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三国时期真实的孟达是一个怎样的人?

孟达的历史告诉我们:为什么许多人才华横溢,却在哪里都早早遇到天花板?

将相之才、卿相之器、乐毅之量孟达归顺魏国后,曹丕十分高兴,派出了许多善于识人者前去看看。

这些识人者回来后,纷纷表示:孟达这个人,文武兼资,有“将相之才”、“卿相之器”。

而曹丕亲自面见孟达时,孟达也“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瞩目”!

直到西晋时,傅玄还写到:“论者多称(孟达)有乐毅之量”。我们有机会去看看孟达的几封书信:给刘备的辞职信,给刘封的劝降信,给朝廷举荐人才的奏书,其文采确实不一般!

可是,就这样一位被人普遍看好的人才,为何却总是遇到天花板,连续跳槽,最终落下反复无常的骂名呢?

不顺利的第一份工,已暴露孟达问题孟达的父亲是曾被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孟他(但似乎没有上任)。良好的教育,扶凤的尚武之风,孟达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本应是乱世中的瑰宝,闪闪发光。

可是,孟达的第一份工作却很不顺利。

孟达和好友法正一起到益州,投奔刘璋。对于这段经历,《法正传》说的是:“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这段经历,暴露了孟达的缺点: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个缺点,影响了他一生。

孟达和法正似乎都有这种问题。后来,法正得志后,睚眦必报,被人所诟病。

法正,作为谋主,他的缺点,尚能让别人帮忙擦屁股。但是,孟达,想要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这样的缺点就让人很不放心了!胸怀大志,身负才干,却无所作为,因此,法正与张松“常窃叹息”。作为法正的好友,孟达自然也是“不满派”的代表人物了。

投奔刘备,似得明主,迎来史诗级机遇人生总会出现机遇,借着迎刘备的机会,孟达和法正一起投奔了刘备。

刘备对孟达的印象很好。在平定益州后,让没有参加平益州作战的孟达做了宜都太守。

早先的张飞,后来的陆逊,都做过宜都太守。这个岗位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吧!在平定益州、争夺汉中的战斗中,镇守宜都的孟达都没有参战。可是,孟达没有等多久。公元219年,平定汉中的刘备下令孟达进攻房陵,攻略上庸。

上庸,连结汉中与荆州,不论对关羽北伐还是汉中防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武之机,终于来了!

错杀一人,深失人望,沦为副手

孟达打仗有两把刷子了,二话不说,就把房陵打了下来。可是,就在此时,孟达犯下了一个大错:孟达的军士,杀掉了房陵太守蒯祺。

杀掉敌人太守,不算什么特别不好的事,问题是:蒯祺不是一般人。

首先,蒯祺,是诸葛亮的亲姐夫!

由于兄长诸葛瑾很早就去东吴为官,诸葛亮和姐姐的关系很不一般。其次,蒯祺,来自荆州大族蒯家。

荆州大族中,蒯、庞、蔡、黄、习各家关系盘根错节。所以,杀掉蒯祺,无疑是对荆州派的大打击!

偏偏此时,刘备集团内部,荆州、益州、东州,各派的关系十分微妙。

因此,不管是孟达故意杀掉,还是孟达的士兵擅自杀害,孟达兵杀蒯祺,充分暴露出:孟达不具备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他连如此敏感的人际关系意识都没有。

因此,刘备“恐达不能独当”,让刘封率军会和孟达,孟达归刘封统属。

千古之谜,或许是千古奇冤随后的一段历史,成了孟达被人指摘的主要“黑历史”——-不救关羽。

有说法是,当关羽攻襄樊时,派人来调刘封、孟达军。刘封原本想出战,但孟达说:“刘备本来犹豫要不要立你为世子,但关羽说你是养子,怎么可以做世子?”因此,刘封按兵不动。关羽战败身死,刘封、孟达之不救,也成了“千古罪人”。平心而论,这个事情,很可能是刘封给孟达扣的屎盆子。

当时,刘封为主将,调不调兵,刘封说了算。

而刘封与孟达,政治派别本来就不同,又很快“不睦”。孟达怎么可能敢和互不信任的刘封说这样的话呢?刘封又怎么可能因为孟达的话而决定不出兵呢?

遭受侵凌,潇洒跳槽后来,刘封被刘备责备时,罪责为两条:“侵凌孟达,不救关羽”。

欺凌孟达的罪责,排在不救关羽前面!而后来诸葛亮给孟达写信时也说:“当初都是刘封欺凌你,辱没了先帝用贤之名”。

据说,刘封夺去了孟达的鼓乐队。这鼓乐队可不是升旗唱歌用的,是作战的指挥系统。也就是,刘封彻底剥夺了孟达的独立指挥权!

孟达被迫写了一封潇洒的辞职信给刘备。在信中,孟达把自己比做伍子胥、乐毅等被谗言迫害的贤臣。

随后,孟达顾不上留在西川的妻子家人,投奔了曹丕。

应该说,孟达的这次“被迫跳槽”,刘备、刘封都有责任,但主要原因,还是孟达缺乏独自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刘封,既是刘备的假子,也是战将,身份特殊。如何与这样的人物相处,需要一定的人际艺术。可是,孟达却与刘封“数争不岔”,激怒刘封,这是不明智的。

短暂的太平后,又陷入孤立如前所说,孟达投奔曹丕时,受到了曹丕几乎肉麻的欢迎。

孟达也用他的表现,顺利渡过了“试用期”。

他以一封佳作试图诱降刘封,又配合夏侯尚、徐晃一起攻取了上庸。

随后,也与夏侯尚、桓阶等大人物也建立了很好的私交,似乎如鱼得水。

可是,好景不长,曹丕、夏侯尚、桓阶等人都很快去世了。

孟达相对太平的岁月,可能要感谢曹魏阵营中的好朋友——桓阶。事实上,早在孟达投魏之初,刘瞱等人就曾经表示孟达靠不住了。而司马懿,也认为孟达“语多倾巧”,不喜欢孟达。

但是,孟达的好朋友桓阶是曹魏集团中的稳定器。早在曹操时期,他就经常各方周旋、劝解,排解各派之间的相互攻讦。

可是,桓阶死后,孟达就没有人为他擦屁股了。渐渐地,孟达再次陷入孤立中。

欲再投蜀,自恃才智,兵败身死。诸葛亮,敏锐把握到了孟达的危机,于是,写信诱降孟达。

孟达允诺,双方书信往来,商议机宜。

可是,情况被魏国掌握。有的记载说,是诸葛亮故意透露给了魏国,害死孟达。这个史料来源,主要是曹睿给孟达的信“这么重要的信息,诸葛亮怎么可能会让我们劫持呢?一定是反间计”。

事实上,敌国之间的书信往来,被查获的可能本来就很大。三国时期,类似的信息截获非常常见,何况,孟达和诸葛亮、李严是频繁书信往来呢?

曹睿给孟达的信,无非是稳住孟达而已,怎么能顺着本意来理解呢?

可是,得知泄露的孟达却“自恃才智”,麻木大意。面对诸葛亮的提醒,他算了道数学题:司马懿想打我,先要派人禀报天子吧。天子回信,又要时间吧,司马懿再来,怎么也要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城池早就稳固了!

可是,司马懿只用了八天,就到了上庸城下!孟达仓促应战,部下开门,孟达兵败身死。

上庸城三面阻水,易守难攻。如果孟达能不拖大,安抚好军心,做好防务,坚持守到诸葛亮汉中援军到达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孟达败后不久,吴蜀两国的军队都接近了上庸,见孟达已败,退军。)

汉末魏晋之际,名士看人很准,既然众一致认为孟达“卿相之才”,孟达自然是有能力的。

可是,这样的才智卓绝之人,却在刘璋、刘备、曹魏三处都早早遇到自己的瓶颈,从未真正接近成为“卿相”,甚至被迫跳槽!

真正的“卿相”,不但要自己才智卓绝,还要能够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可以不“同流合污”,但你要有处理好关系的能力(或强势压制,或怀柔处理,或问钱不问心,总之要有一套自己的相处之道)。否则,如何在大规模行动中获取必要的信任、配合呢?

可是,许多人,不屑于考虑复杂的人际关系,把合作伙伴的情感、利益,看成“世故”,结果,往往得不到支持,早早遇到天花板,无法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人遗憾!

愿君得道多助,不断进取。

搜索建议:
热传

 终极三国成员介绍?

陈德修饰呼延觉罗·修(真假刘备)陈乃荣饰曹操修杰楷饰孙权胡宇崴饰关羽博焱饰张飞班杰饰赵云邵翔饰马超寺唯宏正饰黄忠黄少谷(强辩黄牛)饰周瑜曾沛慈饰孙尚香(叶赫那啦...(展开)

热传

 人,如何面对死亡?

人,如何面对死亡?无非三种:有人惊恐,有人淡然,有人乐观……还是说说我小姨吧!那年,我小姨得了咽喉癌,虽然她口口声声说:我不怕死。可我们都知道,她这是怕我们担心...(展开)

热传

 年轻人流行各种摆摊真能赚到钱吗

年轻人流行摆地摊真能赚到钱?要知道大多数摆地摊的都是经济生活上有些紧张的,而不得已去赚辛苦摆摊钱,但真正能赚钱的人并不多,那些炒作赚钱的不是为了赚流量就是引导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