更多资源及正向评价的现象被称为内群体偏好。[1]
内群体偏爱指个体对与其同属一个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偏爱,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来的情感和价值。[2]
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排斥是社会认同最直接的结果。美国社会学家Sumner早在1906年就记录了人们根据群体成员关心来区分自己这一普遍趋势。他采用内群体和外群体来表示某个特定的个人属不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内群体成员不仅仅是纯粹的认知分类,同时还带有情感意义。对内群体的依恋,优先于外群体,应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特性。
根据这一现象,Sumner创造了“种族优越感”这个词。这种集体忠诚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已经获得。比如,Tajfel在1970年的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六七岁的孩子就已经对自身的国籍表现出来了强烈的偏爱,即便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国家的概念。内群体偏好的普遍性证据,已经扩展到了族群和国家意识的文学方面。国内研究者发现,四岁的回族儿童就已经对其民族表现出了偏爱,即便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民族类别的概念。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在实验室里即便是对人群进行任意的分类,也能引发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感觉。“我们”的概念能够在无意识中自动激发积极的情感意义。
根据Sumner的分析,个人对内群体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忠诚和偏好。忠诚表现为遵守群体规范。与群体成员打交道时值得信赖,偏好表现在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的差别认同,以及对内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特征做出积极评价。有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个人加入某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其自我意识中积极的效果和评价就会自动转移到该群体上来。
社会认同理论,解释了内群体偏爱的心理学基础。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个体获得一种群体成员身份后,即便所获得的身份是虚假的,人们依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属的内群体与外群体相比较,进而产生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认同,并倾向于给内群体成员较多的资源与正向的评价。强烈的群体认同会使成员形成积极的偏爱,并对自己的群体成员有积极的态度。
研究表明,个体更愿意相信与自己相似的人(即内群体成员)。在没有团队成员过去经验的情况下,个体会相信与自己相似的成员,并呈现有利的偏爱从而积极影响快速信任。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或进行区分。
有三个因素会影响群体间的区分:
根据该理论,社会认同由几个主要成分构成:分类、认同、比较。
第一部分,分类,是将他人或自己归到某一类别的过程。标记某人为女性或军人是界定他人的一种方式。同样,我们的自我形象是和我们属于什么类别相联系的。社会也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快速地并且轻易地将自己和他人旧到基本类别当中。因此进行分类时就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
第二部分,认同,是将自己和某一特定群体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内群体是我们认同的群体,外群体是我们不认同的群体,并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内群体成员。
第三部分,是比较自己的群体和其他群体的过程,并对自己的群体产生偏爱。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个体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归属的群体对他们来说有着某种意义。当个体认为自己是某群体的一部分时,他们会从成员关系中获得自尊,并且采取与该群体的行为模式一致的行为。相比外群体成员,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内群体成员,即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内群体偏爱的形成有两个基础;相比外群体对内群体更有利的归因,及对内群体成员无私和公平行为的期望。首先,对内群体更有利的归因,是指人们倾向于评价内群体成员为更好、更优秀、更乐于助人的。我们可能会更容易相信内群体的陌生人,因为他们有优房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包括慷慨、可靠和公平等;其次,对内群体成员的期望,是指相互合作和信任的内群体成员认为,在团队成员应该要互相帮助和成长。他们期待团队成员会同样亲切、善意的方式对待他们自己。如果迭种期待不存在或受阻,那么个体就不会更加信任内群体成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