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信贷型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引致投资增长过速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
(1)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在经济过热时期,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度大幅度上升。 1983-1985年的3年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41%和65%;1988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高达 53%;1992-1996年的4年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达到39%、81%、46%和51%。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也远高于9.1%的GDP增长率。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又增长了25.8%,也远高于9.5%的GDP增长率。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投资率进一步提高,而最终消费率下降。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提高(从而GDP增长率的提高)与贷款增长率的提高相关程度非常高。通过对1980-200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贷款规模与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87,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高达0.996,GDP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也高达0.987。由于二者相关程度极高,以投资规模来预测贷款规模,误差极小。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过高常常与通货膨胀相联系。在大量运用信贷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条件下,由于信贷资金存在货币乘数效应,因此,很容易引致信贷资金投放过多,并由此引致通货膨胀。在20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速时,都伴随有物价的明显上升。
2.收紧信贷成为抑制通货膨胀、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宏观调控机制。
(1)投资增长率快速回落的负面影响。既然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赖于信贷资金支持,那么,随着信贷紧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自然下落。但是,在这种下落中有两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在信贷收紧过程中,随着货币乘数反方向的作用,信贷资金有着加倍收紧的效应,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紧缩程度也可能有着加倍收紧的可能。二是在信贷收紧程度致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缩减的条件下,一些投资项目可能因资金供给不足而被迫缓建或停建,由此造成已投入信贷资金转化为不良贷款,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明显降低。据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数据分析,90年代初,我国投资每增长1%,可推进GDP增长0.55%左右;但近年来投资每增长1%,GDP的增长却只有0.34%左右。在投资效率下降的同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弱化。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可增加约240万个就业岗位,而现在只能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2)物价大幅下落的负面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1990年和1996年,分别发生了物价负增长的现象,扩大内需或为保障GDP增长的一个主要问题,由此,给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难题。
(3)政府行政机制的强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信贷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机制的结果。与此对应,再次放松信贷规模也需要运用行政机制。
大量依赖信贷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严重忽视资本性资金在经济运行中和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引致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均严重缺乏资本性资金。1995年以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差现象严重,2004年底存差已达到近7万亿元。但与此同时,众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却严重缺乏资金。资金相对过剩,实际上是债务性资金相对过剩;资金相对紧缺,则是资本性资金相对紧缺。在此背景下,运用信贷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一旦投资项目难以竣工,就意味着银行贷款的损失;同时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相关企业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旦经营出现亏损,难以如期偿付本息,银行贷款将随之转化为不良贷款。
偏重信贷型投资,也压抑了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本性资金增长,给金融机构的运营留下严重隐患。2006年12月,中资商业银行将结束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此后,我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将严格遵守8%的资本充足率规定。但到2004年底,绝大多数中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5%左右,这意味着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这些商业银行实际上已失去发放贷款的资格。如果中资商业银行要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按照2004年底的贷款余额计算,需要补充资本性资金 8000多亿元;如果再加上2005年预期增加贷款2.5万亿元,需要增加资本性资金2000亿元。这个资本性资金的缺口,总计在1万亿元以上。如果这个缺口不能在今明两年内得到弥补,2007年以后我国境内的贷款市场就将拱手让给外资商业银行,其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