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uploads/thumb/91/1-230GZ6352K23.jpg)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秘传食谱-瓜果门
正文:
第十六节 炒嗬囒豆仁
预备 :
[材料]嗬囒豆仁若干,油适量,火腿丁、鸡肉丁(或用猪肉丁,也好)、香菰( 潘老师按:菇 )丁(均适量),酱油、盐(均合味),好汤少许(用水也可)。
嗬囒豆仁即豌豆仁,江浙一带的食材
手术 :
将嗬囒豆仁先放在滚油锅内略炒一过,即加进火腿丁、鸡肉丁(或猪肉丁)、香菰( 潘老师按:菇 )丁、酱油、盐、好汤(或水)一同炒到恰好。
潘老师按 :
注1:需要补充的是,嗬囒豆(荷兰豆)是以碗豆的豆荚膳用,但江苏一带则是以豌豆成熟后去荚的青豆膳用,“扬州炒饭”的材料除鸡蛋之外,还必须有这样的青豆,扬州就是将豌豆青豆直白地称作“青豆”。
这就是为什么广州人选用豌豆豆荚,而扬州人选用豌豆青豆呢?
原来,这是两地食客对豌豆的质感有不同的追求。豌豆豆荚以脆嫩为主,而豌豆青豆以粉燘为主,各擅其长。
第十七节 炒荷包豆仁
预备 :
[材料]除荷包豆仁外,其余一切均同前节炒嗬囒豆仁一样。
手术 :
一切做法均同前节炒嗬囒豆仁一样。
荷包豆在广东叫龙芽豆
第十八节 烩荷包豆仁
预备 :
[材料]荷包豆仁若干,鸡肉片、冬笋片、火腿片、香菰( 潘老师按:菇 )片(均适量),好汤适量,酱油、盐(合味)。
手术 :
将荷包豆仁用鸡( 潘老师按:肉 )片(或不要亦可)、冬笋片、火腿片、香菰( 潘老师按:菇 )片、好汤、白酱油、盐一并烩吃,风味颇好。
潘老师按 :
注2:荷包豆与“荷兰豆”一样,都是以豆荚入馔,但荷包豆的荚肉较厚、豆粒较小。
广州人称荷包豆为“龙牙豆”。
其实它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蔷薇目[Rosales]蔷薇亚目[Rosineae]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Trib. Phaseoleae]菜豆亚族[Subtrib. Phaseolinae]菜豆属[Phaseolus]荷包豆[ Phaseolus coccineus Linn.]的豆荚。
另外,很多人会将荷包豆(龙芽豆)与“菜豆”混淆,前者豆荚呈镰状长扁圆形,长约10厘米、宽约1.5厘米。
后者豆荚呈稍弯、略肿胀的曲带形,长约15厘米、宽1厘米。荷包豆其实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蔷薇目[Rosales]蔷薇亚目[Rosineae]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Trib. Phaseoleae]菜豆亚族[Subtrib. Phaseolinae]菜豆属[Phaseolus]菜豆[ Phaseolus vulgaris Linn.]的豆荚。
第十九节 烩蚕豆
预备 :
[材料]除蚕豆外,其余一切均同前第十四节烩嗬囒豆仁一样。
手术 :
一切做法均同本篇第十四节嗬囒豆仁一样。
蚕豆
第二十节 蚕豆泥
预备 :
[材料]蚕豆若干,鸡蓉( 潘老师按:鸡茸 )、火腿蓉( 潘老师按:火腿茸 )、好汤(均适量),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少许。
[特别器具]沙缽一只。
手术 :
将蚕豆先行煮( 潘老师按:烚 )熟,去净皮,放入沙缽内擂到极烂。用鸡蓉( 潘老师按:鸡茸 )、火腿蓉( 潘老师按:火腿茸 )、好汤烩到将好,加上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少许搅匀起锅去吃。
第二十一节 炒蚕豆仁
预备 :
[材料]一切材料除蚕豆外,其余都同前第十五节炒嗬囒豆仁一样。
手术 :
一切做法均同前第十五节炒嗬囒豆仁一样。
潘老师按 :
注3: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南豆”“竖豆”“佛豆”。
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蔷薇目[Rosales]蔷薇亚目[Rosineae]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野豌豆族[Trib. Vicieae]野豌豆属[Vicia]蚕豆组[Sect. Faba]蚕豆[ Vicia faba Linn.]的种仁。
第二十二节 烩加渣泥
预备 :
[材料]绿豆若干,熬炼好的鸡油适量,猪油适量,好汤适量,白酱油合味,火腿蓉( 潘老师按:火腿茸 )少许。
绿豆
[特别器具]紧密的大布袋一只。
手术 :
[第一步]将绿豆先煮熟,去净皮,放在紧密的大布袋内沥干水气,再将熬炼过的鸡油倾入豆中拌和极匀,揑( 潘老师按:捏 )做块子,候用。
[第二步]将猪油入锅炼滚,放入揑(捏)好的豆泥,炸至带金黄色为上。捞起再擂烂,候用。
[第三步]用好汤、白酱油将豆泥再烩到不乾( 潘老师按:干 )不湿为上。上碗以后面上薄洒( 潘老师按:撒 )一层火腿蓉( 潘老师按:火腿茸 )去吃。
第二十三节 炸加渣泥
预备 :
[材料]绿豆若干,鸡油适量或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少许,猪油适量,好汤、白酱油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均少许。或净水、白糖、淅( 潘老师按:浙 )醋、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各少许。
手术 :
[第一步]同前一样,将绿豆煮熟,去净皮,放入紧密的大布袋内沥乾( 潘老师按:干 )水气。用熬炼过的鸡油或加进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少许与豆蓉和揑( 潘老师按:捏 )成小条,再做一寸多长的段子,候用。
[第二步]将猪油入锅炼滚,放入揑( 潘老师按:捏 )好的豆蓉小条,炸到透黄取起候用。
[第三步]另取好汤调(潘老师按:疑为衍字)同白酱油、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煮搅成卤。或用净水调白沙糖、淅( 潘老师按:浙 )醋、纤粉( 潘老师按:现在多写成“芡粉” )打搅入锅煮成卤子。倾入炸好的豆条内一并拌吃,其味极佳。
潘老师按 :
注4:第二十二节及第二十三节所制的“豆泥”或“豆蓉”,在广州则称“豆沙”。
注5:绿豆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蔷薇目[Rosales]蔷薇亚目[Rosineae]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Trib. Phaseoleae]菜豆亚族[Subtrib. Phaseolinae]豇豆属[Vigna]绿豆[ 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的种子。
注6:第二十二节及第二十三节的“加渣”,疑是源于东南亚一带的“Bubur Cha Cha”(摩摩喳喳)——呈稀糊状的食品。不过,“摩摩喳喳”是西米煮成糊状糖水后配水果粒而吃的。这个食品在1980年代在广州长堤“大同酒家”售卖过。
待续 ……
粤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