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尾亚目—蛔形下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线虫动物门
色矛纲
色矛亚纲
小杆目
旋尾亚目
蛔形下目
蛔形下目(学名:Ascaridomorpha),即传统分类中的蛔目(学名:Ascaridida)或蛔虫目,原是胞管肾纲旋尾亚纲之下的一个目,现时被降为小杆目旋尾亚目之下的一个下目级分类单元。然而,目前大多数分类依然使用“蛔目”这个名称。
蛔形下目包括有多个寄生性圆虫的科。这些蠕虫包括有多个对人及家畜的重要寄生虫,蛔虫、海兽胃线虫及犬弓首蛔虫等都是本目的成员。这些物种的前端都有三片“唇片”。
1.分类史
过往蛔目曾经属于无尾感器亚纲(Aphasmidia)或有腺纲(Adenophorea),今属胞管肾纲(Secernentea)。
而本目过往在某些分类曾被归到小杆亚纲去,但不论从形态学还是DNA序列数据来看,都明确地显示应该将它们分配到旋尾亚纲(Spiruria)去。尽管有时尖尾线虫目(Oxyurida)跟Rhigonematida会被归到蛔目之下的尖尾总科,但这两动物与蛔虫的关系没有比其他旋尾亚纲物种更亲近。现时在最新的分类,蛔虫目是色矛纲色矛亚纲之下13个目之一,但截至2018年1月12日,“蛔虫目”这个分类单元之下已不再包括任何物种。
2.特征
唇瓣3片。食道简单,肌质,后端有时稍有膨大,但不具特别的瓣状结构,偶尔有后小室,有或无盲突。
在咽管连接处,肠道偶有1个或多个盲突。少数虫种中有肛前吸盘。交合刺等长或不等。有时需一个中间宿主。卵壳常有凹凸不平的子宫分泌层,排出时未形成胚胎。第二幼虫期具传染性或侵袭性。
3.下属科
棘唇科(Acanthocheilidae)
异尖线虫科(Anisakidae)
蛔科(Ascarididae)
箭形科(Atractidae)
丽尾科(Cosmocercidae)
缨首科(Crossocephalidae)
异刺科(Heterakidae)
异唇科(Heterocheilidae)
卡线科(Kathlanidae)
琴柏科(Quimperiidae)
里岗科(Rhigonematidae)
锥尾科(Subuluridae)
弓首蛔虫科(Toxocaridae)
4.蛔虫科
蛔虫科(学名:Ascarididae),亦简化作蛔科,是蛔形下目之下的一个科。
蛔属(学名:Ascaris)为蛔虫科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寄生在各类哺乳动物(主要是食肉类)的肠内。体大型,口周围有3个唇。人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可能是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寄生於猪体内的猪蛔虫(A. suum)与人蛔虫大致相同,尚难确定二者有无区别。直接发育。蛔虫卵被吞入後,幼虫穿过肠壁,由循环系统到肺,经一段发育,到咽部,由咽喉下再回到肠内发育为成虫。感染幼虫可能引起肺炎,成虫使患者营养不良,甚至引起腹膜炎,成虫可用哌嗪(piperazine)等药物驱除。
(2)人蛔虫
人蛔虫(学名:Ascarislumbricoides),俗称蛔虫。人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尤其是儿童,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蛔虫病,属大型的人体寄生线虫。成熟的雌虫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产卵。
①外部形态
体呈圆柱状,向两端渐细,全体乳白色,侧线明显。雌虫长达20—35cm,雄虫15—30cm,直径5mm,雄虫短而细,尾端呈钩状。前端顶部为口,有3片唇,背唇1片,具二双乳突,腹唇2片,各具一双乳突(double papillae)和一侧乳突(lateral papillae),口稍后处腹中线上有一极小的排泄孔。肛门位于体后端腹侧的中线上。雌性生殖孔在体前端约1/3处的腹侧中线上,小。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称泄孔,自孔中伸出一对交合刺(spicule)。
②体壁
体壁由角质层、上皮和肌层构成皮肌囊。角质层发达,由皮层、原纤维层、基质、纤维层及基膜等四层构成,有保护作用。上皮层为合胞体构造,两侧线发达,其内各有一条纵排泄管,背线及腹线明显,内有背神经和腹神经。纵肌不发达,被背、腹、侧线分成4条纵带。肌细胞的基部为可收缩的肌纤维,端部为不能收缩的细胞体部,细胞核即位于此处。
③原体腔
原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纵肌收缩时只能作弯曲的蠕动,消化器管、生殖器管浸在体腔液内。
④消化系统
消化管简单,为一直管,口腔不发达,口后为一肌肉性的管状咽,内腔呈三角形,外壁的辐射状肌肉发达,有吮吸功能。咽后为肠,肠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有微绒毛。直肠短,以肛门开口于体外,雄性直肠实为泄殖腔。无消化腺。
⑤呼吸
线虫类或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或行低氧呼吸,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及循环结构。进行无氧呼吸。
⑥排泄
排泄器管属管型,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H”形,伸向体后的2条排泄管位于侧线内。
⑦神经系统
在咽的周围有一环状的围咽神经环,向前后各分出六条神经,前端的神经分布到唇、乳突及化感器等。向后的六条神经中,一条为背神经,一条为腹神经,二对侧神经,两对侧神经离开脑环后很快合并成一对,最后的这四条神经分别位于相应的纵行上皮索内,其中腹神经最发达,由腹神经发出分支到肠及肛门。
线虫的感觉器官主要分布在头部及尾部两端。头部包括唇突、乳突。
⑧生殖与发育
雌性:具一对细管状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细长,前后盘曲于原体腔内,子宫粗大,二子宫汇合成短的阴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于体外。
雄性:单个,细管状。由盘曲的精巢、输精管、较粗大的储精囊和射精管组成。射精管入直肠,以泄殖孔开口于体表。泄殖腔的背侧形成一对交合刺囊,内各有一条交合刺。
⑨生长需要
成虫在人体小肠内交配并产卵,直接发育。每头雌虫日产卵量可高达20万粒,卵随寄主粪便排到体外。卵到外界在20—30℃、阳光充足、潮湿松软的土壤中经二周后在310卵内发育成幼虫,一周后幼虫在卵内脱皮一次成为具感染能力的卵。新排出的卵没有感染力。人如吞食了感染卵,卵到小肠后则幼虫孵化,幼虫穿过肠粘膜进入静脉,并随血液在体内循环,经过肝、心脏,最后到达肺部,幼虫在肺泡内寄生,在肺泡内脱皮两次,随咳嗽等动作沿气管逆行又回到咽部,再经吞咽动作又进入消化道中,进入小肠后再脱皮一次,数周后发育成成虫,人体自虫卵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0天,成虫在人体内存活一年左右。人如少量感染蛔虫,并不引起明显症状,如果严重感染则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释放出免疫原性物质,引起寄主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如肺部炎症、痉挛性咳嗽、体温上升等。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引起小肠粘膜机械性损伤,以致消化吸收不良,病人腹疼、食欲不振,严重时儿童会出现贫血、发育障碍等症状。体内大量成虫寄生,会出现成虫扭曲成团造成肠梗阻或成虫侵入胆囊,造成胆囊炎、胆道穿孔、胰腺炎、腹膜炎等。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的人体寄生虫,在我国感染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蛔虫成虫产卵量大、虫卵有很强的理化抗性,直接感染不需要中间寄主,人们生食蔬菜及不卫生的生活习惯等都造成了蛔虫的广泛传播。因此积极治疗病人、管理粪便、改善环境条件及注意个人卫生是控制蛔虫流行的重要手段。
5.异唇科
异唇科(学名:Heterocheilidae)是蛔形下目之下的一个科。
(1)形态特征
头部有3片大唇。唇上和唇后有纵的或伞形构造的角质物。食道简单,无胃,有1或2个肠盲囊。
(2)鱼蛔虫属
鱼蛔虫属(学名:Ichthyascaris)是异唇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口围有3片唇,无中唇,侧腹唇有横环状构造,并有侧突。食道圆筒状。雄虫无尾乳突;交合刺形状大小均同。雌虫阴门在体中部之前。卵生。卵壳薄。
②主要种类
鮟鱇鱼蛔虫(Ichthyascarislophii Wu)寄生于上海的黄鮟鱇肠中。
(3)领蛔虫属
领蛔虫属(学名:Cloeoascaris)是异唇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每一瓣唇的内面均具1对大圆锥形齿。间唇付缺。颈部环绕有1圈角质的领状环,该环与唇基部间的区域被有小刺。食道连着一小而圆的胃及胃盲囊。盲肠存在。颈乳突显著。雄虫:交合刺短而细,等长。从泄殖孔之前至尾末端之亚腹位具1纵列乳突(包括2枚肛后乳突)。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前半部。卵生。卵椭圆形,壳薄,表面具颗粒,产出时含有不分裂的卵球。
②主要种类
带鱼领蛔虫(C. trichiuriYin & Zhang)寄生于带鱼胃,采自浙江舟山。
6.琴柏科
琴柏科(学名:Quimperiidae)是蛔形下目的一科。
(1)形态特征
唇小或付缺,无口囊。食道分化或不分化。胃和肠盲囊付缺。雄虫肛前吸盘通常存在,无几丁质边缘。交合刺等长,引带有或付缺。阴门在体后部,子宫分支相对。卵生。
(2)生活习性
寄生于鱼类,偶见于两栖类。
(3)新琴柏线虫属
新琴柏线虫属(学名:Neoquimperia)是琴柏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虫体粗壮,两端稍狭小,侧翼膜自唇基部开始分布至颈乳突。口唇3片,无齿。食道全肌质,不分前后两部。具肛前假吸盘。不具引带。肛后侧乳突只有1 个。
②主要种类
强壮新琴柏线虫(N. robustum)寄生于达氏缨口鳅肠中,分布于福建邵武。
(4)后琴柏线虫属
后琴柏线虫属(学名:Metaquimperia)是琴柏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体小。颈翼发达。口具3瓣扁平或圆形唇,食道的前端为3枚齿(1背位及2亚腹位)。食道前后段均呈棒状。雄虫:后端向腹面弯曲,尾部突锥形,终端可能为一小刺,肛前吸盘存在。尾翼可能存在。除亚腹面的肛前和肛后乳突外,尚有位于泄殖孔前后的不成对的乳突以及成对的肛后侧乳突。交合刺等长,似翼。引带存在。雌虫:尾部尖削,阴门位于体后部,子宫分为二支;卵产出时不分裂。
②生活习性
寄生于鱼类。
③主要种类
鳠后琴柏线虫(M. hemibagriWang)寄生于长鳍鳠及斑鳠肠。
(5)新肠突线虫属
新肠突线虫属(学名:Neoomeia)是琴柏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虫体中等大。口孔小,呈三角形,有6瓣唇片。唇片基部有2个背齿和2个亚腹齿及许多小齿。口的周围有2个化感器和4个具双头的下中乳突。此外,于背、腹面各有1个双头的乳突,排列在外圈。口腔内有4个似齿样板,2个位于背面,2个位于亚腹面。食道长,由肌质和腺体两部组成。有肠盲突。雄虫无尾翼和肛前吸盘,具尾乳突多对。肛后有3个强角质化且两侧边缘具齿的“U”字形特殊结构。交合刺1对,等长。具引带。雌虫尾部背、腹面各有3片尾翼。阴门位于体中前部,卵椭圆形。
②主要种类
双髻鲨新肠突线虫(N. sphyrnae)寄生于路氏双髻鲨胃,采自海南岛。
(6)伍氏线虫属
伍氏线虫属(学名:Wuinema)是琴柏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体小。线形,尾尖细。体前具发达的侧翼膜。口呈三角形,无唇和乳突。排泄孔位于接近肠前端处。颈部具1对感觉神经。食道分为前肌质和后腺体二部份。雄虫交合刺两根,长度相等,形状相似;具引带。肛门前方具1乳突状腺体孔。具肛前肌质吸盘,无尾翼膜或尾膜极不发达。尾乳突均不带柄。雌虫阴门位于身体后半部。卵生,卵为椭圆形至圆形,卵壳较厚,光滑。
②生活习性
寄生于淡水鱼类。
③主要种类
鳠伍氏线虫(W. mysti)寄生于大鳍鳠胃及肠。
(7)秉志线虫属
秉志线虫属(学名:Pingis)是琴柏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虫体呈线形,前端钝圆,口孔三角形。口结构简单,无唇。前端有4个亚中位乳突及2个感化器。表皮光滑,有发达的侧翼膜,头部的翼膜最宽,向后逐渐狭窄。食道呈圆筒形。由前肌质和后腺体两部分组成,并以神经环为分界。食道腺体部的后2/3处,有1对感觉神经,其末梢通到侧翼膜。食道和肠连接处的附近最宽,向后逐渐缩小,排泄孔位于食道和肠连接处的腹面。雄虫尾尖。交合刺大小、形态均同,具引带。具有柄的肛前乳突。并在后两对乳突间有乳突状的腺体突起。具有柄的肛侧突及肛后突,分别为2对及5对。尾部通常向腹面卷曲,有尾翼膜和肛前吸盘。阴门在体后1/3处,其前阴唇很突出。阴道有发达的肌肉前伸一定距离后即与前后两子宫相接。雄虫4~6mm,雌虫5~5.8mm。
②主要种类
中华秉志线虫(P. sinensis)寄生于乌鳢肠及幽门垂、半刺光唇鱼肠中,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