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模型(Transaction Model)
目录 |
交易模型是指交易人员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将其在交易实战中总结的经验和现代投资学原理进行有机结合而建立的具有较高机械化交易程度的交易体系。该交易体系可以由单个交易模型组成,也可以由多个交易模型组成。由于交易模型的数学化程度较高,所以依据其进行交易的客观性也较强,因此可以有效地规避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人性弱点,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易设计,改变原有交易的概率分布,有效控制交易风险,使交易者有可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交易模型的理论基础其实非常广泛,涵盖了国际上许多先进的理论,其中包括现代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金融行为学、计量经济学、混沌学、仿真学等现代多学科众多理论;同时它还包括了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如均线理论、图形分析理论、波浪理论等,并充分利用电脑、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
当然,投资领域中永远不存在所谓的“终极真理”,每种理论都有其假设前提,因此也就存在一定局限性,量子基金、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作为交易模型的倡导者,我们认为,交易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设立交易模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设计者一定要对自己应用的理论基础有充分的理解,充分认识单一理论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博取百家之长,利用各家理论的互补性,来完成具有自己交易特点的交易模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交易模型分类的方法比较多,可以根据使用者分类,也可以根据模型理论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指投资者通过考察交易数据中有预测价值的模式,然后通过考察近期及当前价格的状况,并根据这种模式进行投资的方法。这种方法有着大量的手段和变化的花样,有的仅仅是使用可视的图表,如K线图、点线图;有的则使用系统化搜索程序的“优化”的计算机模型。
2、基本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也称原本分析法,是指投资者通过对所有影响基本经济关系的信息进行考察,并从这类信息中试图判断市场的均衡价格而进行投资的方法。该方法从最简单的直觉分析到最复杂、数学极其高深的经济学模型,无所不有。
3、数学计量法
数学计量法是指投资者根据现代投资理论,通过对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大量的统计学分析,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在市场出现偏差时进行投资的方法。该方法通常由一个乃至多个复杂的数学模型组成。
在这里主要参考各类有关资料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以下三类模型:技术分析交易模型、基本分析交易模型、数学计量交易模型。
1、技术分析交易模型
技术分析交易模型是指使用市场交易数据如开市价、收市价、成交量等,并通过计算机交易指标,经过系统化搜索检验,并进行优化处理的交易模型,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已有的传统技术投资理论如图型分析、均线理论等基础之上,并经过大量统计学分析检验。该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消除了投资者的情绪在交易决策中的影响,特别是在对重大事件中判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分析失误;保证了交易分析中的连贯性;给投资者提供了风险控制的方法。
下面重点讨论技术分析交易模型中的三个交易模型:
1)以图形形态识别为基础的交易模型
该类模型主要是依据传统的经典图形如头肩顶、双底、三角形等,进行行情趋势捕捉,进行建仓交易的系统。但在实战中,它还存在许多问题:风险控制方面,像头肩顶、双底、三角形等交易图,根据传统的交易观点,投资风险/报酬比一般为1:1,实战中管理者将面对巨大的基金净值风险;分析上多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客观判断标准;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技术分析使用者增多,导致经典的图表形态假信号随之增多;国外经典的图表分析理论在国内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缺乏统计学数据。
2)趋势跟踪为基础的交易模型
该类模型主要是根据设计者的数据统计,捕捉价格的转折点,然后假定趋势会继续,并按趋势方向建仓交易的系统,如MACD、SAR、移动平均线等。该交易模型的特点是不会在最低价处买入,也不会在最高价处卖出,放弃行情前后一段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捕捉一波大行情的中间部分。其捕捉行情的转折点的能力根据设计者设计的灵敏度不同而不同,灵敏度强的交易模型对趋势反转反应迅速,但假信号也多;灵敏度低的交易模型对趋势反转反应慢,假信号也少,放弃的前后部分的利润也多。该类交易模型的缺点是在盘整行情时产生连续亏损,使投资者不能接受。所以设计趋势跟踪交易模型的难度不在于寻找捕捉趋势方法,而在于要有一套完善的趋势确认和过滤原则,才能回避风险。另外,趋势跟踪交易模型要求期货基金管理者的持仓时间比较长,一般都有2-3个月以上,所以要求期货基金管理者要有一套与趋势跟踪交易模型相适应的心理控制方法。
3)反趋势为基础的交易模型
该类模型是根据设计者的数据统计,然后假定市场需要调整,并在相反方向建仓交易的系统。它与趋势交易模型的区别在于,趋势交易模型可以自动调整,而反趋势交易模型由于与主要趋势相反操作经常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所以该类交易模型必须带有一套止损条件。
2、基本分析交易模型
基本分析交易模型是指交易者使用市场外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所有影响基本经济关系的信息进行考察,并对这类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数据库,从中判断市场的均衡价格而进行投资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主要是:为大规模资金进场提供良好的分析依据;理论基础雄厚,容易为投资大众接受;对于短线和时机把握帮助不大;信息收集难度大;分析滞后于市场价格;分析主观性强。
下面介绍“价值评估”和“评估积分”两种基本分析交易模型。
1)价值评估交易模型
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将产生相互牵引的作用,据资料统计,近10年来,我国大豆期价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而对于期货市场产生的期货价格,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现货商和投机者,对同一商品的期货价格有自己的判断,而由于成熟的期货市场绝大多数的参与者是投机者,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往往是现货贸易量的数倍或数十倍,所以期货价格不单是由现货价格和仓储成本决定的,除了成本定价还包括资本定价部分。所以,作为期货基金的基本分析交易模型,还要包括期货市场的投机因素: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仓储成本)×投机系数。投机系数根据突发事件、市场投机资金等情况确定。
2)积分评估交易模型
基本分析交易模型的主要缺点是信息收集难度大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分析滞后于市场价格且分析主观性强,但随着信息科技的发达和交易制度的完善,信息的公平共享将进一步缩小信息不对称,最新信息的获取也相对容易了,困难的是如何去辨别信息真伪、主次和克服信息处理中过分主观判断的影响。积分评估交易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
A、确定分析因素
为了使分析统计因素保持全面,多空两方面分析因素的数量不能过少,一般不少于5个。如供求分析因素,以大豆期货为例,供求类因素包括:预测种植面积和实际种植面积因素;预测产量和实际产量因素;大豆进出口量;大豆压榨加工量;库存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
再比如周期性分析因素,还以大豆为例,周期性分析因素包括:3-4月份左右——中美大豆播种期,种植面积预测因素,同时南美新豆开始上市,价格处在谷底。5-8月份左右——中美大豆的天气与产量为主要分析预测因素,消费旺季到来,价格从前期的缓慢上升,至7、8月份大豆受青黄不接和天气炎热等波动因素的影响,价格达到年度高峰。9-11月份左右——中美大豆实际收成因素、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因素,10月份后由于中美新豆上市,价格再次回落至当年的最低价区域。
B、确定分析的时间段
无论何种交易模型的分析方法,都需要足够统计分析样本数据,才能保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要经历一个以上的循环周期,如农产品的生长周期、金属的经济周期等,其中更应该包含突发事件或政治的因素,以检测交易分析模型应对的能力和控制风险能力。
C、确定分数值
确定分数值的方法可以使用普通正负分数法、权重分数百分比值法等,利多因素的分值为正值,利空因素的分值为负值,无明确利多、利空倾向的因素取为0分。
D、计算分值结果
将各影响因素的分数值累计,得出分值结果,分数为正数,则市场的趋势以上升为主;分数为负数,则市场的趋势以下跌为主;分数为0或接近0分,市场将处于盘整。
E、分值跟踪系统
不同事件的发生和时间的推移变化,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不一,如突发事件对价格的影响随事件的变化影响力会逐渐消退,所以要对各因素分数值不断调整,确定分数结果,调整对交易模型的决策结果。
3、数学计量交易模型
数学计量交易模型是指设计者根据现代投资理论,对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大量的统计学分析,从中找出一定规律,在市场出现偏差时或特定情况时进行投资的模型,如套利交易模型、跳空交易模型等。
从使用者角度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分析型的交易模式,另一种是操作型的交易模型,技术分析交易模型和基本分析交易模型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1、分析型的交易模型侧重于预见性,对于市场的走势分析具有提前性;而操作型的交易模型侧重于反应式,当市场已出现某种价格应该采取的交易决策。
2、分析型的交易模型侧重于个别效益,对某段市场的行情要求高准确度,忽略对不利市场情况的分析;而操作型的交易模型着重于实战中的整体效益,要求交易模型对市场的所有情况产生的收益结果作出整体评估。
3、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操作者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市场、投资者、基金管理者自己等的压力,因此在模型上的设计还应包括如何通过某种方法去控制心理压力的因素,有效执行交易模型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