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互动、产融互动战略(interaction strategy between financing and industry)
目录 |
产融互动是王明夫2004年发表《资本经营论》时,总结国外管理理论和中国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融互动的战略思想。该理论指出产业发展具有增长周期,资本市场依赖于产业增长,也可以推动产业顺利实现不同增长周期的接力,企业应该实现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相生互动。[1]
简单来说,是指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发展曲线与市值增长曲线二条曲线相生互动的过程。持续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产业发展和市值增长两条曲线的不离不弃、形影相吊、相生互动、螺旋上升。
企业的市值受企业收入、利润等基本面的影响,围绕着基本面呈上下波动。经营不善的企业,市值往往会长期萎靡不振,沦为垃圾股;经营有方、利润丰富、前景广阔的企业,市值往往会随着基本面不断提升。但市值也会出现与基本面不一致的情况。
第一,部分不善于进行市值管理的企业,基本面良好,但是不受资本市场的欢迎,导致市值的低估,沦为“沙漠之花”。
第二,理论上市值的最大值不会超过产业发展空间,如果企业的产业发展空间是800亿元,则企业不会成为千亿市值的企业。但现实中,随着企业业绩的不断上升,市值增长曲线往往变得陡峭,直至估值过度。
重大市值的抖升或高估,会给企业带来诸多有利条件。
第一,市值高的企业,往往得到政府的器重和扶持,可以容易地获取土地、牌照等关键资源,取得政府补贴,享受税费减免等。
第二,市值高的企业,往往得到银行等金融系统的青睐,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额贷款,从而取得较好的资金优势。
第三,市值高的企业,往往对业内人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较高的市值,行使股权激励,给人才更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市值往往可以转化为品牌和规模,从而为人才提供更体面的职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市值高的企业,往往对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由于供应商对其偿债能力等更有信心,因而往往更倾向于与其合作,并愿意降低价格、延迟收款等。
第五,市值高的企业,更容易成为客户认可的品牌。第六,市值高的企业,更容易并购其他企业。市值高的企业,往往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本优势和融资能力,并购其他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而言之,市值的抖升或高估,对企业布局新一轮增长、实现成长周期接力意义重大。
产融互动理论认为:没有市值的制空,产业很难走出第一波增长;没有产业的持续增长,市值制空也难以持续。
市值管理的行动分为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四个部分。价值塑造是指通过选择受资本市场认可的行业,整合资源、打造核心能力。价值描述是指通过路演等形式向资本市场和利益相关者阐述自己的价值;价值塑造完成后,价值描述就有了目标和方向,连会场设置等细节都可以用来描述企业价值。价值传播包括投资者、分析师、媒体和监督者四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维护,并强调监督者对于中国上市企业的意义。价值实现包括选择资本市场、融资、并购、股权激励、股权质押、股权减持等实现市值意义的行动。
产业管理的行动分为研发技术、拓展市场、吸引人才。技术研发需要投入资金和相应人才;拓展市场需要销售人才和开展相关活动;吸引人才需要提高相关的待遇和分红。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市值管理 | 价值塑造 | 行业选择 |
核心能力整合 | ||
价值描述 | 路演 | |
细节设置 | ||
价值传播 | 投资者关系维护 | |
分析师关系维护 | ||
媒体关系维护 | ||
监督者关系维护 | ||
价值实现 | 资本市场选择 | |
年均融资次数 | ||
年均并购次数 | ||
年均并购额度 | ||
年度人均股权激励额度 | ||
股权质押次数 | ||
股权减持次数 | ||
产业管理 | 研发技术 | 研发投入金额 |
研发投入人数 | ||
拓展市场 | 销售人才数量 | |
市场推广活动 | ||
吸引人才 | 年均分红次数 | |
年均分红额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