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产业结构规划

  	      	      	    	    	      	    

目录

产业结构规划

  产业结构规划是指为了使经济发展表现出一种“高附加价值化”的趋势,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的政策设计。

产业结构规划的原则

  产业结构规划所遵循的原则是

  (1)国情原则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阶段的有序过程。人们在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观作用,只能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空间所给定的条件下发挥出来。因此,正确把握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规则产业结构的出发点。1957年,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第8卷第4号上发表了题为。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规划产业结构的基准。认为日本是一个缺少资源能源的国家,国际贸易对日本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必须考虑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把它作为日本产业结构规划的基点。

  (2)基准原则

  由于人们难以预料经济发展的详细情况,诸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消费需求变化多样,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能从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产业结构。因此,最关键的是,根据世界贸易的产品结构趋向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的实际情况,确定产业结构中、长期的演变趋势和方向;二是明确带头的工业部门,确定主导产业。由此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

产业结构规划的基准

  产业结构规划的基准有4条:

  (1)收入弹性基准

  (2)生产率上升基准;

  (3)防止过度密集基准;

  (4)干富的生活质量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认为,强调收入弹性基准是考虑了世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根据这两个摹准选择战略产业,通过政府的多种经济措施促其发展,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足20世纪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基石,并在实践中起到了良好效果。根据筱原两基准,日本20世纪60年代成为战略产业的有普通钢、船舶,家用电器、光学仪器、摩托车、合成纤维等。这一产业结构规划的优点是,为具体规划现在和未来的产业结构提供厂明确的依据。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规划产业结构的基准又加上了防止过度密集基准和丰富的生活质量基准。这实际上足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准。一般认为,产业结构规划的基准,还应该加上德国著名经济学家赫西曼提出的产业关联基准。即一国根据实际发展的所达到的阶段,重点发展那些前后项关联效应人,能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产业。此外对外贸易基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产业结构规划的意义[1]

  制定产业结构规划对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来说都是有较大意义的,具体地说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制定产业结构规划可以使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更好地与本国的资源条件,需求结构贸易要求等具体情.况相结合,以便有目的,有选择,有步骤地充分利用自己酌优势,发展本国的较为高级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避免发达国家在发展产业中所走过的弯路和失误。作为发达国家来说,则可有计划地面对未来,按排产业发展方面的创新活动。

  (二)制定产业结构规划将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过—去在谈到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首先想到是增加投资、增加就业。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水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都是对的,是必要的。然而,产业结构理论已经证实,通过使本国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二级化也可以求得较大的效益。因为不合理不高级雕产业结构相对于合理的高级的产业结构,资源消耗、能源浮耗要大得多。例如,我国工业的单位产值能牦极高,不仅U工业发达国家单位工业产值能耗高于2—6倍,而且比发厢中国家的平均值也高出一倍左右。虽然这背后有众多因素de 作用,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不高级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厉因。

  (三)制定产业结构规划是经济发展战略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应该如何,这是任何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产业绩构规划并不能代替经济发展战略。不管怎么样,产业结构规划是人们运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来指导从而加快产业结构演变,是人们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方面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方向的进步,此意义应该是十分重大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必要前提,即该产业结构规划是科学的,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符合本国的具体情况。

产业结构规划的目标与内容[1]

  产业结构规划的目标从总体上说是为了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推动产业结构循这个规律所指示方向顺利转换,从而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本国的经济效益。具体地说,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具体目标:第一层次目标为通过产业结构规划痰实施,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即使之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就需要有一个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标准模式作为参照,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第二层次目标为通过产业结构规划和实施,使产生:结构高级化,以使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下推动其尽快高级化。这一层次目标是产业结构规划的较高层次目标,或者说是最后目标,更具有战略性。

  这两个层次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本身就是合理化的高级化。然而这种合理化并不是过去人所理解的产业发展的均衡化或平均化。并不是所有的产业应有同样的发展速度资源分配,而是一种错落有序符合本国实际情况、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应在此基础上的高级化。没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显然是不可能达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根据产业结构规划的上述目标,产业结构规划的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如何合理化

  具体地说,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充分分析研究了现实产业结构状况之后,发现其不合理的主要方面和原因之后,提出产业结构合理化目标和途径、调整方式方法以及必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政策及措施。具体还要指出哪些产业应促进发展,哪些产业应加以限制,哪些产业应加以逐步取消,还要设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具体起步点为何等。

  (二)产业结构如何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主要应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和产业发展,产业结构演变趋势选择主导产业、确定战略产业、分清支柱产业衰退产业,设计产业发展顺序,依据这种发展顺序进一步设计发展目标。途径、方式以及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产业结构规划的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指一个国家总的产业结构规划,如果从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划来看,则一个国家总的产业结构规划还应包括对各地区产业结构类型及演变趋势的规定和设计。因为从地域空间来看,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最终构成总的产业结构状况。因此在一国产业结构规划中除了应有对产业部门发展调整的设想以外,应有这些产业部门在各地区如何分布从而形成地区产业结构的内容。不然,这样的总的产业结构规划还是片面的。由于国家内任何一个小区域只是国家的一部分,由于地区消费需求与社会总消费需求有一定的类似性,对产业发展仍有综合性要求,这样就使得地区产业结构规划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特别内容。

地区产业结构规划的原则[2]

  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发展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数量扩张是指地区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大及其总和一一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结构转换是指各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是一种同等程度的齐头并进,而是伴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出现某些产业相对增长较快,某些产业增长较慢,甚至还有个别产业收缩的结构变化现象。水平提高则是指经济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共同表明,数量增长和结构转换之间有着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合理的产业区产业结构为地区经济数量增长提供有效的动力机制,保障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因此,规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结构转换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和有效的保证

  目前,我国总量投资资金不足,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面临各地区有限的用以增加的投资和劳动力(指经过一定培训熟练劳动力),面对各地区多层次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各地区欲想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现实可行的方法,不是数量扩张,而是结构转换,即通过解决原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弊端,来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在地区产业结构合乎全国产业区域分工原则的转换中求速度、求效益、求发展。为此,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和规划应考虑以下原则:

  1.产业地区分工与优势互补原则。

  2.地区主导产业与地区经济多样化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

  3.地区产业结构有效产出最大原则。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芮明杰 王方华.产业经济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03月第1版.
  2. 杨建荣主编.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0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