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虽然人类一直想要探明宇宙的边界,但是受限于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只能在非常小的一个区间进行探索,虽然我们的飞船和人员已经能够去到月球,但是更远一些的空间还是只能借助探测器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
随着这类飞行器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它们也慢慢具备了去到更远空间的能力,比如著名的旅行者号,而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有了一些非常独特的发现,185亿公里的旅程中,真空物质越来越多,而这背后的原因也令人惊奇不已。
旅行者项目
旅行者项目是由美国发起的一项计划,落地的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情况其实比较特殊,整个计划的实施是为了不错过一次行星连珠的机会,因为按照计算,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在内会在当年的某一个时刻处在非常相近的路径上。
而这样的现象是非常难得的,每一个行星因为有着截然不同的轨道和运转周期,所以基本上都是以非常散乱的状态出现在太阳周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有一个一个地设计探测项目,分阶段去到不同的行星上,但这样其实并不经济,一架探测器的制作成本再加上整个项目的实施花费,其实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国计民生的负担。
而如果这些行星可以刚好处在一条线上,我们的探测器就可以在一次飞行中同时观察不止一个行星,这样一趟下来,就能节省非常多的研究成本。
更具体一点来说,因为几乎处在一条线上,我们的探测器就能从头到尾沿着一条路线进发,而不用再改变方向或者调整角度,这本身就能省下一大笔燃料费用了。
除此之外,探测器还能额外获得动力,也就是在经过这些行星的时候借助引力的效应来得到阶段性的加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整个飞行和探测工作的效率。
原本预计需要近3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以缩减近一半的时间,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次机会,否则下一次出现这样的条件就要等到175年之后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NASA争分夺秒地制作了两架探测器,分别命名为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首先出发的是2号探测器,大概1个月之后,1号探测器才跟上去。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旅行者1号还算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对土星和木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观测,而2号则沿着所谓的连珠线路观测到了更多的天体,甚至还去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完成了将近185亿公里的行程,为我们的天文研究工作获取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增多的真空物质
除了对这些行星进行观测,两艘旅行者号其实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发现,在天文研究当中,时空被认为是各向同性均匀的,这样的假设是为了便于理论建立和研究开展,但是事实究竟如何,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信息。
只是就地球周围的空间来看,似乎还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假设,但是旅行者号在经过了长长的时空之后,却反馈给我们非常不一样的信息。
根据两架探测器对周围环境的监测数据,它们越是往前飞得远,真空物质就越是密集,而且变得越来越多。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真空不就是什么都没有吗?那真空物质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中学课本告诉我们,真空就是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的状态,但这其实是比较基础的一种理解,如果严格一点说,真空其实只是相对于人类熟悉的生存环境来说没有物质存在。
在真实的太空中,其实还有很多喊得上名字的东西,比如各种星际尘埃,气体等等,它们也被叫作星际介质。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证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飞行器在对太空环境和天体进行拍摄的时候,常常是很难获得非常清晰的图片的,这正是由于光线被星际介质阻挡,产生散射或者折射现象。
就像我们的大气层对太阳光也会产生类似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的图片上的天体或者星云都是非常模糊的,那些高清的图像一般都是模拟复原的结果,真空物质指的就是这些星际介质,旅行者号正是在离地球越来越远的时候,检测到了密度更高的现象。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种说法认为是磁场的影响,比如旅行者1号在经过日球顶层的时候,星际磁场刚好覆盖在这一片区域,加强了原来的磁场效果,原本活跃在这里的电磁离子也会因此不断回旋,也就形成了聚集的效应,这才让飞行器检测出较多的星际物质。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和星际风有关,这种风本身就携带了大量的物质,而日球顶层附近的一些特殊效应会让它的速度减慢,相当一部分物质就会在此过程中沉下来,这种现象之前也确实出现过,比如中性氢就曾经在这里大量聚集。
结语
总的来说,真空物质其实还是比较普遍存在在太空当中的,旅行者号去得远并不代表物质会随之减少,这种认识只是我们在有限的经验里作出的推论,还需要不断检验。