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
汉族信仰的远古五大神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道教将五岳列为洞天福地,即神仙修仙居住之所。晋代葛洪《枕中书》称: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额预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
五岳崇拜由来已久,来源于远古时期先民对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形态以及由此衍生的五帝原始信仰。
南宋道教学者金允中称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及其见于天文者,则为五星,或为五帝座。…凝质具体,遂为五岳,…是为五岳之帝。…下至于物,为金木水火土,于事为帝,于人为五脏,皆此五气也。
故以理言之,莫若随五气之所寓而称,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
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泰山居东方属木,色为青色;华山居西方属金,为白色;恒山居北方属水,为黑色;衡山居南方属火,为赤色;嵩山居中央属土,为黄色。
《封神榜》中称五岳大帝分别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乘五色神牛和金眼神鹰;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乘火眼金睛兽和铁嘴神鹰;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乘青骢马;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乘黄彪马;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乘乌骓马。
随着原始神教崇拜的发展,以及与道教、佛教等的逐渐融合,民间逐渐将五帝与五岳拟人化。
远古时期的统治阶级自殷周时便开始祭扫五岳,《周礼》《礼记》中有详细记载。《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汉宣帝时,对五岳的庙把形成制度,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五岳的真正形成是在汉武帝前后,人们认为五岳有通天地、兴风雨、主万物生长等功能,当时把五岳祭祀制度沿袭形成法典。
唐代始五岳封禅日渐隆重。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封中岳为中天王。唐明是先天中封西岳为金天王。开元十三年(725)封东岳为天齐王。天宝五年(746)封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
五岳在宋代被封为帝。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十五日诏泰山天齐王,加号仁圣天齐王:四年(1011)二月二十一日加号西岳为顺圣金天王;二十六日诏加中天王为崇圣中天王;五月加中岳曰中天崇圣帝,西岳曰金天顺圣帝,北岳曰安天元圣帝。五岳称帝由此而始,以后总称五岳大帝。
明洪武帝年间不顾前代帝王定制,诏定神号: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但时至当时,五岳称帝已深入民间,故民间称五月神时仍带帝之封号,神之称谓已无太大意义。
《月令广义·图说·五岳真形图》这样说:泰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为五岳祖,生掌人间生死贵贱修短。衡山主掌星象分野,水族鱼龙。嵩岳主掌土地山川,牛兰食唤。华岳生掌金银铜铁,飞走蠢动。恒岳生掌江河淮济,四足负荷等事。
五岳之中,以东岳大帝为尊。
古代帝王登极,必到泰山封禅祭告天帝以保佑政权昌运长久。
东岳泰山
东岳泰山居五岳之首,《月令广义·图说·五岳真形图》说:泰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为五岳祖,主掌人间生死贵贱修短。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亦说: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
东方朔《神异经》称: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氏乃入居一山,于此时代代相传,故其山后即名岱宗泰山。
赫天氏有子胥勃氏,胥勃氏子玄英氏生二子,长名金轮王,次子少海氏。少海氏妻弥轮仙女。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入腹,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后称东毕帝君,次子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又《三教搜神大全·东岳传》称,东岳帝君金虹氏曾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时封为太岁,掌天仙六籍。
泰山以岁为姓,以崇为名,被尊为太华真人。太岁者,乃五代之前无上天尊所都之地,可见古人认为泰山峻极于天,是人神相通的地方,所以秦汉之前帝王登极,必须到泰山封禅祭告天帝以保佑政权昌隆长久,尊泰山之神为东岳大帝。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到清乾隆皇帝,历代均曾到泰山进行过封禅祭祀活动。帝王登封泰山,是天下太平国家兴旺的标志。
所谓封禅,据《史记正义》云: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神道属天,王者即封泰山以报天,则泰山有神道矣。鬼道属地,王者既禅泰山下小山,如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以报地,则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有鬼道矣。封禅即表: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之意。
秦始皇统—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就曾亲自率领群臣祭泰山、梁父,行封禅礼。之后,秦二世胡亥、汉武帝、东汉光武帝、章帝、安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几度封禅。
民间祭祀泰山神,认为泰山是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地,泰山神则是阴间鬼魂的最高主宰。汉代《孝经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后汉书·乌桓传》其惜谓人死,则神游赤山,如中国人死者魂归岱山。
《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经》称东岳大生天齐仁元圣帝:气应青阳,位尊震位,独居中界,统摄万灵。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岳,惩奸罚恶,灵死注生,化形四岳四天圣帝,抚育六合万物群生。从而使东岳泰山神从掌管阴魂的阴王—跃而为掌人间善恶注生录死的大帝。
泰山是五岳中惟一未变更过主体的山岳。
西岳华山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亦云:西方华山君神,姓诰名郁狩。西岳华阴将军,姓邹名尚。
《隶释》称:西岳祭视三公者,以能兴云雨,产万物,通精气,有益于人。其德体明,则有祯祥,荒淫臊秽,笃灾必阵。因渎祭地,岳以配天。
至于西岳大帝的神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云笈七羲》曰:少昊为白帝,治西岳。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秉之分野。《历代神仙通鉴》卷四:元始日皋陶是西岳所化,敕为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管世界珍宝五金之属,陶铸坑冶,兼羽毛禽之类。
据《云笈七羲》卷七称,西岳大帝形象为服白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领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
南岳衡山
《史记·封禅书》称汉武帝五年(前106年)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此南岳并不是今天湖南南岳衡山,而是指今天的安徽霍山,当时也称潜山、衡山,在唐以前被列入五岳。
唐以后改安徽南岳霍山为湖南南岳衡山。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三引《衡岳志》曰:唐太宗贞观(627-650年)中定祀南岳衡山于衡州。
衡州即今天的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即今之衡山县。
据道经《太仙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上情众经诸真圣秘》等道经记载:南岳君讳祝昌,南岳衡山君,姓讳洋光,头建八朗宝光玉冠,衣赤锦飞裙,披神光绯文之表,带封灵制魔之章,乘赤霞飞轮,从南岳仙官十二人。
《云笈七羲》卷七亦曰:南岳衡山君,领仙七万七百人,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青龙。并称霍山为其储君,青城山为其丈人,庐山为其使者,其所服之袍、所乘之龙皆为赤色。这是因为五行之中,南方色赤。
至于南岳大帝的神职,《历代神仙通鉴》卷四认为其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又有称伯益乃南岳之后身,而伯益相传是禹时人,曾佑禹治水有功,禹以天下授伯益,伯益辞而隐居,至今在南岳衡山仍有当年大禹治水的禹王石。
中岳嵩山
中岳大帝是五岳中信仰起源最早的神。
《山梅经·中山经》称少室太室,皆冢也;形象为三首、豕身、人面,可见中岳神的形象是半人半兽,符台早期自然崇拜的特点。
中岳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因其邻近洛水和古都洛阳,故在五岳中地位较高,为五岳中率先得到帝王封祀者。《中岳嵩山太室石阀铭》曰:嵩高神君,岱气最纯。春生万物,肤寸起云。并天四海,莫不蒙恩。圣朝肃敬,众庶所尊。
至于中岳大帝的名称,《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曰:中央嵩山君神,姓寿名逸群。中岳嵩高山将军,姓石名玄。一云嵩山君角昔生。东方朔《神异经》云:神姓恽,讳善。引《无上秘要》云:中岳嵩山君,姓角讳普生。
另外《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所引《五岳名号》《神异经》中还记载了中岳大帝的神职。《五岳名号》称其: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神异经》则称:中岳者主于世界地泽川谷沟渠山林树木之属。
北岳恒山
北岳大帝在五岳中地位较低,其山指山西浑源县的恒山(高氏山)。
在清顺治以前,帝王所祀的北岳并不是高氏山,而是河北曲阳的恒山,又叫常山、大茂山。
据《清朝文献通考·都社考》十载直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
关于北岳大帝的来历,说法亦不一,《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四引《恒岳志》曰: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云:北方恒山君神,姓登名僧。北岳恒山将军,姓莫名惠,一云恒山君伏通荫。《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亦云:北岳无虑山(太乙总玄)郁微洞洲无极真君晨颚。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还记载了北岳大帝的神职,文曰:北岳者,主于世界江河淮济,兼虎豹走兽之类蛇蛀昆虫等属。同时《历代神仙通鉴》卷四亦曰:元始日契乃弱岳转世,今为郁微洞元无极真君,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济径渭,兼虎豹走兽之类,蝓蛇昆虫,四足多足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