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
七彩片皮鸡
原料:光鸡1只(约1250克),鸡胸肉180克,番茄(西红柿)400克,青瓜(嫩黄瓜)150克,菜䓕150克,薄脆100克,虾片100克,精盐3.5克,味精1克,白糖10克,鸡蛋液30克,干淀粉50克,淡二汤50克,芡汤10克,西汁75克,白卤水1罉,脆皮鸡水50克,花生油(炸用)5000克。
制作方法:
此鸡馔于民国时期在粤菜的地位等同于“金陵片皮鸭”及“北京片皮鸭”的地位,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
然而最终导致销声匿迹,全在“七彩”两字。
因为这个“七彩”使鸡馔的整套工艺太过繁复冗赘,以至于厨师忙于处理无关重要的“七彩”——鸡馔造型而疏忽至关重要的脆皮方面,导致鸡馔沦为胡里花俏的看菜,趣味全失。
制作此鸡馔,主要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制作“脆皮鸡”,
一个部分是制作“七彩”。
“脆皮鸡”部分是将白卤水加热至沸腾,将光鸡放入白卤水内用慢火浸18分钟至熟。捞起用脆皮鸡水涂抹表皮,再用钢钩勾起挂在通风处吹干表皮准备油炸。
“七彩”部分较为繁复冗赘,要逐样处理,并且要掌握好各样合成的时机,确保其新鲜度。
鸡胸肉切成12片,每片长4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用1.5克精盐、1克味精拌匀。腌10分钟后加30克鸡蛋液、35克干淀粉拌匀。
用时以半煎炸的形式烹制,使鸡胸肉焦脆、金黄。猛火烧镬(锅),落15克花生油,待花生油微冒青烟,将鸡胸肉及西汁放入镬(锅)里拌炒均匀,滗在碟里备用。
番茄(西红柿)洗净,横切成12片圆片。圆片两面先撒上白糖,再撒上15克干淀粉。用五成油温(150℃~180℃)的花生油炸熟,用笊篱捞起沥去油分。
青瓜(嫩黄瓜)洗净,横切成12片扇形片。
猛火烧镬(锅),落15克花生油,待花生油微冒青烟,用淡二汤及2克精盐将菜䓕煸炒至九成熟。将菜䓕倒入笊篱沥去水分。再以烧镬(锅),落10克花生油,待花生油微冒青烟,用芡汤将煸熟的菜䓕炒匀授味。再将菜䓕倒入笊篱沥去水分。
薄脆和虾片分别以五成油温(150℃~180℃)的花生油炸膨化,用笊篱捞起沥去油分。
猛火烧镬(锅),落足花生油,待花生油加热至五成油温(150℃~180℃),将吹干表皮并用筷子戳破鸡眼的“脆皮鸡坯”用笊篱盛起放入油里,炸至鸡皮泛白,拿起笊篱,使“脆皮鸡坯”架在油面,用手壳(勺)不断地滗热油淋在鸡皮上,使鸡皮受热焦化变红、变脆。待鸡皮均匀地变成金红色,即停止淋油,将鸡交由砧板师傅进行片皮工作。
在候镬师傅给鸡进行油炸工作时,砧板师傅即进行摆碟工作。
将炸好的薄脆堆在瓦碟中央,再按顺序将鸡胸肉片、菜䓕、番茄(西红柿)片、青瓜(嫩黄瓜)片及虾片伴在薄脆周围。
待“脆皮鸡坯”炸好后,将鸡侧卧,先在鸡嗉窝部片出2块4厘米见方的鸡皮,再按鸡胸、鸡翼(腋)、鸡背、鸡髀的次序片出同样大小的鸡皮共22块(总共24块),并排砌在薄脆上面。
将鸡头、鸡翼尖斩下并按鸡形摆放在碟内便可供膳。
潘老师按 :
注1:“薄脆”的配方和做法,请参阅《粤厨宝典·点心篇》。
注2:“西汁”的配方和做法,请参阅《粤厨宝典·候镬篇》。
注3:“白卤水”“脆皮鸡水”的配方和做法,请参阅《粤厨宝典·味部篇》。
注4:“脆皮鸡坯”在油炸前必须将鸡眼戳穿,防止油炸时鸡眼受热膨胀爆裂四溅。
注5:砧板师傅摆碟工作要与炸鸡同步进行,以确保各料鲜、脆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供膳。
炸子鸡
原料:光鸡1只(约600克),精盐7.5克,米酒15克,葱条15克,姜片10克,老抽(深色酱油)25克,麦芽糖3克,花生油(炸用)3500克。
制作方法:
此鸡馔曾是民国时期粤菜的经典名作。
清末时,“太平馆”的“烧乳鸽”作为西餐食品在广州声名鹊起,招徕众多食客帮衬。遗憾的是,乳鸽并非粤菜传统食材,粤菜师傅对其烹制并不擅长,引来不少的非议,粤菜师傅认为这样愧对粤菜烹饪这块招牌,决定绝地反击。
于是,另辟蹊径选用比鸡项(嫩雌鸡)的更加骨脆肉嫩的童子鸡应战。
不愧深受“食在广州”的熏陶,粤菜师傅就此课题创出的“炸子鸡”一战成名,让“烧乳鸽”的拥趸也见异思迁成为“炸子鸡”的拥趸。
民国末期,广州沿江路的“大同酒家”新张,旗下名师将“炸子鸡”的工艺进行改良,由生炸改为熟炸;同时也将童子鸡改为鸡项,确保鸡皮酥脆。
这就是时至今天仍然是粤菜经典的“大红脆皮鸡”(又称“大同脆皮鸡”)。
顺带一说,“大红脆皮鸡”的工艺倒逼本属西餐食品的“烧乳鸽”也要进行改革,但这改革进程则是由粤菜师傅实施,使得粤菜有了“红烧乳鸽”的名馔。
这里介绍的“炸子鸡”做法是民国时期的版本,务求让新晋厨师了解鸡馔原始的做法以此了解鸡馔发展的轨迹。
精盐、米酒、葱条、姜片、老抽(深色酱油)及麦芽糖放钢盆内混合成调味液,将调味液涂匀鸡膛内外,腌30分钟。
花生油放入铁镬(锅)内,以中火加热至五成油温(150℃~180℃),将腌好并用筷子戳穿鸡眼的光鸡放入油里浸炸,期间用笊篱拨动,使光鸡受热均匀。待鸡皮转红、发硬,用笊篱捞起沥去油分,再交给砧板师傅按鸡形斩件上碟使可膳用(通常还伴上炸好的虾片)。
潘老师按 :
注1:“子鸡”是童子鸡的简称,又称“拳鸡”。童子鸡是指刚长成但仍未有性意识的雏鸡。
注2:“薄脆”的配方和做法,请参阅《粤厨宝典·点心篇》。
注3:“西汁”的配方和做法,请参阅《粤厨宝典·候镬篇》。
注4:“白卤水”“脆皮鸡水”的配方和做法,请参阅《粤厨宝典·味部篇》。
注5:民国时期的《秘传食谱·鸡门·第四节·炸子鸡》云:
“ 预备:
[材料]十几两重未生蛋的嫩子鸡一只,绍兴酒适量,滚开水一锅,滴珠红酱油适量,油半锅,红酱油、白酱油、好清汤、纤粉(现在多写成“芡粉”)均适量;或蜜糖适量,或淅(浙)醋、沙糖、净水、纤粉(现在多写成“芡粉”)也均适量;或花椒、盐都适量,预先其研成细末。
[特别器具]蒸笼一具,干净布一大块,七寸盘一个。
手术:
[第一步]取嫩子鸡也如前法去尽毛同肚内各物,不可破开(参看前第一节第一步)。
[第二步] 用绍酒将鸡的内外尽行遍擦,放入蒸笼内略略蒸上一刻,或入滚开水的锅内煮二三十滚;取起,晾干水气,用干净布遍身揩擦一过。
[第三步]再用滴珠红酱油遍塗(涂)皮上,略停一刻,再放进滚油锅内炸到透熟。
[第四步]取起,乘热将肉用手撕烂,盛放在七寸盘子里面。[第五步]另外再用红酱油、白酱油、好清汤加上少许纤粉( 现在多写成“芡粉”)一并入锅,先煮成一小碗卤子,将撕好的鸡肉拌进,取食最佳。
注意:
[一]有用生鸡肉去放入油锅炸的,最佳。但是,非极好的手段不能恰到妙处。
[二]还有用蜜糖将鸡肉周身塗(涂)抹一过,再放进滚油锅内炸的,更佳。
[三]也有用淅(浙)醋、砂糖、净水、纤粉(现在多写成“芡粉”)打成卤子,同炸熟的鸡肉拌吃,也好。
[四]更有用盐同花椒研成末去拌蘸着鸡肉吃。 ”
注6:民国时期的《秘传食谱·鸡门·第五节·炸拳鸡》云:
“ 预备:
[材料] 拳头在的小鸡数个,绍酒、酱油均都适量,以能盖过所焖的物为度);又绍酒另备少许,油半锅。
[特别器具]五寸碟数个。
手术:
[第一步] 取拳头大的几个小鸡去净毛,及肚里肠脏各物,整块先用绍酒、酱油共焖到五分好,取起,沥尽汁水,置候冷透。
[第二步]用绍酒再将冷透的鸡肉遍身塗(涂)沫(抹)一过,然后放入滚油锅内炸到极好;分个的盛放在五寸碟中,捧到桌上,像吃西餐一样,每客各放一碟用手撕吃,不仅其肉嫩味美,连骨也酥脆异常。
注意:
[手术] 因为鸡子过于嫩小,所以,将要油炸的以前须先塗(涂)上些绍酒,方不致有被油炸破皮肉的弊病。 ”
全文完
粤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