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雪城在哪里?

7月26日,拉萨,问道之旅第16天。

提到雪城,人们很容易想到东北。西藏有个雪城,却不是因为多雪而得名,它在拉萨,就在布达拉宫的脚下,也是布达拉宫的一部分。

1. 一碗素面

昨日整天修车,经历了从惊险到衰颓再到迷茫,最后昏昏然睡过去。今日一觉醒来,竟已是九点。出门半个月,总是在马不停蹄地奔波,难得睡个懒觉。这是我没走山南而直接来拉萨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自己好好休整一番。

青旅同房间的人都走了,我躺床上发会儿呆,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还行,昨日的颓丧已消去了大半。那就起来吧,收拾一下出门。这是到达的拉萨的第二天,要去的地方还多着呢。

上午九点,拉萨的街头就有很多形色匆匆的藏民,多是中老年人,大多穿着传统的服饰,带着遮阳帽,右手举着转经轮不停地摇晃。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快步行走,像是要参加什么仪式活动。

别的不管,先解决肚子。走到一家汉人开的餐馆前,见门口摞着一笼笼热气腾腾的雪白的包子,金黄色的油条在油锅翻滚着,滋滋作响,我深深地吸一口,OK,转身过马路,到了一家藏餐馆前。咱就是这么倔。

这家藏餐馆名字很奇怪,叫素厨房,牌匾的风格很现代。走进去看,年轻的老板娘和客人都是藏人。那就行了,坐下来点了碗藏面条,心里在琢磨:为什么在西藏会有素食馆子?

看身边的藏人,也都安安静静地吃着,也没人聊天。

不一会儿藏面端上来,也是热气腾腾,我看着面上的浇头发呆:这是素面?我是不是高反伤了脑子?

关于西藏的素食,本系列略过,留给《寻味中国》。这家在拉萨也有点名气的素食馆子(还是不附照片了),为什么会卖这种面?有没有拉萨朋友解释一下?

2. 再回布达拉

吃完早饭,我就跟着人流朝一个方向走,当然知道他们要去哪儿。

拉萨市中心只有一座百米高山,名叫玛布日,山上有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宏伟、最庞大的的宫殿,它更是藏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布达拉宫。

每天早上,无数居住在拉萨和前来朝圣的藏人就要赶到玛布日山的脚下,顺时针围着它转圈。转山、转湖、转寺庙,也包括转经轮。藏人相信,只要虔诚地围着神圣之处(经纶中有经书)转圈,就能够积累功德。

因此,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外转圈的藏人最多,每天从早到晚川流不息。我觉得,这对身体也很有好处的。

两年前,我曾气喘吁吁地爬上了玛布日山。这次再来布达拉宫,是要探访山下的雪城。

来过拉萨的人都知道,旅游旺季时的布达拉宫可不好进。必须预约,每天的票数有限。即使约到门票,还要预先在山下等着排队叫号。结果是参观宫殿的时间不长,来回折腾少说也要半天。很多人在拉萨驻留数日,也得不到进宫的机会。

其实,不需要门票也能参观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景区分为200元(旺季门票)收费的和免费的两个部分。前者是玛布日山上的宫殿,后者是山边围墙内的雪城。山上当然要去,但因为限制很严,开放区域很少,除了几间富丽堂皇、气氛压抑的寝宫和灵塔殿,别处也不让进。开个眼界没问题,也就是开个眼界罢了。

提示:教师证可享受布达拉宫半票,这在全国5A景区中也是少有的。

若想学点知识,长点见识,其实山下的免费部分更值得多看看。两年前因为是与人同行,只看了山上,这一回就是专程来看看山下的雪城。

看免费部分很容易,过安检从大门走进去即可,收门票的地方在上山的路上。

3. 雪城

藏语的雪意指城堡下方的村镇,所以雪城就是玛步日山下所有建筑的总称。

关于布达拉宫的建筑功能,人人都知道,它是DL喇嘛的居住地。其实,布达拉宫还是一座多功能的综合体。它既是政治宗教的中心,也是行政管理中心,我第一次来到布达拉宫,看到如此超级厚实的围墙和下图这种射击孔,再打量宫殿的建筑后才意识到,布达拉宫还是个异常坚固的城堡。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外墙全都采用巨大的花岗岩,厚度2米以上,据说部分墙体夹层中还灌入了铁汁,坚固异常。下图是1900年左右的布达拉宫。那时的布达拉宫与城市居民区隔开,显然这也是出于防卫的需要。

1900年左右的布达拉宫 来源:网络

一座巨大的宫殿、城堡,又不与居民区相邻,不仅有大批官吏在此工作,需要僧兵保卫,吃喝拉撒更要人来管,当然就要与之配套的附属建筑,雪城就是做这个的。

由于布达拉宫三侧岩壁陡峭,左右两侧除了围墙没有山下建筑,背后是后花园(林卡),所以配套的机构与服务设施都在山前部分。包括原西藏政府的法院、印经院、造币厂等,还有仓库、马厩、作坊甚至仓库,当然还有贵族和官员的住宅和农奴的居所。雪城的总面积多达5万平米。

1939年从布达拉宫看雪城 来源:维基百科

西藏解放后,雪城的功能逐步丧失。十几年前,此地被改造为雪城博物馆。

4. 雪城博物馆

靠近大门的是比喜宅,是个由贵族庭院改造的展馆。这是我觉得最值得参观的地方。

展馆名为《新旧西藏对比展》,都是挂在墙上的展板,通过老照片、图表和文字,介绍了旧西藏的经济社会情况以及新西藏新时代发生的巨变。

展览着重突出了旧西藏下层百姓的困苦,有不少令人心悸的照片和文字描述。值得多看的是对旧西藏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统计。我相信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更能够理解以前西藏的落后,不仅是地理因素造成的,一个农奴和奴隶占比高达95%的社会,想想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这些资料网上也都有。我想,在雪城的入门处开设这个展馆颇有深意,如果游客先看这个展馆,再登上玛布日山,或许更能够理解,昔日在这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土地上,为何能有那么多黄金珠宝,建立出如此金碧辉煌的宫殿。

可惜的是,展馆门可罗雀。

下一个雪巴列空是雪城的核心,列空意为办事机构,雪巴列空就是当年管辖雪城和拉萨周边庄园的办公楼,里面还有复原的粮仓和对藏民生活习俗的介绍。猜猜看,下图中那一堆东西是什么?

雪城里房子,有的开门有的不开,路标也不清晰。离开主路,游客更是稀少,当我走入一侧宝藏局造币厂时,两层楼的院子,别说游客,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西藏地方政府从清代到民国期间,既铸造过银币,也发行过纸币,这里展出了一些当年的模具。

爬到造币厂二楼,仰望玛布日山,也觉得有些无味,就如两年前参观了布达拉宫的感受一样。几十年后的复原,到底有多少真实?

于是放弃了继续游览,走向雪城博物馆区游客最多的地方——珍宝馆,这是一个外表传统,内部却很现代化的展览馆,陈列着几百件布达拉宫的奇珍异宝。

在那幅著名的布达拉宫壁画复制品前,我找了张长椅歇歇脚,打开随身的笔记本电脑,记录这一段行程的见闻。若非这些笔记,我也不可能时隔四年还写得出游记。代价是,笔记本+单反机身+2个镜头,每回扛在身上,真是累。

也就是在这里,我与一位女导游因为能否使用相机发生了争执,她认为我在亵渎神灵,我说国家博物馆都鼓励用相机。没说两句,看到她那充满怒火蹬得溜圆的双眼,我还是退缩了。

我理解相机的快门声会打扰他人,但照相就会亵渎?如果真是这样,这些寺庙宫殿里的宣传片怎么来的?为什么那么多国家的寺院都能拍照?为什么西藏也有很多寺庙对拍照毫不介意(见下一篇)?

我们是游客,你的神不是我的神,我们来到此地,必须遵从民族习惯和寺院规定,但大家也要彼此尊重,搞出一副高高在上恶狠狠吆三喝四的样子,真把自己当贵族了?西藏、云南这类导游特别多,着实令人生厌。

实在是无趣,不看也罢。

后记:

这么多年来,系列游记断尾的不少,最不舍得停笔的,还是这《问道》。一年前发布了《问道·31 亢奋与衰颓》后再也没有动笔,全面转向《寻味中国》和《影像记忆》两个系列。心中总有不甘,再试试写下去吧,为了难以忘却的那段独行。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

搜索建议:雪城在哪里?  雪城在哪里?词条  
热评

 湖北省考公务员2022什么时候考

重要公告根据工作安排和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经研究,湖北省2022年度省市县乡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定于7月9日至10日进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01笔试时间和科目7...(展开)

热评

 【歌词】oh my lady g...

oh my lady gaga作曲:老猫 作词:老猫 赖伟锋演唱:老猫&赖伟锋LRC编辑:华仔373319251我是80后 飞速奔三朝九晚九 呆滞的上班每月工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