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普小助君
生命是珍贵的,同时生命也是神秘的。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之后,与生命相对的死亡也时刻陪伴在每一个生物的旁边。在人类出现之后,或许绝大多数生物都没有能力去思考关于死亡的话题,当然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寿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在人类出现之后,长生不老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都是相同的。显然人的寿命长短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或者说都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过去,人们把寿命这种东西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中。比如,在民间故事里就有世上所有人的生命都记录在地府中的生死簿中。一个人能够活多久以及到什么时候死在上面,都有明确的记录。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的事情。
那么人的生命到底和什么东西有关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对于任何一个物种来说,生命本身就是细胞分裂次数的长短。换句话说,所谓的寿命就是我们体内细胞的活性强弱。活性强的人自然能够活的时间长,而活性弱的人相对而言寿命就比较短暂。根据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在我们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一个名叫线粒体的东西,线粒体通常情况下是为整个细胞提供氧气来支撑活力的。
不过线粒体的末端有一个叫端粒体的遗传物质,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体的末端就会减少一分,当一个细胞走向终结的时候,线粒子的末端基本上也就被消耗殆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端粒体末端的长短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当然这只是从个体的生物角度来分析。事实上,人的寿命长短与基因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基因对人的寿命长短影响非常大。
科学家曾做过一项针对于双胞胎的研究,两个双胞胎虽然生活习惯不同,但他们的生命长短有时候和他们的生活习惯关系并不大,而是与他们的父母有关。在双胞胎的父母中,寿命长的人他们的孩子也更加长寿,寿命短的人孩子也更加短寿。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母亲的基因对女性子孙的寿命影响更大,父亲的基因对男性子孙寿命的影响更大。
如果把人的寿命比喻成一座大楼,那么一个人的基因就是这座大楼的地基,地基的厚度决定了生命的长短。而后天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则是地基之上盖的大楼。有的人虽然地基不好,但后天的饮食习惯比较健康,相对而言,寿命可能就会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增长。有些人虽然地基很好,但后天却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往往会死于各种各样的疾病。
当然寿命的长短,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还有着不少无法解开的谜团。不管是基因的影响,还是后天生活习惯的影响,说到底影响的都是个人生命的长短。而人类整体生命的长短目前是由什么决定的?暂时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