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正在上映。
由于是部非常明显的文艺片,同时背景还是特殊年代。
电影的票房不算特别亮眼,但是观众口碑是着实不错的。
豆瓣评分开画8.1,现在虽然降到7.9了。
但是这在国产电影当中,绝对属于高口碑的电影了。
虽然现在豆瓣评分公信力大降,看过的观众都表示电影拍得不错。
主要就是张艺谋把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拍得真挚而又动人。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张艺谋能拍好文艺片为何拍不好商业大片。
这个问题有机会再单独分析,本篇是打算分析一下张艺谋电影生涯,一部非常特殊的商业大片。
2016年上映的《长城》。
《长城》背负着张艺谋,中国电影界和美国电影界,甚至是当时全中国观众莫大的期盼。
最终电影上映过后,口碑和票房成绩都不尽如人意。
张艺谋为何拍不好《长城》呢?
单纯从电影本身分析,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分析的地方。
因为电影上映的时候,再到后来的分析已经是铺天盖地了。
其实我们只要追本溯源,还是很容易理解这部电影为何会失败的。
简单的说,《长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是部合拍片。差不多相当于买办公司的性质,只是这是电影而不是一家公司。
张艺谋大概相当于这个项目的经理,话语权和掌控力还是蛮大的。
但是公司的经营与这个大项目的根本性一些东西,导演肯定是不能动的。
张艺谋能够做的,也就是在这个项目上面修修补补。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答案也确实如此。
《长城》这个项目其实很早,早在2010年之前就有这个项目了。
当时主导的也是传奇影业‘,但只是前期筹备的阶段。
这部电影第一次正式对外宣传,时间是2011年夏天。
当时还不是万达联手传奇影业,而是华谊兄弟与传奇影业组建制片公司——传奇东方。
当时《长城》的主创,也和后来的不同。
导演是《血钻》《最后的武士》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编剧是长期全作的马歇尔·赫斯科维兹。
当时的演员阵容,男主角是《吸血鬼猎人林肯》的本杰明·沃克、超人亨利·卡维尔和章子怡。
后来,这个项目黄了,没有延续下去。
原因多半是传奇影业被万达收购的事情。
公司高层的变动,自然会影响旗下商业项目的推进。
这个项目后续还有很多复杂的操作,反正最终找到了张艺谋做导演。
张艺谋虽然是这个项目的经理,对于这部电影有着各种修修补补。
比如美国编剧最开始写的那版剧本,守卫长城的只有几百个士兵的特种部队。
张艺谋说这不行,至少要十万。几百个兵你放到长城上,非常渺小,后来就变成十公里的战线。
因为这个提议,后面就延伸到了鹤军、鹰军虎军熊军和鹿军等等不同军种。
虽然我们现在回望这个设定仍然感觉不是太好,但至少比之前外国编剧的几百士兵就能守长城要科学些。
其它一些设定也是如此,张艺谋有所修补。
当中张艺谋修补得最好的片段,当属祭拜将军唱秦腔那段。
这毕竟是个外国公司主导的大项目,根本性一些东西是不能动的。
比如《长城》必须启用西方男主角的视角,最终拯救电影里的中国文明的文化内核等等。
《长城》有5个编剧,结果没有一个中国人。
这些西方人编剧的东西,放到其它弱势文明和国家电影里面可以。
但是放到历史和传统文化继承完全,近现代饱受列强侵略,最终重新崛起的现代中国语境当中。
无论从哪个方面,它都是别扭的。
中国现代不是西方拯救的,古代历史更和西方无关。
哪怕它是个架空的奇幻故事,但是里面的根中国观众就不会接受。
不管怎么拍,它最终是不可能拍得好的。
张艺谋为何会接《长城》
张艺谋在接下《长城》的时候,可不可能知道会拍成烂片?
答案是只能问他本人,但确实他有可能就知道。
那么,张艺谋为何还会接下这个项目呢?
按照现在网络热词: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
当然这是个玩笑。
张艺谋接下这个《长城》是抱了一个很大的理想和梦想的。
《长城》上映的时候是2016年,接到项目的时间只会更早。
我们把时间定在2015年,当时国产电影环境市场是如何的?
那就是电影票房虽然崛起很快,但是市场上尽是疼痛青春,各种改编热门小说ip,请流量明星主演的商业大片的天下。
当时的国产电影工业,可以说是很差的。
别说和美国好莱坞比了,和亚洲的日韩相比都被吊打。
《长城》这个项目诞生的时候,它是企图借美国电影工业,包装中国文化故事成功对国外进行传播。
最终形成一种中美合拍商业大片新模式的希望在。
正如张艺谋当时采访时所言:
2000年时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美国上映才2000家影院,但《长城》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有4000家影院会放映。
这部电影说到底是一个美国投资,请来中国导演前来拍摄的商业大片。
这个项目主导的是美国的传奇影业,主要班底全是美国人。
剧本是美国人按照英文剧本的规律,筹备7年写就的西方似的类型片。
整个电影班底来自好莱坞的摄影、美术团队,以及两大西方代表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和维塔工作室。
《长城》这部电影,首先它是一部好莱坞工业生产线上的合格产品;其次才是所谓的中国文化故事大片。
张艺谋的梦想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明显失败了。
国产电影不需要外国人拯救
美国人,甚至是外国为何拍不好中国故事?
这和汽车、电脑、手机等这种科技产品不同。
不管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产品,只要人家的硬件和软件更好的,消费者直接换个产品就行。
但影视流行文化就完全不同,它对于消费者而言有着明显的文化隔阂。
美国好莱坞大片拍得好的,中国观众会非常喜欢。
这些年中国拍得好的国产商业大片,中国观众同样非常喜欢。
但是美国好莱坞拍中国故事的商业大片,绝大多数都是拍不好的。
中国观众自然也就不喜欢了。
如同前几个月刘亦菲版《花木兰》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外国人拍中国故事的电影为何拍不好呢?
上面解释《长城》失败的时候,已经解释过原因了。
中国有着丰富而又悠久的历史文明,同时文明文化继承非常的完善。
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有着中华文明独有的系统性的东西。
我们的古代文明就讲究的是人定胜天,讲究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近现代遭受侵略的时候,中国人也是自己反抗,革命,不断寻找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建立了独立而强大的新中国。
中国经济崛起过后,流行文化开始迅速发展。
不管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古装作品,亦或者现代作品。
它自然都应该是中国人的视角为主,同时还有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观,审美观的价值观等东西。
可外国主导的电影,不会放弃自己市场和高傲的态度。
他们主导拍的电影,自然会蕴含着自己的价值观。
而以西方为主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与中国观众南辕北辙。
最终拍出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的电影。
可以说实在太正常了。
ps:其中当然有《末代皇帝》《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动画版等好的。
但这在大量外国人拍中国故事的电中沧海一粟,绝大多数都是那种不中不洋的商业烂片。
尾声
《长城》的烂确实不应该让张艺谋全背了。
这部电影本质上就是个中外合拍的买办性质类的项目。
张艺谋虽然是个项目经理,为项目做了很多修修补补的工作。
但是整部电影很多根本性的内容,绝不是张艺谋能够左右的。
但是——
张艺谋肯定也是有责任的。
伯光君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责任,便是还是认识上的不足。
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故事是无法用外国工业包装的,指的是外国人占主导地位的影视工业来进行包装。
这条道路国内无数导演拍了很多不中不洋的古装烂片。
再到张艺谋声势浩大的《长城》带来的失败,彻底让中国电影人清醒了过来。
说来讽刺的是。
2016年,张艺谋的《长城》上映,口碑质量和票房双双失利。
2017年,吴京导演的《战狼2》火成中国电影史的神话。
此后《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
这些中国人自己主导革新的工业大片,它就迅速崛起了。
中国历史事实一直就在证明。
中国和中国人从来不需要外国来拯救。
《长城》和国产商业大片的例子也证明了。
国产电影不需要外国人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