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罗丹凌 包华 文/图
最美人间四月天,恰是读书好时光。你想给孩子准备哪些课外读物?
4月24日,海都记者获悉,伴随着刚刚过去的第27个世界读书日,由福建省计量检测学会策划、福建省计量院邱锡凤撰著的《中小学古诗文中的度量衡》正式出版。作为福建省科协服务三创优秀学会建设项目,这本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历时一年完成,从国家统编的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古诗文中撷取作为度量衡单位使用的词,并适当补充课本中未出现但在古代也很重要的单位词,进行相应的古今妙联解析,以简洁而口语化的文字,帮助青少年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度量衡文化。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本以中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的度量衡读物。
邱锡凤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这本中小学生科普读物
十六两制因折算麻烦被废除
海都记者查看目录,发现该书共介绍了68个单位词,分为度量衡三个系列,每个系列中都包含着相应的单位词。而每个单位词的介绍均分为释义、示例和延伸阅读三个部分。
仔细一翻,该书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单位词的有趣故事,还辅以生动的漫画插画,增加阅读体验感。比如,书里介绍了成语半斤八两的来历:《汉书·律历志》说:‘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十六两为斤’。上述5个称物的重量单位,明确记载1斤等于16两。由此可见,半斤就等于8两。
那么,古人为何要定16两为一斤?十六两制又是何时废除的?据课本介绍,十六两秤又名十六金星秤,它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外加福星、禄星、寿星组成的十六两的秤星,意在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守信、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十六两制一直沿用至1959年,当时,为在全国推广使用国际公制,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该文件中称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至此,袭用两千多年的十六两制退出历史舞台。
丈的介绍也同样有趣。丈为十尺也,就是用手拿着棍棒,是个会意字。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提及: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为丈夫。从这里可以看出,周制以8寸为1尺,10尺为1丈,则当时的1丈为80寸。许慎还指出丈夫一说的由来,因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8尺接近1丈,因此称丈夫。
愿借此书引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为何想撰著这样一本书?邱锡凤老师说,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度量衡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历史的汰洗,不少度量衡单位被湮没了、废止了。一些度量衡单位的具体量值,在我国不同朝代也可能并不一样。所有这些,不通过专业书籍难以了解,且如果不关注计量科学这样偏冷门的学科,也不会接触到。
到目前为止,图书市场上尚无一部从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开展计量科普宣传的专著。为了方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度量衡单位知识,我才萌生了出书的念头。邱锡凤老师说道。
邱锡凤老师还说,虽然该书只作为度量衡知识的一个小小索引,但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能借着我国传统度量衡文化斑斓璀璨之诱引,增进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崇敬和传承之情。若有学生爱上计量科学,甚至从事起科学技术研究,那就更大大超出他的良好预期。
□知多一点:古人测量手脚并用
据该书中记载,度量衡是权衡世间万物的基本准则。古人将自身(如手、足、动作)作为原始的度量衡的参照物,来打量世界。《孔子家语》中说,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那时,为了权衡事物,人们已经把手、指、肘、足等统统用上了。
度量衡这些名词的直接使用,在我国也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比如,《大戴礼记·五帝德》中称,黄帝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到了东汉(25至220年),史学家班固在官修正史中以官方名义标定并强化了度量衡的命名。
不过,随着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达到新高度,传统度量衡被现代测量体系所迭代。1875年,法、德、意、美等17国在巴黎签署《米制公约》,奠定了以米制为基础的国际通行的计量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国际单位制并推荐各国采用,这是对传统度量衡的彻底颠覆。
而2018年11月召开的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修订国际单位制的决议,则标志着国际单位制将进入全面量子化时代。
编辑: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