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之旅第七天,我们上午在昌都的市区(卡若区)游玩,重点游览了位于寺区上方的强巴林寺。昌都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西藏的东部,有藏东门户之称,扎曲河与昂曲河在这里交汇,形成澜沧江的源头,而昌都在藏语中也就是“水汇合口处”的意思,可能就源于这里的地形,与重庆(长江与嘉陵江交汇)极为相似,同属山城,又有两江交汇,所以很多人也将昌都称其为西藏小重庆。
卡若区最值得一游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城市中心区的茶马广场,是昌都最繁华的中心区域,酒店、博物馆、藏艺馆、展示馆、茶马驿站等应有尽有,餐饮、首饰、服装等店铺林立,是昌都最适合逛街的地方;一个是两江交汇处、澜沧江源头前面的天津广场,这是一个类似于重庆朝天门一样的广场,是一个观景、休闲的好地方。
不过最值得一游的当属有着藏东第一寺之称的强巴林寺,该寺位于城区后面的马拉山上,因寺内主佛为强巴(弥勒)佛而得名,始建于1444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西藏最大寺庙之一,也是西藏驻寺僧人最多的寺庙之一。
强巴林寺雄踞于昂曲与扎曲两水交汇处、昌都的的城市最上方,矗立在横断山脉腰际,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它之于昌都,相当于大昭寺之于拉萨、塔尔寺之于西宁。
我们早上游览的时候,围着强巴林寺转经的信众已络绎不绝,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抱着婴孩,有的还坐着轮椅,有本地的市民,也有外地的游客,可说是整个昌都人气最旺的地方。
据相关资料介绍,强巴林寺是宗喀巴改革西藏佛教以后,由他的弟子所建立的。1373年,宗喀巴与他的弟子们从中原途经昌都进藏时曾感叹“将来在这两水间雄鹰落地般的岩岛上定能兴寺弘佛”,1437年,在色拉寺学经的麦绛森·喜绕桑布受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贾曹杰委派,来昌都创建了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虽然位于藏区,但与内地王朝的关系却一直很紧密,尤其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之后,强巴林寺的主要活佛皆受历代皇帝的册封,相当于一座皇家寺院,寺内依然扣存有1719年5月由康熙皇帝颁发给帕巴拉活佛的铜印,乾隆皇帝于乾隆56年也为其书赠有“祝厘寺”的匾额。
500多年过去了,强巴林寺的佛殿基本保存完好,里面的佛像、壁画和唐卡也十分精美。主要建筑有强巴佛殿(又叫弥勒殿,是强巴林寺的主殿)、措钦大殿、嘎登德庆颇章(帕巴拉寝宫)、印经院、辩经院、度母殿、坛城殿等,总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是藏东最大的寺院之一。
强巴林寺经常会有一些佛会,不过对于游客而言,最值得一看的当属寺里的神舞,舞蹈者皆会戴着一个面具,狰狞而形象,场面宏大、动作大气,在西藏享有较高的盛名,不过可遇而不可求,一般在每年的酥油花节期间才会表演,所以我们也只能期待下次能够遇上。
强巴林寺是昌都城区最值得一游的景点,寺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极为厚重,却免费对游客开放,不过它毕竟属于宗教场所,所以大家在参观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衣着不要太暴露,不要穿短裤、短裙,不要戴帽子与墨镜,未经许可,不要对喇嘛及佛殿内部拍照,对自己不了解的方面,不要随意评论,更不要大声喧哗和追逐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