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瑶是温商中典型中的典型,他是温州人的楷模,他是温州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他是胆大到敢“包天”的人。包天的思维让王钧瑶的生意上至航天,下至宾馆,范围广泛,成绩卓越。他的发家史,也是一部冒险史。
1966 年,王均瑶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16岁的他就辍学跟着师傅跑业务卖“不干胶”。1988年,王氏三兄弟开始做生意。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从事过各种行业,例如在广州批发牙膏、牙刷,回到温州包装后出售给宾馆。通过经营酒店业、印刷业等,王氏三兄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是一句玩笑话改变了王钧瑶的人生走向。1991年春节前夕,当时还是温州金城实业公司驻长沙办事处主任的王均瑶,赶回家过年,因为买不到火车票,就与几位同乡包了一辆大巴回家。去温州的山路不好走,汽车在1200多公里的漫长山路中颠簸前行,把一伙人累得够呛,王均瑶随口感叹了一句:“汽车真慢!”旁边的一位老乡挖苦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人眼里的一句反胃的讥讽,却是王均瑶的当头棒喝。这位爱思索的年轻人开始反问自己,“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就不能承包?”小小的打工仔王均瑶决定“螳臂当车,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一番。
在满天的白眼纷飞中,王均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包机”的道路。他独自一人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又进行了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和跟有关部门的沟通。首先,他说服了湖南省民航局:温州—长沙的航班客源充足。他调查到至少有1万左右的温州人在长沙做生意,并且温商不仅把时间看作金钱,还把精力消耗列作一项经营成本。另外,为了消除民航局对于经营风险的担心,王钧瑶采用了“先付钱、后开飞”的合作模式,“我先把几十万元钱押给你们,等于每次先付钱,后开飞,这样你们就‘旱涝保收 ’了。”这句话打动了民航局的心。
在跑了无数个部门、盖了无数个图章后,温州—长沙的包机航线终于开通了。1991年7月28日,对王均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降落于温州机场,中国民航的历史被一个打工仔改写了。一时间,中国及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称此举是中国民航扩大开放迈出的可喜一步。“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王均瑶这样评价他在生意场的首次重要演出。
25岁的王钧瑶成为了中国私人包机第一人,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王均瑶在打破民航历史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胆大包天”的个人品牌形象。到1992 年,王钧瑶总共开通了400多条包机航线。美国《纽约时报》评价:“王均瑶超人的胆识、魄力和中国其他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可以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王均瑶的“发家史”证明一点:有想像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能成功。弱者自重、哀兵必胜、险境求生,这种被逼出来的创业精神似乎总能在温州商人身上体现出来,不由得令人钦佩。
上一章:敢想、敢做、能做 |
下一章:先做后说 |
返回:《犹太式中国人的经商与做人法则:向温商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