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好文:去除戈上的铜锈的方法(去除戈上的铜锈)

戈是中国特有的青铜兵器,最早的青铜戈出现在二里头时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夏朝),一直到秦代,戈都是战场上的主要兵器。

一、青铜戈的结构

图1、戈与戈头各部位示意图

戈古称勾兵,是一种以勾杀为主要伤害方式的兵器,通常由戈头、柲、柲帽和鐏组成。戈头的结构(图1):接柲者为内;长条形的锋刃为援,是戈的主要杀伤部位,其前部为锋,下部为下刃,上部为上刃,是故,戈既可啄击,又可勾杀;援下刃弯曲下垂的部分称作胡,胡上之孔为穿,胡和穿的作用都是加强戈头与柲的联结,使之不易松落;阑是援与内交界处突起的凸棱,其作用是阻拦戈头,使之在勾啄时不至于陷入柲中,内、援交接处突出援的部分称为上下阑。

二、青铜戈的发展演变

图2、二里头出土直内戈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直内戈(图2),距今约35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戈。二里头时期的青铜戈主要由内和援两部分组成,无上下阑;援的锋部较尖锐,上下刃不发达,勾割的功能较弱,主要靠前锋的啄击杀伤敌人,应是步兵使用的近身格斗兵器。

图3、商代妇好墓出土青铜戈

商代青铜戈(图3)沿袭二里头时期的特点,戈的上下刃依旧不甚发达,以戈锋为主要杀伤部位。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戈的样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克服戈头在战斗中容易陷入柲中的缺陷,商代铜戈开始出现上下阑,以确保戈头与戈柲捆绑得更为牢靠。在商代晚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制——銎内戈(图4),这类戈将内部铸成圆套,将戈柲装在銎中防止脱落,此种安装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啄击时戈头的松动和后陷,因此在以步兵为主的商代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此类戈在钩杀时,戈头极容易从戈柲上脱落,因而在商代以后随着战车的逐渐流行,戈勾割的功能需求的上升而渐渐式微。商代青铜戈的形制以无胡戈为主兼有少量有胡戈,胡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柲,并不强调勾割功能,这与商代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组织形式相适应。

图4、太仓市博物馆馆藏商代銎式戈

进入西周之后,车战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战车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和快速迅捷的机动能力成为战场的核心。用以装备步兵的无胡戈由于杀伤的主要部位是戈锋,其攻击方式是啄击,集中于一点,在高速行驶的战车上是很难掌控,因此无法适应车战的要求。有胡戈相对于无胡戈而言有着强大的勾割功能,在战车上可以横扫一片,通过勾割杀伤敌人,更有利于发挥战车的杀伤力,因此有胡戈的铸造数量日益增多,逐渐取代无胡戈,成为军队的基本配置(图5)。

图5、上海博物馆馆藏西周龙纹戈

春秋时期是战车发展的鼎盛时期,车战成为军队作战的主要方式,以至于人们常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作为大、中、小诸侯国的代称,为了配合车战,还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车战礼仪(图6)。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车战的进一步普及,无胡戈几乎彻底退出了战场,为有胡戈所代替(图7)。

图6、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春秋时期宋公栾戈

战国时期,青铜戈又有了长足发展(图8),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戈的内部开始开刃,锐利的开刃赋予了内部较大的杀伤力,内除了固定戈柲外又有了新的作用;二是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战国青铜戈的援部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较为平直的援变得长而狭,并在援中部束腰,进一步强化了戈的勾割功能,增强了戈的杀伤力。

图7、上海博物馆馆藏春秋晚期蔡公子加戈

秦戈沿袭战国青铜戈的形制与特点,援狭长,内开刃,增加了戈的杀伤力,可勾、可啄、可揕(图9)。

汉代随着骑兵的发展和炼铁工艺的提高,青铜戈最终退出了战场,汉墓中虽偶出青铜戈,但大多装饰华丽,非用于实战(图10)。

图8、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战国戈

三、青铜戈鉴伪

青铜戈鉴伪可以从形制、铭文、纹饰、铜锈四方面入手。拿到一件青铜戈首先需要根据我们上文阐述的戈的形制判定其大致年代,是商还是周,是西周还是春秋战国。然后结合戈的形制进行铭文和纹饰方面的辨识,从铭文上看,通常而言殷商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虽然笔形较甲骨文显得更圆润肥厚,但相对后期的西周金文来说更接近于原始文字。西周初期承殷末书风;到成王时形成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昭穆之后,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显得更为严谨端正。春秋时期盛行‘科斗文’和图案化的‘鸟虫书’;秦代则通用小篆。从纹饰上看,夏代青铜戈一般没有纹饰或装饰极为简朴的纹饰;商代青铜戈纹饰华丽繁缛,整体风格较为粗犷;西周早期纹饰趋向简单、朴实;春秋战国纹饰清新活泼,富于气息,往往采用错金、错银、镶嵌红铜、松石和细线刻镂等工艺;秦汉花纹少,并多不及商周精细。最后采用笔者在《慧眼识真——青铜器辨伪的一般方法》一文中提到的观察辨伪法、针扎辨伪法、烧灼辨伪法和结晶斑辨伪法四种方法进行铜锈的辨伪,确定锈色是否自然生成的锈色。

图9、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战国时期五年相邦吕不韦戈

四、青铜戈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10、淄博博物馆馆藏西汉金镦金帽青铜戈

戈是中国特有的青铜兵器,也是先秦时期战场上的主要兵器,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礼仪中。戈在商周之时不仅用于作战,还用于各种礼仪活动,甚至有专为陪葬制作的明器戈。著名的殷墟妇好墓中,陪葬有玉戈39件、玉援铜内戈2件,其中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嵌绿松石玉援铜内戈(图11),戈援前部为玉制,基部及内为铜制,插接成一体,明显不是用于实战之戈。

图11、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嵌绿松石玉援铜内戈

西周时期是青铜戈最为流行的时期,戈成为一种文化元素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文字和习俗。我们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经常可以见到手持铜戈的武士形象。(图12)。另外,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的男性墓葬中常见随葬戈、盾的现象,且戈经常被人为地砸弯和折断,这种将兵器毁坏之后再随葬的风俗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毁兵葬俗,在这里戈成为风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礼制汇编。内容涉及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在《仪礼》的记载中戈也常被用作礼仪仪仗,《仪礼·士丧礼》记载:君至……小臣二人执戈先。二人後。君释采入门。主人辟。

图12、《金文编?附录上》015、016 、019

后来鉴于戈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古人常常用戈来指代战争,比如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大动干戈、同室操戈、倒戈相向等,可见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总之,戈是中国古代出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兵器,了解青铜戈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及古代传统礼仪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搜索建议:好文:去除戈上的铜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