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用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 Token Coin / Token Money)
目录 |
代用货币是代表实质货币来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其货币面值与币材价值不等,但可以兑换的货币。它通常为纸币,确切地说是可兑换的纸币(convertible paper money),由政府或银行发行,代表金属货币。
这种纸币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流通,从形式上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是因为它有十足的贵金属准备,而且也可以自由地向发行单位兑换金属或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英国。在中世纪之后,英国的金匠为顾客保管金银货币,他们所开出的本票形式的收据,可以在流通领域进行流通;在顾客需要时,这些收据有随时可以得到兑换。这是原始的代用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是充当交换媒介,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对于交易者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或价值量的大小,而是能否起媒介作用。
代用货币产生的可能性在于,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只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对于交易者来说,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货币本身有无价值,而是它能否起媒介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货币处在流通领域中,“只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它马上又会被别的商品代替。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这就产生了由价值符号或代用货币代替真实货币的可能性。而代用货币比较完善的形式是纸币。纸币的优点是:(1)成本低。印刷纸币所花费的成本远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要低得多。纸币本身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但却可以代表任意数量的金属货币。(2)便于携带和运输。(3)可以避免金属货币流通中所产生的问题。如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由金和银两种铸币同时充当价值尺度,如果金属货币的法定价值和实际价值发生偏差,人们往往把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流通中剩下的则是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中世纪的欧洲,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金匠的金铺,金匠们为人们保管金银货币并开出收据,这种收据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当人们需要金银币时又可以随时凭收据兑换。在中国也出现了钱庄、票号开出的具有异地汇兑功能的银票。这就是最早的代用货币。代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由于它具有携带方便,印制成本低廉的特点,出现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后来出现的代用货币一般以银行券形式出现,由银行或政府发行,是一种可兑换的纸币,可兑换银行券的出现表明货币的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与其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正式分离。
可兑换银行券作为以银行或国家信用担保,随时可以兑换十足金银币的代用货币一出现,就表现出其具有信用货币的特点。首先,虽然其本身的价值甚至可以忽略,但是人们持有它在商品交易中始终会以其票面标称价值做为交易媒介,没有人怀疑其价值量;其次,可兑换银行券之所以可以足额流通,是因为发行这种纸币的银行或国家有十足的金银储备以应对纸币持有人随时足额兑付。
代用货币的基础是银行的信用,货币发行者承诺随时可以十足兑付黄金或白银货币。但是银行很快发现,在实际操作中每天兑付的金银币只是实际发行量中非常少的一部分,银行只要储备少量的金银就可以发行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银行券或纸币。其实早在中世纪,欧洲的金匠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Kindleberger(1984)指出“人们把金子存放在金匠那里,金匠发给收据。后来这些收据不断转手,金匠们观察到了这种流通,最后导致了他们在没有事先存放金子的情况下发行收据。”信用货币开始出现,表明货币的虚拟化已经开始明显起来。
代用货币的典型形式是银行券,人们之所以能接受银行券是人们相信这种银行券在发行银行能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因此,代用货币提供的购买力信用有两个层次,一是银行提供的兑换成金属货币的信用,二是金属货币以其自身价值提供的购买力信用,两种信用的结合即是代用货币。如果说金属货币的购买力信用是暗含的,那么代用货币中包含的信用因素已首次明确无误地被表达出来,代用货币离开了信用因素已不能存在。
代用货币一般是指纸质的凭证,可以换取实物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其本身价值就是所替代货币的价值。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的优越性主要有:
①印刷纸币的成本较之铸造金属要低;
②避免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甚至有意的磨削,可以节约贵金属;
②克服了运送货币的成本与风险。当然代用货币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易损坏、易伪造等。
代用货币是银行或国家以足够的金银储备为基础发行的,而真正意义的信用货币却是以二战后的纸币为代表。通常我们这里所指的纸币与代用货币的区别是可兑换性,前面所指的代用货币一般是以可兑换银行券为代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可以随时兑换成票面上标称的金银货币。而纸币则做为信用货币则特指银行发行的不可兑换的货币形式,它已经与金银币等贵金属货币完全脱离关系,不代表任何贵金属,是金属货币制度彻底崩溃的结果。
信用货币代替代用货币是实体经济迅猛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不管任何一个国家或者银行,都难以储备足够数量的金银来满足货币的兑换需求,这就需要发行大大超出银行或国家金银储备量的纸币,而国家或得到授权发行货币的银行(一般是国家的央行)发行货币时,即使没有足量的金银支持,公众也相信或国家通过立法使公众相信国家或得到授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发行的货币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